時間:2019-07-04 11:22
來源: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加快推進石化、焦化、醫藥、化工等重點行業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工作,建立重點行業LDAR制度,明確分期開展LDAR工作的重點工業企業清單。在VOCs排放集中工業園區和產業聚集區,探索建立廢氣處理、排放監測、平臺監控、運營維護一體的第三方治理模式。開展VOCs排放總量核算技術研究,制定重點行業VOCs排放量核算方法。嚴格涉VOCs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新、改、擴建排放VOCs的項目,應從源頭加強控制,使用低(無)VOCs含量的原輔材料,配套安裝高效收集、治理設施。
進一步加強干洗、餐飲行業VOCs排放治理,基本淘汰開啟式干洗機,餐飲服務單位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并每月清洗、維護1次,正常使用率不低于95%,參照油煙濃度不高于1mg/m3、非甲烷總烴濃度不高于10mg/m3進行治理,鼓勵重點餐飲服務單位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并與管理部門聯網。加強汽車維修行業VOCs治理。汽車維修行業噴漆房(車間)實行密閉作業,安裝廢氣凈化設施,并達標排放。各汽車維修單位應每半年開展一次VOCs排放濃度和凈化率監測,形成監測報告存檔,并報環保部門備案。積極推進汽修行業使用低VOCs含量的涂料,汽車修補漆全部使用即用狀態下VOCs含量不高于540克/升的涂料,其中,底色漆和面漆不高于420克/升。汽車原廠涂料、木器涂料、工程機械涂料、工業防腐涂料即用狀態下的VOCs含量限值分別不高于580、600、550、550克/升。嚴格限制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高VOCs排放建設項目,新建涉VOCs排放的工業企業要入園區。推進城鎮及工業污水處理廠廢氣排放整治,年底前完成涉異味排放工序廢氣的有效收集和集中處置。(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行政審批局、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配合)
25、深化無組織排放控制管理。強化鋼鐵、建材、火電、焦化、鑄造等重點行業及燃煤鍋爐無組織排放管控,對物料(含廢渣)運輸、裝卸、儲存、轉移和工藝過程等無組織排放實施深度治理,除安全生產有特殊要求外,儲存、裝卸、轉移過程全部實行密閉。加強重點企業無組織排放實時監測,2019年底前,上述行業重點企業廠區內敏感區域安裝PM10在線監測設施。加強氨逃逸管理,2019年6月1日起,電力、水泥行業加裝氨逃逸在線監控設備,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26、推進工業企業污染防治全過程監管。實施工業企業治污設施電路改造工程,實現企業污染物防治設施分表計電,對企業污染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精準管理。2019年6月底前,完成制藥、造紙、印染、制革、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等6個行業電路改造工程。(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27、加強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排放監管。根據《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名錄(2018)》,加強對有毒有害物質生產、排放過程管理,建立環境風險預警體系和排污許可證制度,督促企業按要求開展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排放檢測。將ODS淘汰管理工作納入日常環境監管體系,建立完善消耗臭氧層物質生產和消費數據庫及企業信息系統,規范使用申報登記和監督管理,嚴格執行生產和使用配額制度,做好回收、再生利用、銷毀等環境監管。加強履約日常管理,建立部門協調合作機制。(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六)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應對攻堅戰
28、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加強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能力建設,2019年基本具備發布5天空氣質量預報信息的能力。加強與京津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聯合會商和聯防聯控,提高協同應對能力。加強區域應急減排措施聯動,高標準做好重大活動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市生態環境局、市氣象局牽頭)
29、完善應急減排措施。全面修訂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對涉氣污染企業應納盡納,對納入應急響應的企業(單位)實施“一廠一策”的清單化管理,并向社會公開。預測重污染天氣發生時,提前至少3天發布預警信息和啟動應急響應,實現“削峰降速”。重污染天氣期間,建立督查檢查常態化機制,嚴查應急響應措施落實情況。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減排效果評估。嚴格落實《河北省嚴格禁止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一刀切”的指導意見》,嚴禁對不涉污企業和與群眾生活緊密相關企業實行停產、停業、停工等措施。(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30、科學實施差異化錯峰生產。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則,秋冬季對鋼鐵、焦化、鑄造、建材、醫藥等高排放行業繼續實行差異化錯峰生產,嚴禁“一刀切”式停限產,推動重點行業企業向全面超低排放、工藝技術先進、產品優質高端、運輸結構合理的方向轉型發展。修訂重點行業差異化錯峰生產指導意見,開展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績效評估,制定差異化錯峰生產實施方案,細化落實到具體生產線、工序和設備,并明確安全生產措施,企業績效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對未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不得列入錯峰生產和重污染天氣應急豁免清單。對未按環評要求落實鐵路運輸的工礦企業,秋冬季一律納入錯峰生產。(市工信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配合)2019年6月底前,火電、鋼鐵、焦化、水泥、玻璃、建材等行業重點企業及其他重點用車單位全部安裝門禁視頻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橙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按照應急預案對承擔煤炭、礦石等大宗物料運輸的柴油車輛實施應急運輸響應。(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工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配合)
四、保障措施
31、強化組織領導。各級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政治責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統籌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各級大氣辦的協調牽總作用,加快構建縱向指揮有力、橫向協作緊密、運轉高效、履職盡責的工作機制。(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
32、強化問題整改。堅持問題導向,扎實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省級環保督察、專項督察及執法檢查中移交反饋涉氣問題整改落實。對整改不力的,按照程序嚴肅實施責任追究。(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
33、強化嚴格執法。綜合運用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行政拘留等手段,嚴厲打擊偷排偷放、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對應持證(排污許可證)而未持證的排污企業一律予以停產,對不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排污的依法嚴格予以處罰。完善環境執法監管平臺建設,健全在線監控數據超標、交辦、督辦工作機制,充分運用分表計電、遠程執法、視頻監測等手段,提升執法效能。繼續統籌市、縣兩級環境執法力量,常態化組織開展執法專項檢查;繼續開展“利劍斬污”行動,持續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牽頭,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