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05 10:30
來源: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
為支撐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環保技術交流和產業合作,在生態環境部相關指導下,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設立綠色“一帶一路”技術儲備庫。開通綠色“一帶一路”技術儲備庫技術展示專欄,展示納入技術儲備庫的先進實用環保技術。
為支撐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環保技術交流和產業合作,在生態環境部相關指導下,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設立綠色“一帶一路”技術儲備庫。現開通綠色“一帶一路”技術儲備庫技術展示專欄,展示納入技術儲備庫的先進實用環保技術。
一、技術持有單位
湖南宏福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二、適用范圍
廣泛適用于有色冶金行業,針對有色冶金行業煙氣量較低但含硫量較高的情況而專門開發的新技術。
三、主要技術內容
(一)基本原理
有色冶金廢氣氣動雙向流湍動塔脫硫技術是在空氣動力學的原理上開發而來的一種高效脫硫技術。在引風機的作用下,煙氣進入吸收塔勻氣室,之后煙氣均勻進入各個旋流桶,高速通過固定的旋流器,在旋流器葉片的作用下,煙氣旋切入吸收液,氣液充分接觸形成一層動態平衡的乳化液層。在乳化液層中,液滴直徑非常小,只有其他脫硫方式的幾分之一,因此同等吸收液量的比表面積是其他方式幾十倍,所以氣動雙向流湍動塔脫硫技術是目前脫硫率最高的技術之一。
(二)技術優勢
(1)投資優勢:該技術的投資成本低于現在市場上其他技術,石灰石粉耗量為0.35t/h,水耗量為3t/h,電耗量為380kw,石膏產量為0.6t/h。
(2)運行費用:以設計處理量為10000m3/h,每萬噸煙氣運行費用為3.41萬元;利用該工藝加大煙氣與循環漿液劇烈混合,減少漿液循環泵流量,減少吸收塔占地面積,純電費年節省不少于320萬元。
(3)運行穩定性:對鍋爐負荷和鍋爐運行方式等工況無任何干擾,穩定安全。
四、技術指標及使用條件
(一)技術指標
該技術采用濕法石灰石脫硫工藝,脫硫劑采用外購的石灰石粉,石灰石粉滿足脫硫工藝需求,石灰石含鈣量不低于90%,該技術的脫硫效率一般大于95%,可達99%以上;石灰石反應劑的利用率可達97%以上,脫硫裝置可靠性可達99%,二氧化硫濃度可從50000mg/Nm3降低到50mg/Nm3以下。
(二)條件要求
該技術適用于煙氣量小于200000Nm3,含硫量大于10000mg/Nm3,脫硫效率要求大于99%以上的熔煉爐及工業窯爐。
(三)典型規模
工業窯爐、富氧爐、熔煉爐等。
五、關鍵設備及運行管理
(一)主要設備
氣液雙相湍動塔、引風機、循環泵、攪拌器等。
(二)運行管理
氣動雙向流湍動塔采用DCS控制系統,所有設備的聯鎖保護、控制、監視均在DCS系統實現,如果有設備自帶PLC系統,其設備控制、監視須接入DCS系統。監控系統應包括所有必需的就地和遠方測量裝置,至少應提供足夠的吸收塔液位(至少三個)、PH值(至少兩個)、溫度(至少五個)、壓力、每層除霧器壓差、循環泵進出口壓力等測點,以及脫硫劑漿液和石膏漿液的流量測量裝置。公用系統(吸收劑制備、石膏脫水、脫硫廢水處理系統、雜用和儀表監控系統等)統一考慮。
六、投資效益分析
(以赤峰大井子錫業有限公司煙氣脫硫項目EPC總包工程項目為例)
(一)投資情況
該項目總投資1099萬元
(二)運行費用
根據2018年8月-2019年1月實際運行情況,年處理廢氣96.48萬噸,年運行費用328.97萬元,每萬噸煙氣運行費用為3.41萬元。
(三)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分析
利用該工藝加大煙氣與循環漿液劇烈混合,減少漿液循環泵流量,減少吸收塔占地面積,純電費年節省不少于320萬元。
2、環境效益分析
該工程為赤峰大井子錫業有限公司帶來了顯著的經濟環境效益。投運至今,各項技術指標優良,排氣濃度穩定達到設計要求,對SO2減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七、技術成果鑒定與鑒定意見
(一)長沙市科學技術局發展規劃處組織鑒定與鑒定意見
1、組織鑒定單位
長沙市科學技術局發展規劃處
2、鑒定時間
2015年12月11日
3、鑒定意見
該技術包含“串聯雙塔濕法脫硫裝置等脫硫脫硝裝備研制”的科技計劃課題,經過長沙市科學技術局驗收,獲得驗收證書。
八、推廣與應用示范情況
(一)推廣情況
已研發完成,處于推廣期。
(二)應用情況
表1 主要用戶名錄
九、專利及獲獎情況
(一)專利情況
表2 該項技術獲取的專利信息一覽表
(二)獲獎情況
入選湖南省環境保護實用技術,2017年。
十、技術服務方式
湖南宏福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獨立操作該技術的設計、實施、技術配套、售后服務等全過程的工作。公司有專人提供技術支持及售后服務工作,為客服提供優質服務。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