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17 11:02
來源:生態環境部
答: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18年底,全國80%以上燃煤機組完成改造,重點區域基本全部完成,初步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潔高效煤電體系。燃煤電廠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進一步大幅削減,為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
超低排放采用的低低溫電除塵、復合塔濕法脫硫、濕式電除塵等技術,在有效控制常規污染物的同時,對三氧化硫等非常規污染物也有很好協同去除效果。測試結果顯示,超低排放改造后,平均排放濃度低于10毫克/立方米。煙氣排放到大氣后,由于環境空氣溫度低,煙氣冷凝及凝結后,形成大量凝結水滴對光線產生折射、散射,視覺上形成“白色煙羽”。對于治理設施質量合格的超低排放機組來說,排放的“白色煙羽”成分以水霧為主,污染物濃度很低。目前,各地煙羽治理主要采用冷凝、加熱等技術,通過改變煙氣溫度、濕度,從視覺上消除煙氣顏色,屬于“美容”,實際上對控制污染物排放作用不大,反而增加能耗,間接增加污染物排放。為此,我們在《方案》中明確,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電廠,不得強制要求治理“白色煙羽”。
相關閱讀:生態環境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