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24 09:38
來源: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
近期,網上發表了一些關于燃煤電廠可凝結顆粒物、三氧化硫排放與氨逃逸問題的文章。針對上述問題,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邀請清華大學姚強教授,結合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課題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典型燃煤超低排放電廠煙氣污染物的相關測試研究結果,對目前燃煤電廠煙氣中可凝結顆粒物、三氧化硫排放與氨逃逸的現狀進行了解讀。
01 燃煤電廠煙氣排放的可凝結顆粒物濃度低
燃煤電廠煙氣中的可凝結顆粒物(CPM)是指在煙氣條件下以氣態形式存在,當溫度降低后隨煙氣中的水蒸氣發生冷凝或自身冷凝形成的顆粒物,是煙氣中顆粒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燃煤電廠煙氣中的顆粒物包括可過濾顆粒物(FPM)和可凝結顆粒物,但目前,大多數國家燃煤電廠煙氣排放的可凝結顆粒物不在監測范圍之內。
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典型燃煤超低排放電廠的測試結果表明,燃煤電廠煙氣中可凝結顆粒物平均排放濃度約5.62 mg/m3,可凝結顆粒物濃度總體略大于可過濾顆粒物;二者之和為8.48mg/m3,仍低于我國燃煤電廠煙塵(即可過濾顆粒物)超低排放標準限值(10mg/m3),并低于美國、歐盟、日本燃煤電廠關于煙塵的排放標準限值(10-20mg/m3)。以一臺300MW燃煤機組為例,每小時排放可凝結顆粒物與可過濾顆粒物的總量約9.3kg。
圖1 煙氣中顆粒物濃度分布情況
02 燃煤電廠煙氣排放的三氧化硫濃度低
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典型燃煤超低排放電廠的測試結果表明,超低排放工藝煙氣凈化設備對三氧化硫的協同脫除作用明顯,去除效率高達80%以上,煙氣中三氧化硫平均排放濃度7.42mg/m3;其中71.43%的機組煙氣中三氧化硫排放濃度低于平均排放濃度。目前,絕大多數國家法規對三氧化硫排放無要求。總體上,以上燃煤超低排放電廠三氧化硫平均排放濃度低于新加坡固定源三氧化硫排放限值(10mg/m3),也低于美國部分州三氧化硫排放限值(部分州接近20mg/m3)。
圖2 煙氣中排放的三氧化硫平均濃度情況
03 氨排放濃度很低
雖然部分電廠存在脫硝過量噴氨的情況,脫硝出口氨逃逸值超過設計值3ppm(約2.3mg/m3),但經過下游除塵和濕法脫硫裝置協同脫除后,煙囪排口煙氣中氨(NH3)的最終平均排放濃度僅為0.75mg/m3。
圖3煙氣中NH3濃度分布
總體上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典型燃煤電廠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后,煙氣中的可凝結顆粒物、三氧化硫與氨的排放濃度總體處于比較低的水平。主要污染物的行業貢獻分析結果表明,電力供熱行業已經不是區域內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對區域內大氣污染的影響較小。
解讀專家:姚強,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長江學者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