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05 14:10
來源: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
(六)深入實施精細化管控。各市(地)按照當地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需求,根據O3、PM2.5來源解析,結合行業污染排放特征和VOCs物質光化學反應活性等,確定本地區VOCs控制的重點行業和重點污染物,兼顧惡臭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質控制等,提出有效管控方案,提高VOCs治理的精準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重點控制的VOCs物質可參考附件2(重點控制的VOCs物質)。
推行“一廠一策”制度。各地應加強對企業幫扶指導,對本地污染物排放量較大的企業,組織專家提供專業化技術支持,嚴格把關,指導企業編制切實可行的污染治理方案,明確原輔材料替代、工藝改進、無組織排放管控、廢氣收集、治污設施建設等全過程減排要求,測算投資成本和減排效益,為企業有效開展VOCs綜合治理提供技術服務。鼓勵地方對重點行業推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
加強企業運行管理。企業應系統梳理VOCs排放主要環節和工序,包括啟停機、檢維修作業等,制定具體操作規程,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健全內部考核制度。加強人員能力培訓和技術交流。建立管理臺賬,記錄企業生產和治污設施運行的關鍵參數見附件3(VOCs治理臺賬記錄要求),在線監控參數要確保能夠實時調取,相關臺賬記錄至少保存三年。
三、重點任務
(七)石化行業VOCs綜合治理。全面加大石油煉制及有機化學品、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行業VOCs治理力度。重點加強密封點泄漏、廢水和循環水系統、儲罐、有機液體裝卸、工藝廢氣等源項VOCs治理工作,確保穩定達標排放。
深化LDAR工作。嚴格按照《石化企業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指南》規定,建立臺賬,開展泄漏檢測、修復、質量控制、記錄管理等工作。加強備用泵、在用泵、調節閥、攪拌器、開口管線等檢測工作,強化質量控制;要將VOCs治理設施和儲罐的密封點納入檢測計劃中。參照《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有關設備與管線組件VOCs泄漏控制監督要求,對石化企業密封點泄漏加強監管。鼓勵哈爾濱市、大慶市重點企業對泄漏量大的密封點實施包袋法檢測,對不可達密封點采用紅外法檢測。
加強廢水、循環水系統VOCs收集與處理。加大廢水集輸系統改造力度,哈爾濱市、大慶市現有重點企業通過采取密閉管道等措施逐步替代地漏、溝、渠、井等敞開式集輸方式。全面加強廢水系統高濃度VOCs廢氣收集與治理,集水井(池)、調節池、隔油池、氣浮池、濃縮池等應采用密閉化工藝或密閉收集措施,配套建設燃燒等高效治污設施。生化池、曝氣池等低濃度VOCs廢氣應密閉收集,實施脫臭等處理,確保達標排放。加強循環水監測,哈爾濱市、大慶市重點石化企業力爭每六個月開展一次循環水塔和含VOCs物料換熱設備進出口總有機碳(TOC)或可吹掃有機碳(POC)監測工作,出口濃度大于進口濃度10%的,要溯源泄漏點并及時修復。
強化儲罐與有機液體裝卸VOCs治理。加大中間儲罐等治理力度,真實蒸氣壓大于等于5.2千帕(kPa)的,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鼓勵哈爾濱市、大慶市現有重點企業對真實蒸氣壓大于等于2.8kPa的有機液體采取控制措施。進一步加大揮發性有機液體裝卸VOCs治理力度,有條件的市(地)可推廣油罐車底部裝載方式,推進船舶裝卸采用油氣回收系統,試點開展火車運輸底部裝載工作。儲罐和有機液體裝卸采取末端治理措施的,要確保穩定運行。
深化工藝廢氣VOCs治理。有效實施催化劑再生廢氣、氧化尾氣VOCs治理,加強酸性水罐、延遲焦化、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合成纖維等工藝過程尾氣VOCs治理。推行全密閉生產工藝,加大無組織排放收集。鼓勵企業將含VOCs廢氣送工藝加熱爐、鍋爐等直接燃燒處理,污染物排放滿足石化行業相關排放標準要求。酸性水罐尾氣應收集處理。推進重點區域延遲焦化裝置實施密閉除焦(含冷焦水和切焦水密閉)改造。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合成纖維等推廣使用密閉脫水、脫氣、摻混等工藝和設備,配套建設高效治污設施。
(八)化工行業VOCs綜合治理。加強制藥、農藥、煤化工(含現代煤化工、煉焦、合成氨等)、涂料、油墨、膠粘劑、橡膠和塑料制品等行業VOCs治理力度。重點提高涉VOCs排放主要工序密閉化水平,加強無組織排放收集,加大含VOCs物料儲存和裝卸治理力度。廢水儲存、曝氣池及其之前廢水處理設施應按要求加蓋封閉,實施廢氣收集與處理。密封點大于等于2000個的,要開展LDAR工作,鼓勵現代煤化工行業參照石化行業要求全面實施LDAR。
積極推廣使用低VOCs含量或低反應活性的原輔材料,加快工藝改進和產品升級。制藥、農藥行業推廣使用非鹵代烴和非芳香烴類溶劑,鼓勵生產水基化類農藥制劑。橡膠制品行業推廣使用新型偶聯劑、粘合劑,使用石蠟油等替代普通芳烴油、煤焦油等助劑。優化生產工藝,農藥行業推廣水相法、生物酶法合成等技術;制藥行業推廣生物酶法合成技術;橡膠制品行業推廣采用串聯法混煉、常壓連續脫硫工藝。
加快生產設備密閉化改造。對進出料、物料輸送、攪拌、固液分離、干燥、灌裝等過程,采取密閉化措施,提升工藝裝備水平。加快淘汰敞口式、明流式設施。有條件的市(地)可執行國家對重點地區的要求。
嚴格控制儲存和裝卸過程VOCs排放。鼓勵采用壓力罐、浮頂罐等替代固定頂罐。真實蒸氣壓大于等于27.6kPa的有機液體,利用固定頂罐儲存的,應按有關規定采用氣相平衡系統或收集凈化處理。
實施廢氣分類收集處理。優先選用冷凝、吸附再生等回收技術;難以回收的,宜選用燃燒、吸附濃縮+燃燒等高效治理技術。水溶性、酸堿VOCs廢氣宜選用多級化學吸收等處理技術。惡臭類廢氣還應進一步加強除臭處理。
加強非正常工況廢氣排放控制。退料、吹掃、清洗等過程應加強含VOCs物料回收工作,產生的VOCs廢氣要加大收集處理力度。開車階段產生的易揮發性不合格產品應收集至中間儲罐等裝置。有條件的化工企業可制定開停車、檢維修等非正常工況VOCs治理操作規程。
(九)工業涂裝VOCs綜合治理。加大汽車、家具、集裝箱、電子產品、工程機械等行業VOCs治理力度。
強化源頭控制,加快使用粉末、水性、高固體分、輻射固化等低VOCs含量的涂料替代溶劑型涂料。鋼制集裝箱制造在箱內、箱外、木地板涂裝等工序大力推廣使用水性涂料,在確保防腐蝕功能的前提下,加快推進特種集裝箱采用水性涂料。木質家具制造大力推廣使用水性、輻射固化、粉末等涂料和水性膠粘劑;金屬家具制造大力推廣使用粉末涂料;軟體家具制造大力推廣使用水性膠粘劑。工程機械制造大力推廣使用水性、粉末和高固體分涂料。電子產品制造推廣使用粉末、水性、輻射固化等涂料。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