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蓄熱燃燒法工業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發布 1月14日起施行

時間:2020-01-17 11:16

來源:生態環境部

5.3.3設備的布置應考慮主導風向的影響,并優先考慮減少有害氣體、噪聲等對周邊居民區的影響。如果在下風向無居民區,可布置在主導風向的下風向。

5.3.4 蓄熱燃燒裝置應遠離易燃易爆危險區域,安全距離應符合國家或相關行業標準規定。

6 工藝設計

6.1一般規定

6.1.1 治理工程的處理能力應根據VOCs處理量確定,設計風量應按照最大廢氣排放量的105%以上進行設計。

6.1.2 兩室蓄熱燃燒裝置的凈化效率不宜低于95%,多室或旋轉式蓄熱燃燒裝置的凈化效率不宜低于98%。

6.1.3 蓄熱燃燒裝置的熱回收效率一般不宜低于90%。

6.1.4 排氣筒的設計應符合GB 50051和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批復意見的相關規定和要求。

6.1.5 治理工程應有故障自動報警和保護裝置,并符合安全生產、事故防范的相關規定。

6.2工藝流程的選擇

6.2.1 應根據廢氣來源、組分、性質(溫度、濕度、壓力)、流量、爆炸極限等因素,綜合分析后選擇工藝流程。

6.2.2蓄熱燃燒工藝可以分為固定式蓄熱燃燒工藝和旋轉式蓄熱燃燒工藝。典型蓄熱燃燒工藝流程如圖1、圖2、圖3所示。

6.2.3當選擇兩室蓄熱燃燒工藝時,宜增設換向閥、吹掃裝置或采取其它措施對換向閥切換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氣進行收集后處理,典型的工藝流程圖見圖1(b)。

6.2.4 治理工程占地面積受限時,可選擇旋轉式蓄熱燃燒工藝。

6.3工藝設計要求

6.3.1廢氣收集

6.3.1.1廢氣收集系統應與生產工藝協調一致。在保證收集效果的前提下,應力求結構簡單,便于安裝和維護管理。

6.3.1.2廢氣收集系統設計應符合GB 50019、HJ 2000和行業相關規定。

6.3.1.3 當廢氣產生點較多、彼此距離較遠時,在滿足風管相關設計規范、風壓平衡的基礎上,應適當分設多套收集系統或中繼風機。

6.3.2 預處理

6.3.2.1 預處理工藝應根據廢氣的成分、性質和污染物的含量等因素進行選擇。

6.3.2.2當廢氣含有酸、堿類氣體時,宜采用中和吸收等工藝進行去除。

6.3.2.3當廢氣中的顆粒物含量不滿足本標準4.7要求時,應采用過濾、洗滌、靜電捕集等方式進行預處理。

6.3.2.4 過濾裝置兩端應裝設壓差計,當過濾器的阻力超過規定值時應及時清理或更換過濾材料。

6.3.3燃燒室

6.3.3.1 燃燒室的結構和尺寸應根據燃燒溫度、停留時間以及待處理廢氣通過燃燒室的有效體積流量等因素計算確定,其溫度/濃度場可利用流體力學模型進行模擬計算。

6.3.3.2 燃燒室內襯耐火絕熱材料應選用陶瓷纖維,內襯設計宜符合HG/T 20642的相關規定。

6.3.3.3廢氣在燃燒室的停留時間一般不宜低于0.75s。

6.3.3.4燃燒室燃燒溫度一般應高于760°C。

6.3.4蓄熱室6.3.4.1蓄熱室的結構和尺寸應根據熱回收效率要求、蓄熱體結構性能、系統壓降等因素計算確定。

6.3.4.2 蓄熱體宜優先選用蜂窩陶瓷、組合式陶瓷等規整材料。

6.3.4.3 當廢氣含有機硅時,應對蓄熱體采取保護措施,避免或減緩蓄熱體堵塞和性能下降。

6.3.4.4應通過優化蓄熱體結構、堆填方式等實現蓄熱室氣流均勻分布。

6.3.4.5蓄熱體支架(爐柵)應采用高強度、防腐耐溫材料。

6.3.4.6蓄熱體比熱容應不低于750J/(kg·K),短時間可承受1200°C的高溫沖擊,使用壽命不低于40000h。

6.3.4.7 蓄熱室截面風速不宜大于2m/s。

6.3.5 燃燒器

6.3.5.1燃燒器應根據輔助燃料類型、燃燒室結構、壓力、待處理廢氣流量、裝置啟動時間等因素配置。

6.3.5.2輔助燃料應優先選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燃料。

6.3.5.3燃燒器應具備溫度自動調節的功能。

6.3.5.4燃燒器應符合GB/T19839的相關規定。

6.3.5.5優先選用低氮燃燒器。

6.3.6工藝系統整體要求

6.3.6.1 系統設計壓降宜低于3000Pa。

6.3.6.2固定式蓄熱燃燒裝置換向閥換向時間宜為60s~180s,旋轉式蓄熱燃燒裝置氣體分配器換向時間宜為30 s~120s。

6.3.6.3 蓄熱燃燒裝置進出口氣體溫差不宜大于60°C。

6.3.6.4蓄熱燃燒裝置應進行整體內保溫,外表面溫度不應高于60°C,部分熱點除外。

6.3.6.5環境溫度較低或廢氣濕度較大時宜采取保溫、伴熱等防凝結措施。

6.3.6.6蓄熱燃燒裝置宜具備反燒和吹掃功能。

6.3.7 后處理

6.3.7.1 當處理含氮有機物造成煙氣氮氧化物排放超標時,應進行脫硝處理。

6.3.7.2 當處理含硫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硫時,應采用吸收等工藝進行后處理。

6.4二次污染控制

6.4.1廢氣預處理、后處理所產生的廢水、排凝液宜納入廠區污水處理設施進行集中處理,當不具備集中處理條件時,應單獨處理并滿足排放要求。

6.4.2預處理過程收集的粉塵、漆霧等以及更換后的廢棄過濾材料、蓄熱體、保溫材料等處理應符合國家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相關規定。

6.4.3 噪聲控制應符合GB 12348和GB/T 50087的相關規定。

6.5安全措施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