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1-20 09:19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李曉佳
E20研究院在對2019中央一號文件的解讀中,也對文件將帶給固廢產業的機遇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相關閱讀:解讀:中央1號文件2019年關注農村垃圾哪些事?(附全文) “無廢城市”建設下的有機固廢新機遇:農村篇)
同時,農村污水問題依然是1號文件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水十條”發布后,伴隨著城鎮污水處理市場的趨于飽和,大力開發農村污水處理市場自然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在近幾年,全國多個省市都逐步開啟了農村污水的治理工作。而一些先人一步做好農村污水處理市場布局的企業,也在這個時期加快了對農村水務市場的切入,如北控水務、碧水源等水務龍頭企業。同時,多個跨界而來的央企國企也選擇將農村市場作為其進入環保領域的突破口,如中國中車等。
但行業內也一直感嘆“看著美,做著難”,農村污水治理始終還是繞不過標準、技術、資金、模式等話題。
如果說在農村污水處理領域內,技術、資金、模式等問題是老生常談,那么2019年,隨著北京和天津相關標準的發布,有關農村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合理性話題再次成為了行業重點討論的內容。(相關閱讀:E20研究院解讀北京農水標準:分類分檔 依然“最嚴”)
目前,甘肅、廣東、山東、河南、湖南、福建、湖北、天津、北京等多個省市區已經發布了農村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征求意見稿。(相關閱讀:【盤一盤】9大省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匯總)
在2019環境施治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認為,目前已經發布農村污水排放標準或正在征求意見的省市,除重慶市,總體上還是在套用《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 )》,這一標準對于城市萬噸到幾十萬噸級的大中型污水處理廠來說,都存在達標困難,對于幾十噸級且水量水質劇烈波動的農村污水處理站來說,想要真正達標,難度可想而知。我國農村污水處理排放標準不能一味求高,而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到因地制宜。(相關閱讀:王洪臣:不要讓不切實際的排放標準阻礙農村污水治理)
伴隨著城市環境治理市場的逐步飽和,農村環境治理市場已經成為了環保企業的必爭之地。這部分的市場空間也在順勢釋放,但需要意識到,目前農村污染治理設施建設投融資渠道單一,各級財政農村環保資金投入仍然不足。農村缺乏污水垃圾處置收費機制,投資回報機制不健全,市場主體積極性仍然不高。
2019年年末,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的一期節目也重點聚焦了鄉鎮污水治理的難點問題。(相關閱讀:央視新聞深度調查:重慶環投模式能否破解農村污水難題)薛濤在節目中接受采訪時表示,社會資本參與鄉鎮污水治理之所以難度很大,核心的第一個原因是邊界不清,邊界不清包括兩點,第一是本體不清:就是一個政府都不愿意花半年、一年時間把這事全摸清楚,再讓社會資本來干,很多時候大家簽完合同都不知道污水是什么樣的,這是第一個問題,本體不清楚;第二個問題叫界面不清楚:比如道路上的事是政府的事,它再找其他人來協調,那么這就邊界就模糊了。邊界模糊的項目就會比較難做。
十、補貼退坡爭議大
垃圾焚燒電補或退坡爭議大,走向縣域小規模的垃圾焚燒路途遙遙
2、 40億6大環保項目,小縣城接連吸引碧水源、康恒、龍馬關注
事件
2019年,關于垃圾焚燒發電補貼退坡的話題走勢像波形圖一樣,起起伏伏。2019年7月10日,這個話題的關注度達到了歷史新高。
這一天,財政部官網就全國人大代表王毅在2019年全國兩會上提出的“關于保障垃圾處理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建議”做出答復:“經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行業協會等方面認真研究,一方面,我們擬對已有項目延續現有補貼政策;另一方面,考慮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效率低、生態效益欠佳等情況,將逐步減少新增項目納入補貼范圍的比例,引導通過垃圾處理費等市場化方式對垃圾焚燒發電產業予以支持。”
由此,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提示產業關注
該回復發布后的第一時間,E20水網固廢網就對此事采訪了相關專家(相關閱讀:財政部回復垃圾焚燒項目補貼問題,專家企業有話說)。
垃圾處理的發電補貼目前是行業基本收益的重要來源,行業發展初期由于我國國情等因素限制,居民基本尚未為垃圾處置付費,垃圾處置費和發電補貼均只能由政府買單。
在2019固廢戰略論壇上,徐海云也強調,未來垃圾焚燒領域的發展,有很大程度要受電價政策的影響。如果電價補貼不能持續的話,那么垃圾焚燒發電在經濟不發達地區將受到顯著影響。
從最近幾年的市場情況來看,一、二線城市垃圾焚燒市場由于起步早,相對飽和度更高,競爭激烈,新機會相對較少。大規模的垃圾焚燒項目越來越少,垃圾焚燒開始向三、四線城市以及縣域地市“下沉”。這從近一年釋放的垃圾焚燒項目特征中可以看出,一個小體量的焚燒項目,多家固廢龍頭企業扎堆投標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具體請參見:薛濤固廢年度報告上:大數據看行業及固廢環衛十大影響力企業盤點)
發達區域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大量建成,越來越多的后發展區域由于垃圾處理量劇增而需要上馬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電價補貼取消對原本就不富裕的地方政府來說會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雖然大多專家認為,垃圾焚燒發電補貼退坡可能還未到合適的時機,但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補貼不斷降低并逐漸退出只是時間問題。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柯儉在接受中國固廢網主編谷林采訪時表示,國外垃圾發電廠并不享受補貼,發的電需要和煤電、氣電等一樣競價上網后才能賣出去,從世界尤其是歐洲垃圾焚燒領域看,取消補貼是一個趨勢,我國未來可能會走上外國一樣的路子,垃圾處理企業應早做準備。(相關閱讀 北京控股柯儉:苦練內功 做區域環境綜合供應商)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