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17 10:44
來源:中國給水排水
作者:王燦
表5 我國空氣微生物的標準值
2.2 國外空氣微生物的相關標準
國外關于空氣微生物濃度的標準值,以報告、指南或論文的形式給出建議值(見表6)。大部分國家規定了細菌、真菌菌落數的濃度,只有韓國規定了總菌落數,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不提供具體限制數值,而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則提供了室內真菌的污染指標。
表6 國外空氣微生物的標準值
03空氣消毒技術研究進展
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研究人員利用紫外線、等離子體、靜電、光觸媒、過氧乙酸和過氧化氫等研制出多種空氣消毒技術,不同技術的應用參數和滅活效果如表7所示。這類技術通常具有廣譜和高效的特點,因此已經被開發出了多種空氣凈化或空氣消毒商品化設備(見表8)。此外,有研究人員從動植物體中分別提取溶菌酶和酚類等分泌物,與其他技術相結合制作成空氣凈化藥劑。但目前這類空氣消毒技術還在研究初期,應用不多。中藥熏蒸法是目前應用較多的另一類空氣消毒技術,常用的中藥材包括蒼術、艾條、桂枝、細辛和厚樸等(如表9所示)。這類技術使用簡單,適合小空間消毒,但消毒時間較長,而且可能會有二次污染的問題。表10總結了各種空氣消毒技術的優缺點。
表7 物化類空氣消毒技術的應用參數和滅活效果
表8 市場上相關空氣凈化與消毒設備
表9 利用中藥進行的空氣消毒技術
表10 各種空氣消毒技術的優缺點
圖2比較了不同空氣消毒技術的滅活率。其中,使用植物消毒劑滅活效率最低,微波空氣消毒技術的滅活效率最高且最穩定。
圖2 不同類型空氣消毒技術的滅活率
圖3是比較了不同空氣消毒技術的滅活效率與能量消耗的情況。其中,單位電能消耗量(EE/O),定義為降低1 m3生物氣溶膠中1個數量級的微生物所消耗的電量(kJ/m3),可由下式計算:
圖3 不同類型空氣消毒技術能耗與滅活率
圖3結果表明,光觸媒與等離子體聯用技術不僅提升了光觸媒空氣消毒技術的滅活率,而且大大減少了該技術的能耗。紫外線與等離子體技術聯用可提高紫外線消毒技術的滅活率,但其能耗有所增加。不同類型技術聯用可以彌補某種技術的缺陷,達到技術優化。
04結論
致病微生物在空氣中主要以塵埃、飛沫與生物氣溶膠三種方式進行傳播,其中飛沫和生物氣溶膠是氣載致病微生物最主要的傳播方式。生物氣溶膠能夠在空氣中長期停留,可以隨著空氣的流動進行長距離的傳播。因此,對于氣載致病微生物的防護,不僅僅要控制飛沫的傳播,更要控制以生物氣溶膠形式的傳播。對于感染病人的廢棄物(口罩等)和排泄物(糞便、污水等),在其收集、貯運和處理環節中也應防止生物氣溶膠的擴散和治理。
我國空氣微生物的相關標準最早在1996年頒布,2002年后再無更新。期間發布的幾個標準中相關標準值并未統一,且只包含了細菌,未包括真菌、病毒以及微生物的具體種類。標準值的確定方法以調研法為基礎,輔以對外國標準的參考,未來還需要結合生物分子學技術和公共衛生調研數據等來研究微生物健康效應,為以后制定更加全面的微生物污染限值提供科學性依據。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