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02 09:42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日前,內蒙古發布《內蒙古自治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內蒙古自治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征求意見稿,2020年修訂版)
為完善自治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體系,加強區域應急聯動和聯防聯控,及時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切實減緩污染程度、保護公眾健康。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等規定,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分級管控,精準減排;屬地負責,區域統籌;部門聯動,強化落實”原則,制定本預案。本預案適用于發生在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域內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因沙塵、火災等不可抗力造成的重污染天氣,不納入本預案范疇。
一、預案體系
自治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包括本預案、各盟市預案、區直有關單位專項實施方案。
各盟市預案必須包括應急減排項目清單、企業“一廠一策”應急減排操作方案。
二、組織機構
設立自治區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全區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總指揮由自治區主席擔任,副總指揮由分管生態環境工作的副主席擔任。有關區直單位為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
自治區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辦公室主任由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生態環境廳廳長擔任。
組織機構、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清單附后。
三、預報預警
(一)條塊管理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污染物傳輸影響、城市地貌特征等情況,分設兩個重點控制區,實行條塊結合管理,即盟市行政區+重點控制區。
區域一:包括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巴彥淖爾市和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準格爾旗。
區域二:包括烏海市、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盤井工業園區、鄂爾多斯市蒙西高新技術工業園區、阿拉善盟經濟開發區和駱駝山礦區、棋盤井礦區、黑龍貴礦區。
(二)監測預報
監測。各級生態環境、氣象部門分別負責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和氣象狀況觀測,做好數據收集處理、現狀評價、信息交換共享,為預報、會商、預警提供決策依據。
預報。自治區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自治區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環境監測中心站、內蒙古氣象臺,對未來3天空氣質量進行預報,對未來7天空氣質量變化趨勢進行預測,為預警、響應提供決策依據。
會商。各級生態環境、氣象部門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重污染天氣進行聯合會商研判,可采取視頻會商,必要時組織專家開展集體會商。及時向指揮部辦公室提出發布、調整、解除預警建議。當預測可能出現2天及以上重污染天氣時,要按空氣質量預報結果上限提出預警級別建議。
(三)預警分級
全區統一預警分級,由低到高分為黃色(Ⅲ級)、橙色(Ⅱ級)和紅色(Ⅰ級)三級預警。以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均值為指標,按連續24小時(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計算,以AQI>200持續天數作為各級別預警啟動的基本條件。分級標準為:
黃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時。
橙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時。
紅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96小時)及以上,且預測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或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
(四)預警發布
當預測未來空氣質量可能達到預警條件時,自治區政府、盟市政府要提前24小時發布預警信息。當監測空氣質量已經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且預測未來24小時內空氣質量不會有明顯改善時,應根據實際污染情況及時啟動相應級別的預警。
1.盟市預警
盟市設置黃色(Ⅲ級)、橙色(Ⅱ級)、紅色(Ⅰ級)三級預警。當單個盟市達到預警啟動條件時,由盟市政府(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預警信息,按響應級別啟動預警,并執行相應應急措施。
2.自治區預警
自治區設置橙色(Ⅱ級)、紅色(Ⅰ級)二級預警,當達到預警啟動條件時,由自治區政府(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預警信息,按響應級別啟動預警,盟市同步啟動相應級別預警(可提高預警級別),實行盟市、旗縣(區)、區直單位、企業應急聯動防控。
(1)區域一
橙色預警:預測區域內三個城市平均AQI日均值>200將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時。
紅色預警:預測區域內三個城市平均AQI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96小時)及以上,且預測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或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
(2)區域二
橙色預警:預測烏海市AQI日均值>200將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時。
紅色預警:預測烏海市AQI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96小時)及以上,且預測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或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
(3)分區不分割,當三個及以上相鄰盟市發生重度污染時啟動自治區預警
橙色預警:預測各相鄰盟市AQI日均值>200將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時。
紅色預警:預測各相鄰盟市AQI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96小時)及以上,且預測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或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
(五)預警調控
從高預警:當預測發生前后兩次重污染過程,且間隔時間未達到解除預警條件時,應按一次重污染過程計算,從高級別啟動預警。當預測或監測空氣質量達到更高級別預警條件時,應盡早采取升級措施。
預警降級:當預測或監測空氣質量改善到相應級別預警啟動標準以下,且預測將持續36小時以上時,可以降低預警級別。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