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27 10:16
來源:酒泉市人民政府
18.實施生態增容工程。繼續加強城市生態增綠減污,降低沙塵、揚塵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加強祁連山生態安全屏障和防沙治沙建設,積極推進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工程,推進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推廣保護性耕作、林間覆蓋等方式,抑制季節性裸地農田揚塵。建設城市綠色廊道,大力提高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市自然資源局、林草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9.開展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全面完成露天礦山摸底排查,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規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不規范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整治完成并經相關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對拒不停產或擅自恢復生產的依法強制關閉;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縣級政府要籌措資金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新建礦山按照綠色礦山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大力推廣綠色勘查和綠色開采,全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加強矸石山治理。(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配合)
20.實施揚塵污染綜合防治。加強對建筑、道路、拆遷、水利、低丘緩坡土地開發利用、物料堆場等各類工地及裸露土地的揚塵污染監管。規模以上土方施工工地要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系統,并與當地有關主管部門聯網。2020年底前,各類施工工地落實“六個百分百”抑塵措施合格率達到98%以上。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濕法)作業,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2020年底前,肅州區、玉門市、敦煌市城市建成區機械化(濕法)清掃率達到92%以上;金塔縣、瓜州縣、肅北縣、阿克塞縣城市建成區機械化(濕法)清掃率達到85%以上。強化道路抑塵保潔措施落實,加大機械化濕法洗掃頻次,結合氣象氣溫條件,適時開展道路灑水抑塵和雨(雪)、沙塵天氣后清掃保潔,防止道路揚塵二次污染。嚴格管控轄區內煤場、料場、渣場揚塵污染,做好防風抑塵設施建設、管理和使用。工業企業的粉狀物料或者其它易產生揚塵的物料均采取入棚、入倉等方式密閉存儲和運輸,塊狀物料采用入棚入倉或建設防風抑塵網等設施進行存儲,并設灑水、噴淋、苫蓋等綜合防塵設施。開展工業園區企業料場堆場揚塵管控專項行動。(市住建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工信局、交通運輸局、水務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配合)
21.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嚴格落實禁燒規定,嚴厲查處焚燒秸稈、垃圾、枯枝落葉和燒荒等“四燒”行為。堅持堵疏結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加強秸稈綜合利用,2020年底前,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強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改善養殖場通風環境,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減少氨揮發排放。(市農業農村局、住建局、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2.強化餐飲業油煙治理。持續做好城區餐飲業清潔能源改造和油煙治理。新建餐飲項目要嚴格按照《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18483-2001)》,落實油煙治理措施,確保油煙達標排放,嚴禁將油煙排入下水管道等地下通道。加強監督檢查,嚴肅查處擅自停運油煙凈化設施和超標排放行為。(市市場監管局、住建局、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3.全面開展露天燒烤整治。依法取締占用城市及公共場所從事露天燒烤的流動攤點,堅決查處固定門店室外設爐灶進行露天燒烤的行為。(市市場監管局、住建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4.強化煙花爆竹燃放管理。緊盯國慶、元旦、春節、元宵節及婚喪嫁娶等重點監管時段,對城市建成區特別是劃定為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的區域和場所要嚴防嚴控,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行為。結合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需求,適當擴大煙花爆竹禁燃區范圍和管控時段。積極推廣使用環保型煙花爆竹,嚴格控制煙花爆竹銷售,嚴厲查處私自銷售煙花爆竹的行為。(市公安局、應急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工業污染源綜合治理
25.加強各類工業園區建設管理。對開發區、工業園區、高新區等進行集中整治,對不達標企業限期進行達標改造,減少工業集聚區污染。積極推進工業園區集中供熱,按照“一區一熱源”加快園區集中供熱設施及供熱管網建設,逐步淘汰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供熱分散燃煤小鍋爐。(市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市工信局、財政局按職責分工配合)
26.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繼續鞏固國電電力燃煤火電機組、玉門油田分公司水電廠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成果。深入排查轄區內鋼鐵行業企業,建立管理清單,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和不符合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生產設施,積極有序推進現有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全市新建(含搬遷)鋼鐵項目原則上要達到超低排放水平。(市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工信局、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7.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整治。深入開展鋼鐵、建材、有色、火電、焦化、鑄造等重點行業全面達標整治工作,開展鋼鐵、建材、有色、火電、焦化、鑄造等重點行業及燃煤鍋爐無組織排放排查并建立管理清單,對物料(含廢渣)運輸、裝卸、儲存、轉移和工藝過程等,按無組織排放標準要求進行深度治理。堅決關停用地、工商手續不全并難以通過改造達標的企業。2020年底前完成達標計劃效果評估。(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信局、自然資源局、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配合)
28.推進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建立VOCs污染防治管理體系、VOCs排放源清單數據庫和覆蓋市、縣兩級VOCs監測網絡,全市VOCs排放總量較2017年下降10%。制定VOCs排放重點行業和油品儲-運-銷綜合整治方案,深入推進石化、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重點行業VOCs污染源排查和整治。鼓勵生產、銷售和使用低毒、低揮發有機溶劑,涂裝行業推進非溶劑型涂料產品創新,減少生產和使用過程中VOCs排放;包裝印刷行業推廣環境友好型油墨,在末端建立密閉廢氣收集系統,實施有機溶劑回收利用。開展VOCs整治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對治理效果差、技術服務能力弱、運營管理水平低的治理單位,公布名單,實行聯合懲戒,扶持培育VOCs治理和服務專業化規模化龍頭企業。2020年,排氣口高度超過45米的高架源,以及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VOCs排放重點源,納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并安裝煙氣排放自動監控設施。(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工信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配合)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