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14 10:08
來源:廣西人大
作者:謝欣哲
《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2018年11月28日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對露天焚燒行為作禁止性規定,對在禁區內露天燒烤最高罰兩萬元,明確居民樓內禁止從事飲食服務和噴漆業務,施工車輛不得帶泥上路行駛,城市建成區內違禁燃煤責令拆除等,可謂是一部“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規。
《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條例》實施一年來,效果究竟如何?根據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關于秸稈禁燒工作的批示精神,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成立了以常委會副主任張秀隆為組長的執法檢查組,于2019年12月暨《條例》實施將近一周年之際,組織開展了一次全區性的《條例》實施情況的檢查,重點檢查《條例》關于禁止焚燒秸稈,工地、道路揚塵污染治理和煙花爆竹禁放等規定的落實情況。
2019年12月12日,執法檢查組在扶綏縣渠黎鎮實地檢查琦泉公司蔗葉處理生物發電項目。陳玲玲/攝
3月26日,執法檢查組在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作了執法檢查報告,對《條例》實施情況進行了匯報。
3月26日上午,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秀隆在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作關于檢查《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劉俊宇/攝
實施情況:
總體得到有效落實
初步實現立法目的
執法檢查情況表明,《條例》總體上得到有效落實,我區大氣環境狀況總體較好,初步實現了立法目的,《條例》關于禁止焚燒秸稈的有關規定正在逐步落實,《條例》關于工地、道路揚塵污染防治的規定正在有序實施,《條例》關于煙花爆竹禁放的規定正在有效執行。
廣西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成效顯著。2019年,全區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1.7%,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兩項約束性指標均優于年度目標,整體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持續改善。
廣西在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方面取得新進展。自治區有關部門聯合發力,多措并舉,通過大力推進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突出發展農作物秸稈基料化利用、將蔗葉綜合利用項目納入專項資金支持范圍等,全力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此外,南寧、桂林、梧州、防城港、貴港、來賓6個市已經依法劃定禁燒區,將秸稈禁燒長效機制落到實處,其余各市也正在抓緊劃定中。2019年9月份以來,全區共處罰露天焚燒秸稈、垃圾等違法行為39起,每起處罰金額500—2000元不等。
廣西14個設區市均依法劃定了煙花爆竹禁燃限放區域。各級公安部門加大巡查力度,聯合多部門開展針對違法燃放煙花爆竹的執法活動。2019年春節期間,全區共計出動5.4萬人次,查處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行為434起、非法銷售和儲存煙花爆竹案件700起。此外,我區還繼續推進煙花爆竹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進一步規范了企業退出程序,安排了退出獎補資金,2019年全區有11家煙花爆竹生產企業申請退出。
各地在大力推進城市揚塵綜合治理、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通過日常執法檢查、突擊檢查與聯合執法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建設工地揚塵源頭管控;加強渣土運輸車輛管理,加大對建筑垃圾運輸車輛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推動智慧化管理建設應用,加強行業主管部門和執法部門的數據共享,提升綜合施治能力。
存在問題:
部分規定落實不到位
轉型升級陣痛仍在持續
從執法檢查情況來看,《條例》的實施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各地落實秸稈禁燒工作有關要求也不平衡,各級政府及各有關部門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日益凸顯的臭氧污染問題重視不夠。我區大氣污染結構逐漸從單一的顆粒物污染轉變成臭氧加顆粒物的復合型污染。各地在應對臭氧污染過程中存在認識不到位、基礎能力不到位、監管措施不到位、分析研究不到位等問題。
部分規定和制度落實還不到位。我區在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制度建設方面不同步,監測監控能力偏弱,小型農田的秸稈難以處理,煙花爆竹違法燃放現象仍然存在。
部分企業治污主體責任落實不夠好。存在對法律有關要求不了解,不按要求配置或者不正常使用大氣污染防治設施,敷衍應付檢查的現象。
產業結構轉型步伐緩慢。我區經濟結構調整相對滯后,特別是產業“兩高一低”特征明顯,傳統產業仍占大頭,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總量偏少、規模偏小、實力偏弱。而結構調整尚需要一個過程,轉型升級陣痛仍在持續。
保障能力建設相對滯后。秸稈禁燒收儲運輸機制不健全,揚塵污染治理基礎設施還不健全,執法能力不足,資金支持力度不足。
審議意見:
加強秸稈綜合利用
提高秸稈焚燒污染防治效果
3月26日,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分組審議了《條例》執法檢查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及部分列席會議的人員圍繞報告內容進行討論,提出了審議意見,其中秸稈焚燒問題成為了與會人員的關注焦點。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