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5-12 11:02
來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加快推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已入選全國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創建的許昌、安陽、鄭州、濟源等市(示范區)加快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省交通運輸廳牽頭,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優化路網結構布局。加快推進高速公路 13445 工程,著力實施普通干線公路“暢通暢連”工程,暢通 G107、G310 等國道主干路、瓶頸路,暢連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鐵站、主要景區等重要節點。加快國省道市區段繞行改道項目建設,打通繞城公路,分流入城重型貨運車輛,減少汽車尾氣、道路揚塵對市區空氣環境的影響。依托沿黃、安羅等高速公路,優化重型車輛快速過境通道,緩解連霍、京港澳等重點路段車流量。(省交通運輸廳牽頭,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13. 強化新生產車輛達標排放監管。根據《河南省實施國家第六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的公告》,嚴格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2021 年 7 月 1 日起,在河南省行政區域內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重型柴油車應符合《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 GB17691-2018)》6a 階段標準要求。生態環境部門監督排放檢驗機構規范開展注冊登記環節隨車清單核驗。嚴格銷售環節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登記要求。強化新生產車(機)達標排放監管,生態環境部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市場監管等部門組織開展生產、進口、銷售環節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督檢查,系族年度抽檢率達到 80%以上。(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公安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市場監管局、商務廳、鄭州海關參與,各級政府配合落實)
14. 強化在用車排放監管 。加大路檢路查和入戶執法檢查力度,加強路檢路查執法檢查站點建設管理。2021 年 10 月底前,相關省轄市力爭完成國省道入省口路檢路查點位標準化設置。(省生態環境廳、公安廳、交通運輸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加快推進大宗物料運輸企業門禁系統建設,建立運輸車輛、廠內車輛、非道路移動機械電子臺賬,完善大宗物料運輸管控平臺,嚴格落實重污染天氣運輸管控措施。2021 年 10 月 31 日前,完成 26 個行業大宗物料運輸企業門禁系統建設。 (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公安廳、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參與,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推進 I/M 制度落地實施。落實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閉環管理制度,M 站及 I 站通過省級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及省級機動車環保監測檢測系統完成 M 站及 I 站數據交互,嚴格按照《汽車排放檢驗機構和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數據交換規范》設置數據交互技術格式。(省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省市場監管局參與,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強化排放檢驗機構管理。采用現場抽檢、排放檢測設備測試、比對實驗、暗訪暗查、遠程監控等方式,加強排放檢驗機構監管,推進排放檢測行業差異化管理,對于專業水平高、管理規范的排放檢驗機構實施免打擾監管。(省生態環境廳、市場監管局、公安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強化高排放柴油貨車禁行區管控。全力推進“河南電子通行證一體化平臺”建設應用,加大電子警察、卡口系統建設力度,實現省轄市城市建成區貨車入市通行證網上申領全覆蓋。對無入市通行證、違法通行的重型柴油貨車、生態環境部門抄告的國三及以下等高排放重型柴油貨車和監督抽測發現抄告的超標排放車輛,利用“河南電子通行證一體化平臺”,加強超標排放車輛通行監管。(省公安廳、交通運輸廳、生態環境廳、財政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15. 加快車(機)結構升級。2021 年年底前,完成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任務。(省交通運輸廳、生態環境廳、財政廳、商務廳、公安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編制《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實施意見》,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化發展政策措施,印發《河南省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方案》,推動全省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化。除保留部分應急車輛及新能源汽車無法滿足使用需求情況外,新增及更新公交車、出租車(含巡游出租車和網約車)應全部為新能源汽車。各省轄市新增及更新環衛車輛應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新增及更新城市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 95%。全省新增、更新公務車輛原則上全部為新能源汽車。民用運輸機場除消防、救護、除冰雪、加油、應急保障及新能源汽車技術不能滿足情況外,新增及更新場內用車電動化比例原則上達到 100%。鄭州市市區公交車、巡游出租車等全部實現電動化。加快推進港口碼頭和機場岸電設施建設,提高岸電設施使用效率。在物流園、產業園、工業園、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物流集散地和公交市政等車輛集中停放地建設集中式充電樁和快速充電樁。(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事管局、機場集團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16. 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加快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采集,力爭 2021 年年底前,累計完成 20 萬臺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采集任務;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檢測及定位系統安裝工作,確保完成信息采集的機械排放檢測及定位系統安裝全覆蓋;組織開展礦山及企業內部車(機)專項整治行動,對全省礦山進行摸排,對礦山及企業內保有的車(機)進行信息采集、排放檢測,推進高排放車(機)新能源替代工作。(省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市場監管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四)優化調整用地和農業投入結構,強化面源污染管控
17. 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聚焦“五年增綠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目標,堅持把增綠增質增效作為主攻方向,高質量推進沿黃生態廊道建設,持續推進山區森林化、平原林網化、城市園林化、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和庭院花園化,大力挖掘增綠潛力,精準實施造林。2021 年年底,全省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 36.5%以上,力爭 2200 個社區達到綠色社區要求,全省完成造林 249 萬畝、森林撫育 177 萬畝。(省自然資源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參與,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