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霧霾來襲,看冬防方案如何“接招”

時間:2021-11-17 10:09

來源:亞洲清潔空氣中心

作者:王秋怡

10月29日,生態環境部對外公布了《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意味著“冬防”正式啟動。所謂“冬防”,即針對重點區域秋冬季節重污染天氣多發、空氣質量較差的情況,開展一系列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行動。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冬防面臨新的外部挑戰。一是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今年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氣溫偏低的概率增大,不少地區采暖季提前到來,保障溫暖、清潔過冬任務艱巨;此外,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將分別于2022年2月和3月在北京、張家口兩地舉辦,賽季期間正值采暖季,氣象條件相對不利,往年重污染天高發頻發,空氣質量形勢較為嚴峻,賽事期間的“氣質”保障至關重要。

因此,打好秋冬攻堅戰不僅有助于進一步鞏固今年的優良空氣成果,也能為明年的優良空氣質量創造一個好的開局,為冬奧藍天“保駕護航”。

新一年的《攻堅方案》有哪些新的變化和亮點?結合目標和措施,重點區域內城市今年面臨哪些難點和挑戰?

01城市范圍調整 措施細化執行

今年《攻堅方案》涉及的城市范圍 “有增有減”。“增”是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 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基礎上,新增加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東東、南部,河南南部部分城市,整體共計65個城市(區)。“減”是指長三角地區除蘇北、皖北地區的7個城市參照執行外,其他城市不再納入攻堅范圍。

結合去年冬防存在的問題,以及“十四五”空氣和氣候協同難點,今年的新方案做出了進一步優化。今年的冬防措施主要總結為十條,從產業、能源、運輸、用地結構等層面入手,較去年的行動方案相比,措施上更加突出重點,同時在一些常規措施方面增加更多細節。

首先,嚴控“兩高”項目再次被強調。結合“雙碳”目標和今年上半年個別省份能耗預警飄紅的情況,今年《攻堅方案》把遏制“兩高”項目發展作為首要措施,嚴格落實能耗“雙控”、產能置換、污染物區域削減、煤炭減量替代等要求。

同時,繼續對重點行業實行績效分級及相應減排措施,避免出現“一刀切”的情況。從實施細則上看,對鋼鐵行業的產量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我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5.2%,出現了“產能降但產量增”的情況,不利于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也不利于清潔空氣和碳中和目標的達成。在去年重點推進鋼鐵行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今年要求環保績效評級 A 級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全廢鋼短流程煉鋼企業自主采取減排措施,但須確保秋冬季期間粗鋼產量同比不增加。

在運輸結構調整方面,“公轉鐵”、“公轉水”受到更多重視。盡管“十三五”期間鐵路和水運貨運量均保持增長態勢,但是過去幾年我國鐵路運輸貨運量和增長速度并未達到《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的增長30%的目標,實際增幅僅有21%。

今年攻堅方案在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方面,對“公轉鐵”提出了更細化的要求,并首次將“公轉水”納入京津冀及汾渭平原地區的攻堅措施中,特別強調了物流園、工業園、港口等特定地點需要加快推進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并將具備條件的“公轉鐵”“公轉水”碳排放納入地方政府評價考核體系。

微信圖片_20211117101306.jpg

圖/Pexels

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散煤治理仍是今年攻堅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間民用散煤治理在我國北方地區得以強力推進,特別是在清潔取暖方面,累計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約3500萬戶,削減散煤約7000萬噸。但目前北方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僅為28%,距實現2021年40%的最終目標還有不少差距。

此外,大部分已完成清潔取暖改造地區面臨補貼退坡的同時,尚未普遍形成因地制宜的清潔取暖商業模式,因此散煤復燒風險不容忽視。

針對散煤遺留問題,并結合今年采暖季提前的情況,《攻堅方案》中反復強調將確保群眾安全過冬、溫暖過冬放在首位,并將今年的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地區,要求各城市要全面排查梳理散煤治理改造確村確戶情況,有條件的地區要加大山區散煤治理力度,并通過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嚴格執法監督等方式嚴防散煤復燒。

02河南省攻堅壓力較大

回顧上一輪冬防成果可以發現,盡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年秋冬季PM2.5濃度比2016年同期分別下降37.5%、35.1%,重污染天數更是分別下降70%、65%,但仍有部分城市沒有完成預定目標,特別是10-12月階段有16個城市未完成PM2.5濃度目標,其中濮陽、開封、安陽、鶴壁、焦作、新鄉、鄭州7個城市位于河南省。

微信圖片_20211117101340.jpg


2020年10月-12月階段未達成PM2.5目標城市

從上一輪冬防時間段的歷史數據來看,新增城市中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城市PM2.5濃度相對較低,而山東東部、南部及河南南部城市PM2.5濃度較高。考慮各地秋冬季大氣環境狀況和區域傳輸影響,納入新增城市在有助于各省和區域內的整體防控的同時,也對山東、河南等省的攻堅提出更高要求。

特別是河南省今年前9個月空氣質量表現欠佳,1-9月168個重點城市中PM2.5平均濃度最高的20城中,有7個城市位于河南省,結合去年冬防第一階段有較多城市未達成目標的情況,河南省今年的冬防攻堅需要加倍努力。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