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31 10:39
來源:中國大氣網
作者:劉彤整理
近日,中國大氣網從E20環境平臺標訊采集系統E標通獲悉,長沙經開區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及咨詢服務采購項目(2022-2023)發布招標公告,項目預算金額為5960000元,最高限價5960000元。
該項目實施期限為2年,第三方駐場專家組設項目負責人1名,數據/資料組人員3名,巡查組人員5名,共9名駐場服務人員。平時以數據分析預報預警為基礎,以巡查發現問題為重心,根據空氣質量形勢和上級臨時要求,數據/資料組、巡查組人員可以機動調整。
服務期內協作開展各項工作,具體工作內容如下:
(一)空間立體監測技術網絡服務
提供不少于以下6種空間立體監測技術網絡服務:
1.無人機巡查服務。第三方駐場專家組提供無人機巡查服務(1臺無人機,服務2年),全年視天氣情況開展,用于高空監測污染源和精準取證。
2.便攜式儀器設備檢測服務。第三方駐場專家組提供便攜式儀器設備檢測服務(1臺TVOC檢測設備、1套PM2.5/PM10檢測設備,服務2年),全年視需求開展,用于現場巡查時地面監測污染源環境質量數據和精準取證。
3.VOCs走航車監測服務。第三方駐場專家組提供VOCs走航車監測服務(1臺,服務16天/年),預計在臭氧污染高發季節開展,用于解析VOCs組分。
4.車載氣溶膠激光雷達移動掃描服務。第三方駐場專家組提供車載氣溶膠激光雷達移動掃描服務(1臺,服務30天/年),預計在PM2.5、PM10污染高發季節開展,用于監測顆粒物空間分布。
5.道路塵負荷走航車移動檢測服務。第三方駐場專家組提供道路塵負荷走航車移動檢測服務(1臺,服務8次/年),預計在顆粒物污染高發季節開展,用于監測地面的積塵負荷。
6.紅外熱感應成像儀監控服務。第三方駐場專家組提供紅外熱感應成像儀監控服務(1臺,30個點位/年),預計在臭氧污染高發季節開展,用于監控VOCs無組織排放。
以上科技手段均結合“經開區環保局”國控站點污染物數據進行分析,根據園區大氣污染防治一線工作情況,提出本地化、具體化、可操作的管控措施建議。
(二)大數據分析與精準調度服務
提供不少于3名專業數據分析/資料檔案管理人員進行駐場服務。其中數據分析組長1名,具體負責統籌開展大數據分析及精準調度服務以及根據上級相關文件、工作任務提交各類本地化大氣污染防治方案;專業數據分析人員不少于2名,具體負責實時監控“經開區環保局”國控站點數據,利用現有一切監測手段數據開展大數據分析,結合本地污染源和各單位工作情況,提出本地化、具體化、可操作的管控措施建議,及時通過藍天保衛戰微信工作群進行推送,提供精準調度服務,并定期形成綜合分析報告。需提供月報、重點污染過程專報等,分析污染成因,回顧評估管控成效,找出問題與不足,提出解決措施建議。
(三)藍天保衛戰網格化巡查服務
提供不少于5名專業巡查人員進行駐場服務。其中巡查組長1名,具體負責統籌開展藍天保衛戰網格化巡查服務以及巡查專報撰寫等工作;專業巡查人員不少于4名,具體負責開展“經開區環保局”國控站點周邊重點管控區域及長沙經開區區域日常巡查工作,善于利用空間立體監測技術開展巡查,根據監測結果快速反應,并與數據分析人員聯動,做到及時發現污染問題,對污染問題進行交辦、跟蹤整改及回顧性評估,形成巡查臺賬,每月提供大氣污染問題負面清單(包含責任監管部門問題數量排名),達到短期鎖源、中期跟蹤、長期鞏固的目的,通過污染源查找及整治實現空氣質量改善目標。配備巡查車2輛,用于現場巡查。
(四)專家研討會商服務
每年提供至少2次專家研討會商服務,針對階段性工作情況,進行下階段工作計劃會商及部署,探索園區大氣污染防治新思路、新辦法。
(五)項目清單及技術要求說明
*注:1、“年”指一個合同年,從合同簽訂之日算起,歷時365日止。2、投標人的投標報價不得超過每項單價。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