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8 10:14
來源:遼寧省人民政府
7月6日,遼寧省人民政府發布遼寧省“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5%。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達到8.92萬噸、0.11萬噸、7.96萬噸和3.27萬噸。節能減排政策機制更加健全,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遼寧省“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遼寧省“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遼寧省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5日
(方案正文公開發布)
遼寧省“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國發〔2021〕33號)精神,大力推動節能減排,推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結合遼寧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加快數字遼寧、制造強省建設,深入推進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完善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以下稱能耗雙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完善節能減排政策機制,處理好發展與減排、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組織推進節能減排重點工作,推動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實現節能降碳減污協同增效、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確保完成遼寧省“十四五”節能減排目標,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5%。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達到8.92萬噸、0.11萬噸、7.96萬噸和3.27萬噸。節能減排政策機制更加健全,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
三、推進節能減排重點工作
(一)重點行業綠色升級改造。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為重點,推進節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廣高效精餾系統、高溫高壓干熄焦、富氧強化熔煉、電熔鎂生產過程節能減排關鍵技術、輕燒氧化鎂余熱回收利用等節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勵將高爐—轉爐長流程煉鋼轉型發展為電爐短流程煉鋼,推進鞍鋼鲅魚圈基地綠色低碳升級、凌鋼高爐改造等項目建設。鼓勵開展電熔鎂砂窯爐智能化改造,實施菱鎂產業技術升級。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全省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65蒸噸/小時以上的燃煤鍋爐全面實現超低排放。推進工業爐窯清潔能源替代,以菱鎂、陶瓷等行業為重點,開展涉氣產業集群排查及分類治理,切實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環保治理水平。加強行業工藝革新,實施涂裝類、化工類等產業集群分類治理,開展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和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改造。推進新型基礎設施能效提升,加快數據中心和基站的綠色化轉型,推動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綠色化使用,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不超過1.3。“十四五”時期,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5%,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2%。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等重點行業產能和數據中心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比例超過30%。〔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營商局(省大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各市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二)提升園區節能環保水平。引導工業企業向園區集聚,推動工業園區能源系統整體優化和污染綜合整治,鼓勵工業企業、園區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發展工業綠色微電網,支持在自有場所開發利用清潔低碳能源,建設分布式清潔能源和智慧能源系統。以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為重點,推進供熱、供電、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對進水濃度異常的污水處理廠開展片區管網系統化整治,推進工業園區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處置及綜合利用設施建設,推動揮發性有機物、電鍍廢水及特征污染物集中治理等“綠島”項目建設。到2025年,具備條件的省級以上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建成一批節能環保示范園區,創建一批綠色工業園區。(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城鎮綠色節能改造。全面推進城鎮綠色規劃、綠色建設、綠色運行管理,推動低碳城市、韌性城市、海綿城市、“無廢城市”建設。嚴格執行強制性建筑節能標準,加快發展超低能耗建筑,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建筑光伏一體化建設。因地制宜推動清潔取暖,加快工業余熱、可再生能源等在城鎮供熱中的規模化應用。實施綠色高效制冷行動,以建筑中央空調、數據中心、商務產業園區、冷鏈物流等為重點,更新升級制冷技術、設備,優化負荷供需匹配,大幅提升制冷系統能效水平。開展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試點建設。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城鎮清潔取暖率達到80%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低于10%。〔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動交通物流領域節能減排。推動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行清潔能源交通工具,有序推進充換電、加注(氣)、加氫、港口機場岸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動公共交通領域車輛電動化,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環衛清掃等車輛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加快推進港口集疏運鐵路、大宗貨物物流園區及大型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新(遷)建年大宗貨物運量達到150萬噸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原則上同步規劃建設鐵路專用線。加快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大力發展鐵水、公鐵、公水等多式聯運。按照國家部署實施汽車國六排放標準,基本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實施柴油貨車清潔化行動,加強生產、銷售柴油貨車環保達標監管。深入實施汽車排放檢驗和維護制度,加強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完善超標車輛生態環境部門監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的聯合監管模式。推進非道路移動源綜合治理。支持沿海及遠洋LNG動力船舶發展,加強船舶清潔能源動力推廣應用,推動船舶岸電受電設施改造。提升鐵路電氣化水平,推廣低能耗運輸裝備,推動實施鐵路內燃機車國一排放標準。大力發展智慧交通,積極運用大數據優化運輸組織模式。加快綠色倉儲建設,鼓勵建設綠色物流園區。加快標準化物流周轉箱推廣應用。全面推廣綠色快遞包裝,引導電商企業、郵政快遞企業選購使用獲得綠色認證的快遞包裝產品。到2025年,鐵路、水路貨運量占比達到15%左右。全省各城市建成區的公交、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力爭全部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提高新增環衛作業車輛中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占比,港口、鐵路貨場等新增或更換作業車輛(機械)主要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機械),機場新增或更換作業車輛50%以上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集裝箱海鐵聯運量占比達到10%以上。〔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鐵路沈陽局集團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