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5-14 10:17
來源:佛山市生態環境
該公司使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燒CO。生態環境部門使用便FID攜式設備監測,總VCOs處理前1517mg/m3,處理后845mg/m3,嚴重超標,去除效率僅為44%。
主要問題是固定床活性炭吸附效率較低,面對較高濃度有機廢氣很快吸附飽和,無法及時脫附。主要原因是企業單純為節省治理成本選擇了不適用的活性炭濃縮吸附工藝。
典型案例4
錯誤選擇活性炭吸附工藝
某膠袋有限公司有2臺凹版印刷機(2色、8色各一臺),1臺凸版印刷機;印刷車間整體密閉收集。該公司使用活性炭吸附+CO催化燃燒,治理設施2萬風量,投資金額23萬。
2023年9月20日,生態環境部門去現場監測,非甲烷總烴處理前濃度為243mg/m3,處理后107mg/m3,去除效率約56%;總VOCs約307mg/m3,處理后約115mg/m3,去除效率為63%。主要問題是活性炭吸附效率不高,難以達到80%的去除效率,排放超標。主要原因是企業單純為節省治理成本而錯誤選擇了造價較低、不適用的活性炭濃縮吸附工藝。
典型案例5
廢氣濃度估算不足
治理工藝選擇不當
某彩印有限公司有3臺凹版印刷機(2臺8色,1臺6色),車間整室密閉收集,使用沸石轉輪+CO催化燃燒治理工藝。
生態環境部門現場監測,處理前非甲濃度約1312mg/m3,轉輪處理后非甲濃度約654mg/m3,CO爐燃燒后的測口非甲濃度超4500mg/m3。
生態環境部門使用FID對處理后總排口監測,總VOCs濃度超2320mg/m3。主要問題是高低濃度未分類收集,過高濃度CO爐難以承受其負荷、熱解氧化不徹底,導致VOCs大分子轉化成小分子,非甲濃度比處理前還高。主要原因是企業瞞報原輔材料使用使用量,委托的第三方工程治理單位不專業,對VOCs廢氣產生濃度估算不足,未恰當選擇合適工藝去除高濃度廢氣(處理前廢氣濃度超1200mg/m3)。
典型案例6
未有效甄別治理單位
工程粗制亂造
某環保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V印刷機2臺、雙色印刷機1臺,金屬印刷機2臺,生產設備隔間密閉收集,不經濃縮、直接使用RTO蓄熱式焚燒治理工藝,3萬風量,治理設施投入金額210萬元。
生態環境部門現場進行了三次處理前非甲烷總烴濃度監測,其濃度分別為140、71、136mg/m3,處理前廢氣濃度相對較低,未設置轉輪濃縮工序直接通入RTO爐燃燒,廢氣濃度遠未達到適宜RTO直接燃燒的濃度(大約2g/m3)必須依賴大量天然氣助燃,能耗成本非常高,每個月的燃氣費用超10萬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運維成本壓力。主要原因是企業自身未充分了解VOCs高效治理基本原理,未有效甄別治理單位,而第三方治理單位嚴重誠信缺失、工程粗制亂造、欺瞞欺騙企業。
典型案例7
治理設施設計施工質量差
忽視關鍵環節
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塑料薄膜印刷,一臺5色印刷機,使用沸石轉輪+CO催化燃燒治理工藝,治理設施2萬風量,設施合同金額88萬。生態環境部門檢測時,只開了一個印刷顏色,負荷約20%,使用非甲烷總烴設備檢測,處理前進行了三次檢測,非甲平均值為292mg/m3;處理后也進行了三次檢測,非甲平均值為299mg/m3,去除效率為零。
查看工況大屏,其脫附溫度僅有124℃(技術規范要求脫附溫度達到180-220℃),脫附溫度較低。沸石轉輪吸附飽和后,達不到脫附溫度,無法實現有效脫附,導致轉輪吸附失效,去除效果為零。主要原因是委托的第三方工程治理單位在設計、施工和調試等方面明顯經驗不足、忽視關鍵環節、以次充好。
典型案例8
單位業務不精
工程質量把關不嚴
某彩印有限公司有10色印刷機1臺、8色印刷機1臺,復合機2臺,印刷車間整體密閉收集,使用減風增濃+CO催化燃燒治理工藝,3萬風量,設施合同金額157萬元。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