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5-14 10:17
來源:佛山市生態環境
2024年3月,生態環境部門使用便攜式設備現場監測,非甲烷總烴處理前濃度849mg/m3、處理后437mg/m3;VOCs處理前濃度459mg/m3,處理后257mg/m3,去除效率均不足45%。從檢測結果看,處理前甲烷1.06mg/m3,處理后27.2mg/m3,天然氣燃燒不充分,產生較多甲烷,設計施工不合理。主要原因是委托的第三方治理單位業務不精、工程質量把關不嚴,設計、施工和調試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未嚴格按照有關規范要求落實。
典型案例9
施工工程粗糙,跑冒滴漏多
某包裝有限公司設施密閉性不佳,存在廢氣泄露問題,主要泄漏點位于CO焚燒爐與管道連接處的閥門法蘭處兩側。生態環境部門使用FID便攜式儀器現場監測,兩側VOCs濃度分別為654mg/m3、1214mg/m3,顯示泄露導致的VOCs廢氣無組織排放濃度較高。主要原因是施工單位施工質量差,“跑冒滴漏”多。
典型案例10
第三方機構出具虛假檢測報告
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有8色印刷機1臺、6色印刷機1臺。治理工藝采用沸石轉輪+CO催化燃燒,爐風量3000m3/h,濃縮比10,CO爐風量3000m3/h。2024年4月,生態環境部門使用便攜式設備現場監測,VOCs處理前229mg/m3,處理后的達到156mg/m3。
企業提供的檢測報告,VOCs處理前僅為21.9mg/m3,處理后2.64mg/m3。
典型案例11
“黑中介”問題
某材料有限公司均安分公司委托某環保咨詢有限公司于2021年11月編制環評并介紹某環保咨詢有限公司、某環保機電工程有限公司給企業設計和制造廢氣治理設備(催化燃燒)。
2024年4月,生態環境部門現場檢查,該公司負責人反饋整套廢氣治理費用為40萬,且每月需要燒兩萬元的天然氣作為燃料(一半用于催化爐燃燒,一半用于烘干室),純屬粗制亂造。生態環境部門使用便攜式設備測出處理前VOC濃度為143mg/m3,處理后在排放口存在設置不規范問題的情況下(存在稀釋排放濃度的嫌疑),測出濃度為89mg/m3,不僅排放濃度超標,且處理效率遠未達到80%。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