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專欄 > 正文

余杭自來水異味事件思考:停水,應該作為應急預案中的重要選項

時間: 2025-07-28 10:55

來源: 水極客聯盟

作者: 高雅麟

其實余杭自來水異味事件,我第一時間在網上搜索了余杭區政府官網上的《杭州市余杭區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雖然上位法中,對停止供水有一些定性表述,但在該方案中,僅對“停止供水”造成的結果作了事件等級的區分,但何種情況下,采取停水措施及相關操作流程,未見詳細表述。說明“停水”只能作為一被動事件來接受,而不是一個主動的,具備可操作性的措施。

image.pngimage.png

(摘自《杭州市余杭區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將停水作為供水應急預案的必要選項,是保障公共健康安全的核心防線,尤其在突發污染事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強制保護作用。其必要性基于以下關鍵邏輯:

首先,停水,是阻斷污染擴散的終極手段


道理不言自明:

一是對不可逆健康損害的預防

比如,當水源檢出劇毒化學品、病原微生物(如霍亂弧菌)或放射性物質時,即使微量也可能導致群體性中毒或疫情。

示例:若異味事件中檢出重金屬(如砷)而非藻毒素,持續供水將造成災難性后果。

法律依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 強制規定“檢出有毒物質超標必須立即停止供水”。

二是避免次生風險擴大

污染水進入家庭管道后,可能腐蝕管壁釋放鉛等重金屬,或滯留于熱水器、凈水設備形成二次污染源,停水是徹底截斷污染鏈的唯一方式。

第二,應急響應的“黃金時間窗”法則


水廠切換水源/啟動深度處理需2-6小時,而管網末梢污染抵達僅需30-90分鐘(視管網長度)。污染擴散速度往往大于技術處置速度,立即停水可為技術處置爭取時間,避免污染水體持續注入管網系統,大幅縮短整體恢復周期。

第三、責任主體的法定免責要件


我們常說要有容錯機制,但要付諸制度建設,這是履行風險告知義務的必然要求。

國務院發布的《城市供水條例》第二十條規定:供水單位發現水質污染時,“必須采取停水措施并報告主管部門”。預案中必須明確停水觸發條件,可使決策者避免因“過度謹慎”或“反應不足”被追責。否則,一方面體現在應急方案中含糊其詞;二是現實中因為一句“主管部門”,事情就會變得復雜,無人行拍板或扯皮,耽誤最佳時機。畢竟停水的后果,輿論壓力非個人所能承受。

第四,社會成本的最小化博弈


image.png

這類典型事例有很多,如:2014年蘭州苯污染事件:水務公司延遲10小時停水,最終賠償居民2.6億元,多人被追責、免職。2022年蘇州嗅味事件:30分鐘內停水+啟動備用水源,2小時解除危機,獲市民諒解。

在現代應急管理有幾個剛性原則,需要大家形成共識。

一是預案中的底線思維

聯合國WHO《飲用水安全指南》強調:“不停止供應已知受污染的水,比中斷供應后果更嚴重”。該停水時必停水。

二是技術局限性的現實妥協

畢竟,現有水質監測存在時間盲區。同時,深度處理工藝無法100%去除新型污染物(如PFAS、微塑料)。

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衡取其輕。停水是供水安全體系的“緊急制動閥”,其本質是用可控的短期不便換取不可逆健康損害的絕對規避。缺失停水選項的預案如同無剎車的汽車——技術再先進也難逃失控風險。

這點,特別需要給水務公司的高管個提醒。用底線思維,做好頂層設計,方可做到臨危不亂。當問題越具體的時候,越需要一把實用的瑞士軍刀。請持續關注水極客聯盟的“water思維模型”案例分析與專題講座。這個前提條件就是:對風險的前瞻洞察、對危機的敏捷響應、以及對公眾知情權的真誠尊重。

image.png

詳情參閱:http://www.watergpt.cn/index.php/wmdys/2268.html

編輯: 徐冰冰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