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陳吉寧釋疑治霾到底人厲害還是風厲害?超低排放遭遇三大“痛點”

時間:2016-03-11 09:17

來源:《環境保護》雜志、北極星電力網

作者:高樹婷 葛察忠

 這幾天大風吹啊吹,終于讓民眾看到了“兩會”藍。不過,被霧霾嚇到的記者朋友還是在環保部長陳吉寧的記者見面會上拋出了這個重磅問題:霧霾治理,到底是人厲害還是風厲害?

1457686077430989.jpg

  3月1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鐵腕治霾”的陳吉寧部長輕松應答:治理霧霾會受到這些邊界條件的影響,比如風。

  陳部長還談到,污染治理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污染的排放量超過環境的容量,這個階段付出再大的努力也只能見到很小的效果。這個階段也可能是我們對污染的原因沒搞清楚,治理的效果就不佳,也見不到效果。第二個階段,我們持續地治理,但是我們受到很多自然的邊界條件的影響,比如風速、濕度、降雨等這些自然邊界的影響,會出現波動,有時候好就達標,有時候又會比較重。第三個階段,我們進一步的治理污染排放,不再受這些氣候條件、水文條件、邊界條件的影響,我們就把環境問題解決了。

  目前中國已經處在第二個階段,噢耶!離藍天不遠了~~

  不過,作為電力人,還得關注電力的事。比如,燃煤電廠的超低排放對治理霧霾到底有沒有用?

  對這個爭議已久的問題,陳部長嚴肅的回答到:最近中國政府正在推動燃煤電廠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要求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接近天然氣電廠的水平,這是一項革命性的變革和舉措,顛覆了我們傳統上認為煤炭不清潔的認識,會對我們解決霧霾問題帶來積極的影響。今年還將繼續推動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工程。

2015年12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20年之前對燃煤電廠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同時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三部門印發了《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和《關于實行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價支持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支持政策,加快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進程。至此,我國正式啟動了全面的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工作。超低排放是一項系統工程,推行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也存在不少問題與“痛點”。

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浪潮由企業發起、地方政府推動,并得到了國家認可。從超低排放發展迅速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及周邊地區情況看,污染較為嚴重、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任務較重,同時電力需求增長較為迫切,超低排放的實施為新建項目騰出一定發展空間。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是在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雙重壓力下出現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在認識、監管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

痛點一:超低排放規定的污染因子范圍較窄

國務院決定明確規定了超低排放的實施時間,接近或達到天然氣燃氣輪機組的排放標準,明確了排放限值,即在基準含氧量6%條件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10毫克/立方米。單從這三項污染物來看,我國《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23—2011)其嚴格程度與歐盟、美國以及日本不相上下,某些排放限值甚至比歐盟更嚴格。無論是新建機組還是現有機組,我國燃煤電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均嚴于歐盟最新標準;美國新建機組排放標準與我國特別排放限值相當;歐盟2013年新建30萬千瓦以上機組排放限值執行煙塵10毫克/立方米,嚴于排放標準,接近我國超低排放限值。但是,國外污染物排放標準控制項目比我國多,如美國對于燃煤電廠除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汞外,對可吸入顆粒物和非汞重金屬等也有規定,并有明確的監測要求。

痛點二:行業超低排放污染物減排成本較高

超低排放在技術上沒有區域性的差別,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的費用差異較大,影響成本的因素主要在技術選擇、燃煤質量以及運行管理上。調查發現,現有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成本較大,特別是最近幾年新完成的環保達標改造的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削減成本較高,平均單位脫硫改造成本增加了10.07元/千克,平均單位除塵改造成本增加了15.49元/千克。一直以來,普遍認為電力行業技術成熟和成本相對較低、減排貢獻大;但是,根據現階段調研和環境統計得到的企業數據,通過回歸分析發現,鋼鐵行業除塵和水泥行業脫硝成本低于火電行業,電力行業污染減排成本優勢已經不明顯,而超低排放減排不具備成本優勢。超低排放電價將推高電網銷售電價,增加污染減排的社會成本。按照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電價增加1.0分/千瓦時標準,以2013年燃煤發電量計算,每年需要資金397.76億元,分攤到全國發電量,電價將升高0.74分/千瓦時。

痛點三:超低排放監管難度較大

對于火電廠低濃度的煙塵測試方法很多,但是沒有出臺相關的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標準測試方法,目前的《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檢測技術規范(試行)》要求,絕對誤差不超過±15毫克/立方米,而超低排放的最低限值是10毫克/立方米,已經不能適應超低排放的濃度。同時煙氣汞監測設備、PM2.5監測設備、超低量程監測設備、煙塵監測設備的采購中,大部分市場份額被進口產品占領,國內企業很多都達不到要求。從目前企業排放濃度監測看,最低可達1毫克/立方米,監測設備和監測規范的缺乏給超低排放監管帶來了困惑。

來源:節選自《環境保護》,作者高樹婷系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研究員;葛察忠系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主任、研究員;李曉瓊、楊琦佳,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


編輯:李晨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