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22 10:40
來源:陜西銅川人民政府
三、提升重污染天氣應對水平
38. 加強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能力建設,及時開展會商研判,不斷提高預報預警水平。(市環保局、市氣象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39. 加強應急管理。全力配合、積極響應關中地區鐵腕治霾聯防聯控專項行動,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2017年10月1日前修訂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市環保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全面落實大氣治理責任。成立鐵腕治霾工作組,組長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嚴維佳擔任,執行組長由副市長劉麗擔任,副組長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張耀東、郝峰,市監察局局長王永平,市環保局局長萬水庫擔任。辦公室設在市環保局,辦公室主任由萬水庫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各牽頭部門分管同志擔任,成員由市級相關部門、單位分管同志組成。各區縣要按照方案要求,制定本行政區實施方案,報市政府備案。實施方案應明確工作內容,量化工作任務,落實責任分工,完善保障措施,確定任務完成時間節點。市級各牽頭部門要牽頭抓總,加強協調,努力推動。(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二)建立健全大氣污染防治網格化監管體系。按照“屬地管理、全面覆蓋、分級負責、責任到人、圍繞重點、動態管理”的原則,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管理,實現全市一張網,到邊到底,選配網格環保員,并明確獎補要求,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落實網格監管責任,發揮網格專兼職人員作用。(市環保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三)實行工作情況動態報告制度。堅持逐月確定重點工作任務,每月10日前向市大氣污染治理辦公室報告上月重點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和當月的重點任務計劃。實行“月例會、季調度”制度,市大氣污染治理辦公室每月編發《環保信息﹝鐵腕治霾專刊﹞》,對各單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級各相關部門負責)
(四)加大治污降霾資金投入。根據現有環保資金預算規模,按照“輕重緩急,突出重點”的原則,調整財政支持方向,重點支持散煤污染管控、黃標車淘汰、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農村煤改氣、煤改電等工作。(市財政局負責)
(五)提升科學治霾水平。加強灰霾和臭氧形成機理、源解析和污染遷移規律等大氣環境領域科學研究,積極推動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市科技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六)加強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推行空氣自動監測站第三方運維。完善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加強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體系建設。強化監測數據研究分析,為政府決策服務。(市環保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七)加強環保監督和督察巡查。組織相關部門和單位開展自查,鞏固治理成效。日常監管到邊到面,不留死角。發揮好群眾監督、媒體監督、社會監督、行政監督、工作監督、民主監督作用,堅持從嚴從快開展行政執法。將大氣污染做為環保督察巡查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切實解決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市環保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八)加強環境基礎教育。將環保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積極開展“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增強學生的環保自覺性和主動性。(市教育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九)嚴格責任追究。按照《銅川市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開展行政效能監察,嚴格考核問責。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未按期完成工作任務的,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并將追究主要領導和領導班子的責任。(市監察局、市環保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十)加大環境宣傳力度。及時發布環境質量狀況,公開企業排污信息,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在市級電視、報紙、廣播等主流媒體上設立鐵腕治霾專欄和曝光臺,從正、反兩方面報道工作動態。充分運用手機APP、微信等新媒介,擴大信息受眾面。(市環保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銅川市鐵腕治霾2017年煤炭削減專項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銅川市“鐵腕治霾·保衛藍天”2017年工作方案》有關要求,有效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推進城鄉同步治理散煤,切實改善我市空氣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17年,全市煤炭消費總量削減43萬噸。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煤炭削減25萬噸,城鄉散煤治理18萬噸(見附件1)。
城鄉散煤治理是指銅川轄區內城鄉居民和“散亂污”企業、設施農業用煤通過天然氣、電力等清潔能源或潔凈煤替代,大幅減少原煤消費。具體目標:
區縣以上城鎮及建制鎮:2017年11月1日前,居民、商業、機關企事業單位使用的散煤基本由天然氣、電力等清潔能源或潔凈煤替代。
農村地區:支持鼓勵農村居民、農業生產、商業活動由天然氣、電力或潔凈煤替代。2017年11月1日前,力爭平原農村替代率達70%左右,山區農村替代率達30%左右;到2018年11月1日前,力爭平原農村替代實現全覆蓋,山區農村替代率達80%左右;到2019年11月1日前,山區農村替代實現全覆蓋。
煤炭營銷:2017年7月1日前,全部取締劣質煤營銷網點并由潔凈煤網點替代。新建或改擴建潔凈煤營銷網點煤質抽檢覆蓋率達100%、合格率達100%。
二、主要任務
(一)壓減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探索建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煤炭消費配額制度。嚴格落實《關中地區重點企業煤炭消費預算管理暫行辦法》和《關中地區熱電聯產(自備電廠)機組“以熱定電”暫行辦法》,通過實施煤炭消費預算制,實現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煤炭消費較上年度下降6%以上。(市發展改革委、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二)實施煤改氣工程。堅持公平開放、多渠道供氣、多模式運營,加快建設完善城鎮配網和儲氣調峰設施,開展天然氣直供直銷,執行特許經營制度和儲氣調峰價格政策,推進資源配置市場化,保障氣源生產供應,解決用氣季節性峰谷差問題。為了鞏固建成區燃煤鍋爐“清零”成果,2017年7月底前完成駐軍單位x臺燃煤鍋爐拆除任務,對燃煤鍋爐實施煤改氣。對拆除或改氣的燃煤鍋爐,每蒸噸給予2萬元補助。禁止新上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新上35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必須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財政局、市城市管理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