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23 14:56
來源:四川省環保廳
燃燒煙氣中排放VOCs的控制,應從燃料類型的改進、燃燒設備操作過程的管理等幾方面考慮,優先使用天然氣、燃料氣等燃燒能夠很好控制的燃料,對于燃油鍋爐或加熱爐,使用高效的物化噴嘴,提高燃燒效率,降低VOCs排放。保證加熱爐、鍋爐的正常操作至關重要,能保證爐窯的充分燃燒,降低VOCs的排放。
4.9.8工藝無組織排放VOCs治理技術選擇
工藝無組織污染源指制藥企業的工藝生產裝置在運行和操作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VOCs)不通過工藝排放口或總排放口的工藝過程和設備,屬于面源的一種。
工藝無組織排放VOCs治理技術優先選擇管理措施控制,如優先選擇密閉的生產工藝,減少生產過程中VOCs的無組織排放;含揮發性有機物的物料,其采樣口選用密閉采樣器;對于目前工藝技術無法達到密閉生產工藝的,對存在VOCs散逸的環節,建議設置局部或整體的氣體收集系統和凈化處理設施,變無組織排放為有組織排放,并保證盡可能高的收集效率和處理效率;對無組織排放變有組織排放的尾氣,應對廢氣的處理進行綜合分析,優先選擇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是,在采取的焚燒等處理措施。其處理工藝優先選擇冷凝回收法、吸附法、吸收法和焚燒工藝等處理工藝。
4.9.9采樣過程排放VOCs治理技術選擇
在制藥生產過程中,需要對各工藝階段的物料、中間產品以及成品進行取樣分析。由于采樣閥門使用頻繁,制藥企業生產裝置的采樣口一般都會設置在接近地面高度的位置以方便采樣人員操作,因此,經常需要使用很長的采樣管線。按照采樣的方式可將采樣過程分為開放式采樣和密閉式采樣。常壓取樣口采樣主要的污染源是打開取樣口封蓋導致的VOCs揮發,采樣過程中的排放量與采樣時間長短有關;密閉采樣過程基本無介質泄漏和向大氣環境中排放VOCs的問題,只在采取采樣容器時產生少量VOCs逸散。
采樣過程排放VOCs控制技術推薦根據實際情況對開口管線采樣系統進行改造,加裝或更換為閉式沖洗、閉式循環、閉式排氣、在采樣系統或無須置換殘留液的密閉式采樣系統。密閉式采樣是目前制藥企業最佳的采樣方式。當口管線采樣系統不能采用密閉式采樣方式改造時,可采用以下做法減少VOCs的排放。
(1)收集并及時、有效處理沖洗管線的有機液體或氣體;
(2)將開放式或密閉式采樣點納入LDAR的管控范圍內,按照LDAR管控要求進行管理。
4.10制藥工業VOCs污染防治技術
4.10.1活性炭(沸石轉輪)吸附法、微生物法等廢氣處理工藝進行處置。
吸附濃縮技術是利用各種固體吸附劑(如活性炭(包括活性炭纖維)、分子篩、活性氧化鋁和硅膠等)對排放廢氣中的VOCs進行吸附濃縮,同時達到凈化廢氣的目的。吸附工藝主要分為吸附段和脫附段。
吸附段需要注意的事項主要有:
(1)對中低濃度VOCs的凈化(一般在<1000mg/m3)凈化效率能達到30%-50%,由于效率較低,因此其一般與其他處理工藝串聯使用。
(2)在不施用深冷、高壓的手段下,可以有效回收有價值的有機物組分。
(3)吸附劑應選擇具有大比表面和孔隙率的;具有良好選擇性的;吸附能力強,吸附容量大的;易于再生;機械強度;化學穩定性;熱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的。
(4)活性炭裝填時應先篩去碎粒與粉塵。然后層層均勻鋪開,不得直接倒入,以免使大小顆粒裝填不均,最終造成氣體偏流,影響使用效果。
(5)更換填料或是運行維護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需要有明確的處理處置管理辦法規范管理,將其作為危險廢物處理,需交由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理公司處理,應有規范的危險廢物轉移記錄。
(6)固定床吸附器應符合《環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工業廢氣吸附凈化裝置》(HJ/T386)的規定。吸附層的風速應根據吸附劑的材質、結構和性能共同確定;采用顆粒狀活性炭時,宜取0.20-0.60m/s,采用蜂窩狀活性炭時,宜取0.70-1.20m/s。對于廢氣濃度特別低或有特殊要求的場合,風速可適當增加。
(7)吸附裝置用于處理易燃、易爆氣體時,應符合安全生產及事故防范的相關要求。除控制處理氣體的濃度外,在管道系統的適當位置,應安裝符合《石油氣體管道阻火器》(GB/T13347)規定的阻火裝置。接地電阻應小于2Ω。
(8)由于活性炭(沸石)在吸附飽和后處置和再生難度較大,故該工藝在處理有機廢氣時,不宜單獨使用,應與其它處理工藝進行組合。
脫附段需要注意的事項主要有:
(1)脫附操作可采用升溫、降壓、置換、吹掃和化學轉化等脫附方式或幾種方式的組合。
(2)脫附氣源可采用熱空氣、熱煙氣和低壓水蒸氣。
(3)當回收脫附產物時,應保證脫附后氣體達到設計要求的冷卻水平。
(4)有機溶劑的脫附宜選用水蒸氣和熱空氣,當回收的有機溶劑沸點較低時,冷凝水宜使用低溫水;對不溶于水的有機溶劑冷凝后直接回收,對溶于水的有機溶劑應進一步分離回收。
(5)采用活性炭作為吸附劑時,脫附氣體的溫度宜控制在120℃以下。
4.10.2生物凈化
通過附著在反應器內填料上的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將有機廢氣中的污染物轉化為簡單的無機物(CO2、H2O和SO42-等)和微生物。
使用生物凈化時,應注意:
(1)生物法適合處理“高水溶性+易生物降解”的VOCs,去除效率能達到70%-90%,對其余類型的VOCs處理效果較差,生物法處理效果從大到小依次為醇類、酯類、苯系物>醛、酮、鹵代烴>小分子烯烴、烷烴。
(2)主要應用于中低濃度(一般在<1000mg/m3)有機廢氣的處理;風量較大的情況下,其處理的濃度更低(一般在<200mg/m3)。
(3)微生物的篩選和掛膜的時間較長。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