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31 14:19
來源:環保部發布
三是繼續加強工業企業綜合治理,強化無組織排放和VOCs綜合治理改造,加快推進重點行業排污許可管理。截至2017年9月底,“2+26”城市淘汰燃煤鍋爐5萬余臺,完成燃煤鍋爐治理803臺、5萬蒸噸,完成3866家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
四是強化超標車輛和工程機械監管,嚴厲查處重型載貨車超標排放行為,加強車用油品監督管理。
五是制定鋼鐵、焦化、鑄造、建材、有色化工等行業錯峰生產方案,明確錯峰生產企業清單,并結合錯峰生產要求開展錯峰運輸。
下一步,我部將督促各地按時完成攻堅行動各項規定任務,加快大氣污染治理進程,確保實現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的目標。
三、扎實推進“綠盾2017”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
今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督查處理情況及其教訓的通報》。為深入貫徹落實文件精神,我部聯合六部門啟動了“綠盾2017”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涉及自然保護區的違法違規行為。
一是全面開展督查檢查。環保部等七部門聯合召開專項行動視頻會議,印發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成立跨部門綜合協調組,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存在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各省均建立了多部門聯合工作機制和工作隊伍,制定并下發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進行工作部署,采取市、縣及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自查與省級工作組督查相結合的方式,層層壓實責任。
二是扎實開展核查。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0個省份按照專項行動要求完成了省級工作組的現場檢查,對照遙感監測問題清單,逐一進行排查,同時將中央環保督察發現的涉及自然保護區的問題、歷次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中已發現的問題、近年來被約談督辦的自然保護區問題及排查中新發現的問題統一納入違法違規問題管理臺賬,進行調查處理。截止目前,已排查出不符合上位法的地方法規政策30多部。
三是嚴肅查處追責。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各地已調查處理7000多個涉及自然保護區問題,形成處理整改意見和要求,部分問題已經得到整改,生態恢復措施正在落實。在責任追究方面,各地已對300余人進行了追責問責。特別是新疆自治區黨委政府就卡拉麥里山自然保護區違規6次調整保護區范圍一事嚴肅查處了一批領導干部,充分發揮了震懾、警示和教育作用。
四是加大社會監督。各地充分利用互聯網、電視、報紙、微博、微信等媒體,積極報道綠盾行動有關信息,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自然保護區工作的良好氛圍。
從10月25日起,我部聯合六部門正在開展專項行動巡查工作,從相關部門抽調近200人,分10個巡查組,對31個省份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巡查。對于巡查中發現的問題查處整改不到位的市縣政府、地方管理部門,我們將進行公開約談或專項督察,嚴肅追責,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下面,請方力局長介紹情況。
以超常規的狀態實施超常規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
方力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局長) :
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和大家見面,首先借此機會,對大家長期以來對北京市環保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下面,我簡要介紹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環境保護部的有力指導下,北京市堅定不移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舉旗引路,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以超常規的狀態實施超常規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特別是認真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第十次會議精神,出臺秋冬季攻堅行動方案,召開部署會議,蔡奇書記、陳吉寧代市長嚴明紀律、嚴格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狠抓落實。
北京市攻堅行動方案共有30項措施,有三個特點。一是直面問題,二是嚴字為先,三是實字托底。具體是:
在治污減排措施上,加碼。已完成1萬多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1.5萬多蒸噸燃氣鍋爐低氮治理,均大幅、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700個村“煤改清潔能源”任務也將超額完成;年內將實現城六區和南部平原地區基本 “無煤化”,優質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預計達到90%左右。已報廢轉出老舊機動車37.5萬輛、退出一般制造業和污染企業624家,均超額完成全年任務量。全市所有使用兩年以上三元催化器的出租車全部更換,在賬的 “散亂污”企業全部清退。
在政策標準尺度上,加嚴。修訂發布工業污染行業生產工藝、設備退出目錄,目錄類別增加到172個。按照環保部要求,再次修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并從嚴從高啟動。對火電等行業的22家重點企業核發排污許可證。全面達標供應“京六”標準汽柴油。10月份,普通柴油和車用柴油實現并軌。聯合津、冀發布首個環保統一標準,全過程管控建筑涂料的揮發性有機物污染。
在執法震懾態勢上,加壓。1-10月,聚焦“散亂污”、重型柴油車等,全時、精準執法。固定源處罰金額超過1.6億元,同比增長77%,執行新《環保法》查處重大環境違法案件724起。成立“環保警察”,加強行刑銜接,聯合查辦案件161起。推行 “公安處罰、環保取證”的新模式,處罰重型柴油車1.6萬余輛次。重大違法案件全部公開曝光,查處一個、震懾一批。
在基層工作落地上,加實。通過排名、約談、督察,提高街鄉鎮“最后一公里”的執行力。已完成對7個區的市級環保督察,約談問責800余人,年內將實現對16個區的“全覆蓋”。依托PM2.5高密度監測網絡,按月對街鄉鎮進行空氣質量排名,對空氣質量排名靠后、部分治理措施落實不力的進行約談。街鄉鎮治污的思想自覺明顯提高、行動自覺更加有力。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