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浙江發布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方案 重點推進10行業污染防治工作

時間:2017-12-05 10:10

來源:浙江省環保廳

5.農業源。全面推廣秸稈還田、秸稈制肥、秸稈飼料化、秸稈能源化利用等綜合利用措施,全面禁止農作物秸稈等露天焚燒,定期發布火點監測信息。推行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減少農田農藥使用量,減少VOCs逸出和揮發。

(五)建立完善VOCs監管體系。

1.持續推進VOCs排放調查與動態更新。建立健全VOCs排放清單,定期開展VOCs排放清單動態更新。結合排污許可證實施情況和全省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進一步系統梳理VOCs排放與治理情況。依據國家出臺的重點行業環境影響評價源強核算技術指南、排污許可相關技術規范和我省重點行業排放量計算方法等,開展VOCs減排核查核算。探索引入第三方核算機制。

2.實施排污許可制度。落實涉VOCs工業行業排污許可證相關技術規范及監督管理要求。加快石化行業VOCs排污許可工作,到2017年底前,完成石化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到2018年底前,完成制藥、農藥等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到2020年底前,在電子、包裝印刷、汽車制造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全面推行排污許可制度。通過排污許可管理,落實企業VOCs源頭削減、過程控制和末端污染治理措施要求,逐步規范涉VOCs工業企業自行監測、臺賬記錄和定期報告的具體規定,推進企業持證、按證排污,嚴厲處罰無證和不按證排污行為。

3.建立健全監測監控體系。建設全省工業源VOCs排放綜合管控平臺,匯總全省涉VOCs治理企業信息,系統掌握工業源VOCs產生、處理、排放及分布情況,統一監管VOCs治理企業的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LDAR管理等各項數據。建立省、市兩級LDAR管理平臺,企業建立LDAR管理制度及信息管理平臺,完善LDAR體系的長效管理機制。加強環境質量和污染源排放VOCs自動監測工作,開展VOCs重點排污單位的監督性監測,強化VOCs執法能力建設,全面提升VOCs環保監管能力。在O3超標城市至少建成一套VOCs組分在線監測系統,加強量值溯源分析。加強執法人員裝備和能力建設,逐步在基層環境監察部門配備便攜式VOCs檢測儀,加強對企業VOCs排放日常監管。

加強企業有組織排放VOCs自動監控監測能力建設,將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VOCs排放重點企業納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主要排污口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其他企業逐步配備自動監測或便攜式VOCs檢測儀。推進VOCs重點排放源廠界VOCs監測設施建設。重點行業企業應嚴格執行行業自行監測技術指南,定期開展自行監測。省級以上工業園區應結合園區排放特征,配置VOCs連續自動采樣體系或符合園區排放特征的VOCs監測監控體系。

4.加強監督執法。全面提高VOCs監管能力和技術水平,加強執法人員裝備和能力建設,制定人才培訓計劃。加強日常督查和執法檢查,重點行業開展VOCs對標督查,依據排污許可要求對重點行業VOCs污染治理設施、臺賬記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推動企業加強治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防止企業弄虛作假。針對重點地區VOCs治理情況組織開展專項檢查。企業應規范環保管理制度,制定VOCs防治設施運行管理方案,相關臺賬記錄至少保存3年以上。加強對第三方運維機構監管,探索實施“黑名單”制度,將技術服務能力差、管理水平低、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綜合信用差的VOCs運維機構列入黑名單,定期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嚴厲打擊各項環境違法行為,對不符合規定的重污染企業、不能達標排放的企業或存在嚴重環境安全隱患的企業要依法關閉、限期治理或停產整頓。

5.嚴格排放標準和規范。加快推進涉VOCs地方標準制定,發布工業涂裝工序、化學纖維工業及其他重點行業的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健全我省VOCs排放控制標準體系。編制VOCs排放監測技術規范,制定VOCs污染排放量核算方法,定期評估全省行業VOCs污染防治水平。加快健全行業污染防治指南,建立完善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合成革、制鞋、化纖、紡織印染、橡膠和塑料制品等重點行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體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質監局、省能源局共同組織實施本方案,加強協調、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確保工作方案順利實施,將各地實施情況納入地方政府環境空氣質量考核體系。

省環保廳負責統籌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對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VOCs減排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指導督促各地開展VOCs治理工作;省發展改革委負責指導督促各地加強產業結構與布局調整等相關工作;省經信委負責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做好淘汰落后產能、“低小散”塊狀行業整治提升;省財政廳負責指導各地統籌安排環保專項資金,加大對VOCs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省交通運輸廳負責指導各地港口、船舶運輸油氣回收工作;省質監局負責涉VOCs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立項和報批發布工作;省級各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負責指導落實涉VOCs治理相關工作任務。

各地應根據本地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需求和VOCs來源構成,制定實施方案,實施VOCs和NOX協同減排,制定科學有效的減排措施及配套政策,明確職責分工,強化部門協作,做好任務分解,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實施方案上報省環保廳,同時抄送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質監局、省能源局。企業是污染治理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履行責任,落實項目和資金,確保治理工程按期建成并穩定運行。各級國有企業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二)完善經濟政策。

各地統籌安排環保專項資金,加大對VOCs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重點行業VOCs治理試點示范和技術推廣,選擇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VOCs治理重點行業,實施環保“領跑者”制度。探索建立基于環境績效的VOCs減排激勵機制,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支持金融機構給予企業實施VOCs防治優惠信貸。實施環境保護費改稅,開征環境保護稅。推進政府綠色采購,設置定點采購準入門檻,對家具、印刷、汽車維修等政府定點招標采購企業,要求使用低揮發性原輔材料。

(三)加強調度考核。

加強大氣環境形勢分析,定期考核各地VOCs污染減排政策措施制定與落實、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治理項目實施情況、環境監管執法檢查、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等情況,納入年度大氣環境管理考核任務中。對未完成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且VOCs治理工作進展緩慢的地區,依法依規采取約談、暫停新增VOCs排放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等措施。加大考核力度,定期公布各地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情況,對應發未發的予以通報。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