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單位:省環保廳、氣象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教育廳、公安廳、監察廳、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農業廳、衛計委、新聞出版廣電局、通信管理局,各省轄市人民政府
47.科學實施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與運輸
全面實施工業企業《河南省綠色環保調度制度(試行)》(豫政辦〔2017〕117號),以不同行業污染物排放水平來確定差別化的采暖季錯峰生產方式,充分調動企業治污主動性,體現政策公平性,實現“誰改造誰受益,早改造早受益”。
(1)科學實施鋼鐵、焦化、鑄造行業錯峰生產。
對全省鋼鐵企業實施分類管理,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全省鋼鐵企業限產30%(含輪產)。其中,有高爐生產工藝的鋼鐵企業,以高爐生產能力計,采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無高爐生產工藝的鋼鐵企業,以轉爐(電弧爐等)生產能力計,采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僅有球團(燒結)工藝的鋼鐵企業,以球團(燒結)生產線數量計,采取現場督查抽查核實。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31日,全省位于城市建成區的焦化企業出焦時間延長至48小時以上,其余焦化企業出焦時間延長至36小時以上,采用企業實際出焦量核實。
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使用煤、焦炭等為燃料的鑄造企業,全部停產。使用電爐、天然氣爐的鑄造企業,且能夠穩定達到《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41/1066-2015)》要求的,允許其正常生產;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或被各級督查發現存在環境污染問題的,一律納入采暖季停產范圍。
對2018年6月底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鋼鐵、焦化企業,豁免其2019年1月1日至3月15日期間,不再實施錯峰生產,但要按當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參加污染管控;對2018年9月底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鋼鐵、焦化企業,豁免其2019年2月15日至3月15日期間,不再實施錯峰生產,但要按當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參加污染管控。
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
(2)加大建材行業錯峰生產力度。
鄭州市、開封市、安陽市、鶴壁市、新鄉市、焦作市、濮陽市、等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和洛陽市、平頂山市行政區域內的水泥(含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生產線)、磚瓦窯、陶瓷、巖棉、石膏板、耐材企業,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全部停產。
其余省轄市行政區域內的磚瓦窯、巖棉、石膏板、耐材企業,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2月24日,全部停產;2019年2月25日起,恢復生產。
對2018年6月底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陶瓷企業,豁免其2019年1月1日至3月15日期間,不再實施錯峰生產,但要按當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參加污染管控;對2018年9月底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陶瓷企業,豁免其2019年2月15日至3月15日期間,不再實施錯峰生產,但要按當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參加污染管控;
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住房城鄉建設廳、環保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
(3)優化有色、化工行業生產調控。
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電解鋁企業限產30%以上,以電解槽數量計,以現場督查抽查核實;氧化鋁企業限產30%,以生產線計,以現場督查抽查核實。
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對能夠穩定達到《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5-2010)》修改單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的炭素企業,限產50%以上,以生產線計,采取現場督查抽查核實;對未安裝大氣污染物在線監測設施、或不能穩定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或被各級督查發現環境污染問題的炭素企業,一律實施停產。
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有色金屬再生企業的熔鑄工序限產50%,以生產線計,采取現場督查抽查核實。
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原料藥生產企業和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機溶劑的農藥企業的涉VOCs排放工序,原則上全部實施停產。由于民生等需求存在特殊情況確需生產的,應報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批準。
對2018年6月底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電解鋁、氧化鋁、炭素企業,豁免其2019年1月1日至3月15日期間,不再實施錯峰生產,但要按當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參加污染管控;對2018年9月底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電解鋁、氧化鋁、炭素企業,豁免其2019年2月15日至3月15日期間,不再實施錯峰生產,但要按當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參加污染管控。
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農業廳,各省轄市人民政府
48.持續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不斷完善秸稈收儲體系,進一步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到2018年底,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平均達到87%以上。強化基層行政村和村民組秸稈禁燒聯防聯控責任,加強衛星遙感、“藍天衛士”系統及無人機等應用,繼續執行秸稈焚燒50萬元/每火點的扣減地方財力規定,持續加大秸稈禁燒力度,努力實現全省夏秋“零火點”目標。指導督促各地全面落實城市建成區禁止焚燒生活垃圾、枯枝落葉和雜草要求。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環保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公安廳,各省轄市人民政府
49.堅持煙花爆竹禁限放管控。各地要依據當地煙花爆竹禁限放管理規定,落實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要求。省安監局、公安廳、交通運輸廳、供銷社要指導督促各地加強生產、運輸、銷售等源頭管控,規范煙花爆竹銷售網點管理。
責任單位:省安監局、公安廳、交通運輸廳、供銷社,各省轄市人民政府
(七)強化重點區域污染管控
嚴格落實《河南省城市重點區域空氣質量管控指導方案》,進一步強化監測監控與預報預警能力,繼續將其作為精準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抓手。
50.加強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及綜合分析研判水平。省環境監測中心負責全省區域7天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不斷提升預測預報精準程度,探索性開展10天趨勢預測預報;做好全省中輕度污染、重度污染過程監測預報預警技術服務;18個省轄市要實現3天精確預報和7天趨勢預報,做好輕度污染、重度污染過程監測預報預警技術服務。利用天氣形勢、區域綜合觀測站、2+26顆粒物成分網、超級站及移動在線源解析等環境氣象綜合觀測數據,進一步加強重點空氣質量變化分析研判及重污染過程發生、擴散和消退研究分析,及時做好特殊區域污染調查研究,為全省大氣治理決策提供科學技術支撐。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