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19 13:30
來源:河南省政府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氣象局,各省轄市人民政府
51.建立重點區域責任承包制度。各地要加強重點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研判,建立重點區域責任承包制度,由各地所在地的市政府的副職、環保局的正副職作為責任人,蹲點承包,依法管理,落實“一區一策”管控措施。責任人要緊盯各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數據變化,堅持實施調度、督查、反饋的聯動工作機制,及時調度督查空氣質量指標偏高的重點區域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對重點區域污染指標居高不下、工作應付、抓而不緊的市、縣分管領導及相關責任人,嚴格實行嚴肅追責。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各省轄市人民政府
52.加強重點區域污染源巡查。根據重點區域污染源臺賬清單,結合空氣質量數據指標變化情況,建立由內向外的逐企、逐家工地巡查抽查巡查機制,確保重點區域企業、工地落實治理管控要求,堅決避免出現污染指數長期居高不下的問題區域。對重點區域內出現大氣污染物超標的企業和不落實“六個百分百”揚塵防治要求的施工工地,依法處罰并實施停產15天,限期整改到位后方可恢復生產。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國土廳,各省轄市人民政府
53.優化空氣質量監測網絡。進一步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優化調整要求,完善省轄市自動監測站點布點分布,加強區縣級空氣質量監測數據質量管理,逐步實現縣級空氣質量自動站監測事權上收,由省里統一管理。各省轄市逐步開展大氣污染立體觀測能力建設,2018年10月底前,每個省轄市至少建成1個氣溶膠激光雷達觀測站。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氣象局,各省轄市人民政府
(八)完善法律政策體系
54.宣傳貫徹《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18年1月1日起,大力宣傳貫徹《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宣傳解讀工業、燃煤、機動車等污染治理要求,加大違法懲處力度,為我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提供堅實法律保障。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各省轄市人民政府
55.高標準完成第二次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各地要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成立河南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豫政辦文〔2017〕24號)和《河南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關于開展河南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豫污普〔2017〕1號)有關要求,強化普查領導機構,健全工作機制,保障工作經費,完善工作制度,強化軟硬件建設,加強宣傳動員,確保2018年底前完成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
責任單位: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56.實施空氣質量季度考核。依據各省轄市2018年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結合各地季節性氣象條件,分解下達各省轄市每季度PM2.5、PM10限值及優良天數的指標。加強空氣質量監
測研判分析,指導各地依據PM2.5、PM10數據變化情況,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有效措施,掌握工作主動,確保完成年度改善目標。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各省轄市人民政府
57.制定發布《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2018-2020年工作方案》。按照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要求,結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中長期規劃》編制大綱精神,制定發布《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指導各省轄市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各省轄市人民政府58.修訂《河南省商品煤管理暫行辦法》。結合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實際,2018年6月底前,完成《河南省商品煤管理暫行辦法》修訂工作,明確具備高效脫硫、廢棄物處理、硫資源回收利用等設施的電力、化工及煉焦企業的商品煤含硫標準,推動優質煤炭向民用煤領域傾斜。
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商務廳、工商局、質監局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責任落實。各地政府要專題研究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結合本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組織制定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方案,研究落實措施,深化治理要求,拓展治理范圍,厘清工作責任,細化任務清單,將目標任務逐項逐條分解到有關部門、排污單位,明確防治措施及完成時限,切實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失職追責。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依據職責分工,對本部門所承擔任務細化、量化,制定符合實際、詳盡具體的年度推進方案,進一步嚴格措施,強化督導,狠抓落實,確保責任到位、監管到位、落實到位。各省轄市人民政府要于2018年1月31日前將具體實施方案報省環境攻堅辦。
(二)強化執法督查。各級各部門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切實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將大氣污染防治納入各相關部門執法督查重點,2018年3月底前,對照本方案所列各項目標任務,制定本系統2018年執法和督導計劃,開展常態化監管檢查,形成嚴厲打擊大氣污染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切實推動解決大氣污染防治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強化治污責任落實。
省環保廳負責對工業企業達標排放、工業燃煤設施拆改、中型燃煤鍋爐淘汰、自動監控設施安裝、錯峰生產和污染管控措施落實、“散亂污”企業取締、重型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達標排放等情況組織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對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落后產能淘汰和清潔生產項目實施等情況開展專項督導檢查。
省公安廳負責對老舊車違規上路、機動車限行措施落實等情況開展專項執法檢查,配合環保部門開展重型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達標排放執法檢查。
省商務廳負責對“黑加油站”取締情況組織開展專項執法檢查。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國土資源廳依據自身職責,負責對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和污染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導檢查。
省農業廳負責組織開展秸稈禁燒專項檢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對城市建成區內落葉、雜草等易燃物質禁燒情況開展專項執法檢查。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