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國土資源廳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已經印發,全文如下:
河南省國土資源廳
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
為打好打贏2018年全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豫政辦〔2018〕14號)和《河南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河南省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8個專項實施方案的通知》(豫環攻堅辦〔2018〕24號)要求,結合我廳職責任務,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打贏藍天保衛戰。持續實施治本控源,加快布局調整和結構優化,大力推進全省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完成第二次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堅持依法、科學、精準治污,堅決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按時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二、主要任務
(一)省廳牽頭負責的工作1項
1.大力推進露天礦山整治。聯合環保廳督促所在地政府,以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主要交通干線兩側和城市建成區周邊為重點,對全省露天礦山進行深度整治。對污染治理不規范、排放不達標的露天礦山,按照“一礦一策”制定整治方案,依法責令停產整治,整治完成并經相關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未通過驗收的一律不得恢復生產,對拒不停產或擅自恢復生產的依法強制關閉;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各地要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宜景則景”的原則,加強修復綠化,減少揚塵污染。嚴格控制露天礦業權審批和露天礦山新上建設項目核準或備案、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審批。
廳責任處室:開發處、規劃處、儲量處、地質環境處、執法監察局
(二)省廳配合開展的工作11項:
2.配合省工商局(散燒辦)、工信委等單位科學實施清潔型煤替代。繼續將清潔型煤作為清潔供暖體系的有益補充措施,工信部門要督促指導各級政府,依托全省現有潔凈型煤生產、倉儲、供應和配送網點體系,完善縣(市)、鄉鎮、村三級配送機制,大力開展潔凈型煤宣傳、推廣,在不具備電代煤、氣代煤的農村地區,繼續實施潔凈型煤替代散煤。省散燒辦要抓住居民囤煤高峰期,持續組織開展省、市、縣、鄉、村五級秋冬季燃煤散燒治理專項檢查行動,確保生產、流通、使用的型煤符合《商品煤質量民用型煤》(GB34170—2017)要求。質監、工商部門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以潔凈型煤生產、銷售環節為重點,定期開展檢查;冬季采暖期間,每月組織開展潔凈型煤煤質專項檢查,依法嚴厲打擊銷售不合格清潔型煤行為。
廳責任單位(處室):規劃處、用地處、省煤田局
3.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利用。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到2018年年底,可再生能源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7%以上。加快開發風電資源,有序發展光伏發電,多元利用生物質能。
積極穩妥推進地熱供暖。配合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水利廳、住建廳等單位持續推進全省地熱資源潛力勘查與評價,摸清資源底數,不斷完善地熱能開發利用政策體系和管理方式,總結地熱能供暖區域連片推進開發利用模式,將地熱供暖納入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規劃,有序開發,在濮陽、開封等地熱資源豐富的地區,以城鎮新規劃區、公共建筑和新建住宅小區為重點進行復制推廣。中深層地熱供暖要堅持“取熱不取水”原則,淺層地熱要采用“因地制宜、集約開發、加強監管、注重環?!钡姆绞?。2018年,新增地熱供暖面積1500萬平方米。
廳責任處室:用地處、規劃處、勘查處、開發處
4.配合省住建廳、發改委等單位加快熱源項目配套管網建設。加快推進現有集中供熱熱源配套管網建設,鼓勵采用長輸管網技術,擴大供熱覆蓋區域,充分發揮現有集中供熱項目的能力。加大對新建集中供熱項目配套供熱管網建設的督導力度,優先保障新建換熱站的土地使用指標,確保配套供熱管網與集中供熱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產。
廳責任處室:規劃處、用地處
5.配合省轄市、直管縣(市)政府,省發改委、住建廳等單位簡化供暖審批程序。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要開辟供暖設施審批綠色通道,依據供暖工作實施方案,加快聯審聯批。對集中供熱項目,發展改革、環保、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水利等部門根據職責,依規優先安排用地、環保、用水、用氣指標,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項目審批。發展改革部門對已經核準的燃煤背壓式熱電聯產、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倒排工期,壓實責任,在規定時間內見效。
廳責任處室:規劃處、用地處
6.配合省工信委、發改委等單位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有序推進城市規劃區工業企業搬遷改造。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要按照城市功能分區,結合城市規劃調整,對城市規劃區內現有工業企業進行摸底排查,2018年8月底前,制定規劃區內冶金、建材等重污染企業搬遷計劃。搬遷計劃要明確城市規劃區工業退城搬遷的范圍、方向、時序和方式,有效解決工業圍城問題。對能耗高、排放大的鋼鐵、水泥等企業,實施重組、轉型,推動企業整體或部分重污染工序向有資源優勢、環境容量允許的地區轉移或退城進園,實現裝備升級、產品上檔、節能環保上水平;對環境影響小,能夠達到清潔生產、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要求的其他企業,鼓勵其轉型發展或就地轉移;對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的落后產能和“僵尸企業”,以及環境風險、安全隱患突出而又無法搬遷或轉型企業,實施關停。
廳責任處室:規劃處、用地處、開發處
7.配合省環保廳、工信委等單位嚴控“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在2017年整改取締83040家“散亂污”企業的基礎上,建立省、市、縣、鄉四級聯動監管機制,緊盯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設備,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員作用,加強企業環境監管和巡查檢查,確?!吧y污”企業不出現“死灰復燃”。凡被各級督導檢查核查發現“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的,一律實施環保問責。
編輯: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