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10 15:54
來源:中國人大網
[矯勇](2018-07-10 11:20:04)
謝謝趙部長,我問這個問題,主要是覺得我們國家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不能僅僅滿足于國際先進水平。比如說我們國家去年的燃煤量相當于27億噸的標準煤,美國只是5億噸標準煤,就是我們的燃煤總量再減少一倍,也是美國的2.7倍,所以我們的標準一定要大大從嚴。另外,這次我們檢查的時候,看到好多企業,即便是執行了特殊排放限值,他們實際的排放量也是特殊排放限值的數量級的降低,所以我的感覺,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還是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謝謝!
[栗戰書](2018-07-10 11:20:58)
請王毅委員發言詢問。
[王毅](2018-07-10 11:21:35)
我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環資委委員,也是民進中央常委。我的本職是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的副院長,從事公共管理和資源環境政策研究。多年的研究顯示,我國大氣污染已經演變成為一個區域性的復合污染問題,構建區域污染防治體系至關重要。要徹底解決復雜的區域性問題,一方面需要建立跨行政區的協調機制,另一方面也需要部門間的協調合作,從發展方式轉變、能源結構轉型、污染綜合防治等方面標本兼治。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也把應對氣候變化職能劃歸生態環境部,這有利于發揮協同控制和協同效應。大氣污染防治法有專門一章來規定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同時也對環保、經濟綜合等主管部門的職責作出了規定,但是這些規定一般都比較原則。我們知道,京津冀地區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很多強有力的措施,但一些措施,比如大量的人力監管和財政補貼恐怕難以持續,去年冬天京津冀地區的煤改電、煤改氣等出現了一些問題和困難,發揮協同效應也存在著以哪個部門、哪項工作為主的爭論。可是從需求上看,由于一些地方財政對中央依賴性比較強,特別是京津冀地區的河北,要保證高質量發展,仍需要在經濟綠色轉型升級、能源結構調整、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民用散煤治理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我的問題是,未來我國在大氣污染防治的綜合協調方面有何進一步改進措施和制度安排,以更好地使各地區、各部門形成合力,實現協同發展。謝謝!
[趙英民](2018-07-10 11:23:51)
感謝王毅委員的提問。近年來,我們國家的大氣污染特征越來越多地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復合型的特征,大氣污染物在同一個空氣流場內不同的城市間傳輸擴散、相互影響。研究表明,根據不同的氣象條件北京市PM2.5受外部傳輸影響占到28%到36%不等,上海市外來影響大概占到18%到38%之間。解決區域性大氣污染問題,必須強調對每個城市在完成自身減排任務的基礎上,還要打破地方行政區劃界限,將區域的大氣環境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一協調管理。另外,隨著“大氣十條”目標的全面完成,空氣質量大幅改善,末端治理邊際效益遞減,對進一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對我們提出了進一步加大經濟結構、產業布局、能源結構等優化調整力度的要求。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也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部門統籌協調,強化協作,才能形成合力,協同治污。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以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為導向,強化頂層設計、分工協作,而且對重點區域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提出了具體要求。
[趙英民](2018-07-10 11:24:19)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法,原來的環境保護部、現在的生態環境部以落實“大氣十條”為抓手,開展區域聯防聯控,加強部門協作,一方面齊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在落實“大氣十條”過程中初步形成。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生態環境部和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的職責,及時出臺了環保電價等22項配套政策措施,有力地支撐了“大氣十條”的落實。另一方面,務實推動區域聯防聯控機制的創新,在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建立了大氣污染防治的協作機制,定期召開會議,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年度工作任務,積極探索,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治理等舉措,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協同減排,成效非常明顯。我們體會,“大氣十條”的實施過程中,部門協作和區域協同治污方面的探索,為我們下一步深化聯防聯控機制,破解大氣污染長距離傳輸、區域間相互影響的難題,還有強化部門合作,應該說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也給我們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趙英民](2018-07-10 11:24:45)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大氣污染防治法,按照國務院發布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充分發揮好現有機制的作用,進一步調整優化聯防聯控的范圍,進一步拓寬部門間協作的領域,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有四個方面,第一,深化完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調整為京津冀與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由國務院領導擔任組長,進一步強化京津冀區域協作機制的領導力、執行力,結合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加快區域空氣質量改善進程。另外,建立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納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來統籌領導,繼續發揮好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的作用,探索建立可推廣、可復制的區域間長效協作機制。
[趙英民](2018-07-10 11:25:08)
第二,開展重點區域的攻堅行動。在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基礎上,我們將盡快地制定并實施三大區域的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問題為導向,標本兼治,從產業、能源、交通、用地結構調整入手,加大秋冬季工業企業生產調控力度,對重點行業企業實行錯峰生產,將任務措施分解落實到各個城市,統籌調配全國環境執法力量,實行異地交叉執法、駐地督辦,確保方案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趙英民](2018-07-10 11:25:49)
第三,開展區域重污染天氣的應急聯動,按照分區指導,區內統一的原則,各重點區域內統一重污染天氣的預警分級標準,夯實應急預案、應急減排措施,開展清單化的管理,做到涉氣企業全覆蓋,在發生區域性重污染天氣期間實施區域應急聯動。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