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29 13:53
來源:貴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加大木材加工行業整治力度。以江南工業園和貴港城區周邊木材加工企業小鍋爐整治為重點,以集中供熱供氣、推廣高效鍋爐、取締燃煤小鍋爐、實施工程改造、提升運行水平、調整燃料結構等措施,全面開展木材加工企業綜合整治,要求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江南工業園區盡快建成集中供熱設施,逐步淘汰10蒸噸/小時以下的小鍋爐。在2018年10月31日前,未采用集中供熱供氣的所有木材加工企業鍋爐都要使用成型生物質燃料。加大對木材加工企業環保監管、處罰力度。(牽頭單位:市環境保護局、產業園區管委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磚瓦行業整治專項行動。
對全市磚瓦行業企業進行調查摸底,建立相關臺賬,根據實際情況,明確具體處理措施、整改目標、責任人。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要在2018年12月底前,桂平市、平南縣要在2019年3月底前,轄區內的所有磚瓦企業必須按時完成安裝煙塵(顆粒物)、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三項因子自動在線監控設施(以燃氣為燃料的非頁巖煤矸石燒結型磚廠和加氣磚場除外),并與市環境監控中心平臺聯網,實時傳輸排放監控數據;對未安裝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的企業不得開工生產。企業外排廢氣要達到《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9620-2013)要求,并對成型、焙燒、出窯等工藝廢氣進行治理,加大集氣罩收集,減少無組織排放。(牽頭單位:市環境保護局,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專項行動。
建立網格化監管巡查制度,把監管責任落實到鄉鎮、村;要疏堵結合,加強秸稈、垃圾禁燒宣傳教育,設立相關激勵措施,增強群眾不焚燒秸稈的自覺性和參與禁燒的積極性。加快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發揮市場作用,引導支持企業投資秸稈回收利用。落實秸稈禁燒監管責任,農業部門要制定完善秸稈禁燒實施方案和具體措施,完善上下聯動、部門協調、鄉鎮為主、村組落實的防控機制,明確縣、鄉、村三級網格化監管范圍,層層簽訂秸稈禁燒工作目標責任書,將監管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確保每塊農田都有監管責任人。加大秸稈禁燒監管力度,各地要全面開展秋季秸稈禁燒行動,嚴看死守秸稈露天焚燒等違法行為。要切實加大關鍵時段、重點部位、薄弱環節的巡查頻次,對城市周邊、機場周圍、高速公路、鐵路、國省道公路干線兩側等重點區域,要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檢查,及時發現并制止焚燒秸稈現象。各地要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對秸稈露天焚燒違法行為快取證、快處理,嚴厲打擊焚燒秸稈、阻撓執法人員依法履行職務的違法犯罪行為,并將處理結果在當地公示,形成強大震懾效應。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堅決杜絕秸稈露天焚燒行為,一經發現,在嚴格查處違法行為的同時,要嚴肅追究相關監管單位及責任人責任。每核實一個火點,由所在縣市區政府繳納50萬元到市財政局,專項用于生態損害修復。積極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農業部門要加快推進秸稈還田、能源化利用、飼料化利用、收貯運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已建成的秸稈綜合利用能力,大力推廣以秸稈還田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支持秸稈有機肥料化利用,最大限度消納利用剩余秸稈(附件2表7)。市、縣(區)兩級政府建立秸稈收貯渠道,設立專項資金,補貼有關公司回收農戶秸稈,扶持秸稈再生有機肥或發電等項目。2018年10月底前,三區政府要完成市中心城區周邊的鄉鎮(街道辦):港城鎮、貴城、根竹鎮、大圩鎮、武樂鎮、江南、八塘街道辦、新塘鎮、石卡鎮、大嶺鄉等的秸稈收貯試點工作。(牽頭單位:市農業局、環境保護局。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水產畜牧局、林業局,廣西農墾國有西江農場等,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專項行動。
開展對柴油車等高排放貨運車輛的綜合執法檢查,依法處罰超標排放車輛;對貨運車輛超標問題突出的運輸企業,實施多部門聯合懲戒,依法責令企業限期整改。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大氣污染防治。城市建成區限制使用冒黑煙高排放工程機械(含挖掘機、裝載機、平地機、鋪路機、壓路機、叉車等)。全面排查機動車環保檢測線,嚴厲打擊車輛檢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每月檢查一次。(牽頭單位:市公安交警支隊、交通運輸局、環境保護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七)餐飲油煙和煙花爆竹專項行動。
開展城區露天燒烤攤點的集中整治,在露天燒烤中大力推廣無煙燒烤設備,全面取締造成污染的露天燒烤,實現“合理布局、集中管控”。對餐飲企業強制性推行清潔能源改造,并配套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備。對不具備燒烤、煎炒集中加工條件和完成油煙凈化設施配套的,禁止經營。取締違法占用城市道路、廣場、綠地等公共場所的露天燒烤、餐飲等經營行為。(牽頭單位:市市政管理局,責任單位: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環境保護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組織開展方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廣大群眾以不燃放煙花爆竹的實際行動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公安部門要嚴格執法,開展拉網式巡查,勸導和制止違規燃放行為,對違規燃放的單位和人人依法進行處罰。環境環保部門要加強監測預警,強化監督考核,充分發揮環境空氣監測網絡的作用,對節日期間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實時監控,做好日報預報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重大節慶期間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分析和環境空氣質量周報等工作。通過網絡、電視、廣播、手機短信、政務微博等媒介及時向人民群眾發布環境空氣質量信息。一旦啟動應急預案,應采取強制限制燃放措施,擴大禁限放區域,并加強執法檢查和巡查,以減輕燃放造成的污染影響。桂平市、平南縣、覃塘區人民政府要盡快制定煙花爆竹禁放限放嚴控方案,加快禁燃限放區域和時段劃定工作(附件2表8)。(牽頭單位:市公安局、環境保護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八)臭氧污染防治專項行動。
建立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管理臺賬,加強廢氣收集治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監管。指導鼓勵重點管控企業在重點防控時段(每日11-16時)實施錯峰生產和限產。編制膠合板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規范,建立健全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的VOCS污染防治管理體系。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