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12 11:15
來源:生態環境部
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長三角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全文如下:
關于印發《長三角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
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云港、淮安、鹽城、揚州、鎮江、泰州、宿遷、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衢州、舟山、臺州、麗水、合肥、馬鞍山、蕪湖、黃山、池州、六安、宣城、安慶、銅陵、淮南、滁州、阜陽、亳州、淮北、蚌埠、宿州市人民政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藍天保衛戰決策部署,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全力做好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審議通過了《長三角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請各相關省(市)于2018年11月15日前向生態環境部報送“散亂污”企業清理整頓項目清單、工業爐窯管理清單、無組織排放改造全口徑清單、鍋爐綜合整治清單、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減排項目清單;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報送工業企業錯峰生產方案。從2018年11月起,各相關省(市)和中央企業每月5日前報送重點任務進展情況。
聯系人:生態環境部畢方、李巍
電話:(010)66556278(兼傳真),66556685
郵箱:daqichu@mee.gov.cn
附件:長三角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生態環境部
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財政部
自然資源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商務部
市場監管總局
能源局
上海市人民政府
江蘇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8年11月1日
抄送:國務院辦公廳,科技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應急部、人民銀行、國資委、氣象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生態環境(環境保護)廳(局)。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2018年11月2日印發長三角地區2018-2019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一、充分認識加強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013 年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斷深入推進,區域空氣質量整體持續改善。2017 年,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25 個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較2013 年下降34%;安徽省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下降11.1%,均超額完成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但是,當前區域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嚴峻,PM2.5 濃度呈現“北高南低”的空間分布特征,蘇北、皖北污染較重,PM2.5 濃度明顯高于區域平均水平。季節性差異明顯,特別是秋冬季重污染天氣頻發,PM2.5濃度是其他季節的1.6 倍;2018 年1 月,長三角地區出現大范圍、長時間重污染天氣,32 個城市先后出現重度污染,8 個城市出現嚴重污染。空氣質量改善效果不穩固,2017 年,區域內41 個城市中,江蘇省徐州市等3 個城市、安徽省淮北市等10 個城市PM2.5 濃度相比2016 年明顯反彈;2018 年上半年24 個城市PM2.5 濃度出現反彈。
長三角地區空氣質量整體改善的關鍵在秋冬季,頻繁發生的重污染天氣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當前長三角地區大氣治理工作仍存在薄弱環節,結構性污染突出,秋冬季防控措施的針對性不強,重污染天氣聯合應對工作相對滯后。據國家氣候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預測結果,2018 年秋冬季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擴散氣候條件總體偏差,進一步增加了大氣污染治理的壓力。為持續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必須采取更加嚴格的手段、更大的工作力度,開展秋冬季攻堅行動,大力削減污染物排放量,深化區域聯防聯控,著力降低重污染天氣的不利影響。各地要充分認識加強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進一步抓好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二、總體要求
主要目標:全面完成2018 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秋冬季期間(2018 年10 月1 日至2019 年3 月31 日),長三角地區PM2.5 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3%左右(詳見附表1)。
實施范圍: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京市、無錫市、徐州市、常州市、蘇州市、南通市、連云港市、淮安市、鹽城市、揚州市、鎮江市、泰州市、宿遷市,浙江省杭州市、寧波市、溫州市、湖州市、嘉興市、紹興市、金華市、衢州市、舟山市、臺州市、麗水市,安徽省合肥市、馬鞍山市、蕪湖市、黃山市、池州市、六安市、宣城市、安慶市、銅陵市、淮南市、滁州市、阜陽市、亳州市、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共41 個地級及以上城市。
基本思路: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策,針對長三角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的突出難題,全面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調整優化;深入實施“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壓減鋼鐵建材等過剩產能,加快燃煤和生物質鍋爐淘汰整治,推進城市建成區散煤整治,持續開展工業企業治污設施提標改造,加強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嚴厲打擊黑加油站點,實施揮發性有機物(VOCs)、工業爐窯、柴油貨車專項治理行動;加強重點時段區域聯防聯控,強化重大活動主辦地及其周邊城市、主要輸送通道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嚴格督查問責,深入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