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12 11:15
來源:生態環境部
(四)優化調整用地結構
14.加強揚塵綜合治理。開展降塵量監測,2018 年12 月底前,各區縣布設降塵量監測點位,省級環境監測部門每月5 日前將審核過的上月數據上傳到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嚴格降塵考核,蘇北(徐州、連云港、淮安、鹽城、宿遷)、皖北(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城市降塵量不得高于7 噸/月·平方公里,其他城市不得高于5 噸/月·平方公里。自2019 年1 月起,生態環境部每月向社會公布長三角地區各城市降塵量監測結果;各?。ㄊ校┟吭鹿紖^縣降塵量監測結果,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
嚴格施工和道路揚塵監管。2018 年10 月底前,各城市建立施工工地動態管理清單,完成揚塵整治。城市建筑工地要做到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之百”。城市以外的其他建設工地,要嚴格落實環境影響評價要求,以及生態環境部門提出的其他施工揚塵管控措施。5000 平方米及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并與當地有關主管部門聯網。各類長距離的市政、城市道路、水利等線性工程,實行分段施工。各地要將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納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疇,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將揚塵管理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對渣土車輛未做到密閉運輸的,依法嚴格處罰,拒不改正的,車輛不得上道路行駛。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
強化堆場揚塵整治。主要港口加快推進現有大型煤炭、礦石碼頭堆場防風抑塵設施建設和設備配備,新建碼頭嚴格按照《煤炭礦石碼頭粉塵控制設計規范》(JTS 156-2015)有關要求,建設防風抑塵設施設備。電廠等煤炭專用碼頭實施半封閉或封閉堆存方式。裝卸機械采取適用的抑塵措施,在不利氣象條件下停止作業。散貨運輸車輛優先采用封閉車型,防止拋灑滴漏。大型煤炭、礦石碼頭要安裝粉塵在線監測設備。
15.嚴格控制秸稈露天焚燒。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率持續提升。強化地方各級政府秸稈禁燒主體責任,建立全覆蓋網格化監管體系,充分利用衛星遙感、在線監控等手段密切監測各地秸稈焚燒情況,加強“定點、定時、定人、定責”管控。自2018 年10 月起,開展秋收階段秸稈禁燒專項巡查。
(五)實施工業企業深度治理
16.建立重點行業排放清單。各城市要結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和排污許可證核發管理工作,對鋼鐵、焦化、水泥、磚瓦、陶瓷、玻璃、鑄造、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進行全面排查,摸清產業規模、生產工藝、治污設施、排放情況,2018 年12 月底前建立詳細的排放清單。
17.有序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深化有組織排放控制,燒結煙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50 毫克/立方米,其他主要生產工序分別不高于10、50、150毫克/立方米;強化無組織排放管控,廠內所有散狀物料儲存、輸送及主要生產車間應密閉或封閉;實施清潔運輸,大宗物料和產品主要通過鐵路、水路、管道、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汽車等方式運輸。2018 年12 月底前,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分別完成247 萬噸、1126 萬噸、246 萬噸產能的超低排放改造;寧波鋼鐵和衢州元立公司啟動改造工作。
18.實施重點行業深度治理。推進焦炭、水泥、磚瓦、陶瓷、玻璃及其制品、鑄造等重點行業深度污染治理,按照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制定整治計劃,對脫硫脫硝除塵等污染治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2018 年12 月底前,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分別完成4 家、36 家、32 家、185 家企業的提標改造。鼓勵城市建成區內焦爐實施爐體加罩封閉,并對廢氣進行收集處理,2018 年12 月底前,寶鋼、南京鋼鐵、梅山鋼鐵啟動焦爐爐體加罩封閉工作。
19.強化無組織排放管控。火電、鋼鐵、焦化、水泥、磚瓦、鑄造、陶瓷、玻璃等重點行業,在安全生產許可條件下,實施封閉儲存、密閉輸送、系統收集,所有物料(廢渣)儲存、裝卸、破碎、輸送及工藝過程的無組織排放要深度治理。各地應建立無組織排放清單,包括企業名稱、排放節點、污染物種類等,2018 年10 月底前,建立管理臺賬,制定無組織排放改造方案;12 月底前,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分別完成20 家、434 家、25 家、393 家企業的無組織排放改造任務。
20.實施工業爐窯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各城市要以鋼鐵、有色、建材、焦化、化工等行業為重點,涉及鋼鐵、鑄造、鐵合金,銅、鋁、鉛、鋅冶煉及再生,水泥、玻璃、陶瓷、磚瓦、耐火材料、石灰、防水建筑材料,焦化、化肥、無機鹽、電石等企業,按照熔煉爐、熔化爐、燒結機(爐)、焙(煅)燒爐、加熱爐、熱處理爐、干燥爐(窯)、煉焦爐、煤氣發生爐等9 類,開展拉網式排查。要與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緊密結合,于2018 年10 月底前建立詳細管理清單。
加大工業爐窯綜合整治力度。制定工業爐窯綜合整治實施方案,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則,分類提出整改要求,明確時間節點和改造任務,推進工業爐窯結構升級和污染減排。對熱效率低下、敞開未封閉,裝備簡易落后、自動化水平低,布局分散、規模小、無組織排放突出,以及無治理設施或治理設施工藝落后的工業爐窯,加大淘汰力度。
對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為燃料的加熱爐、熱處理爐、干燥爐(窯)等,加快使用清潔能源以及利用工廠余熱、熱電廠供熱等進行替代。2018 年12 月底前,基本取締燃煤熱風爐、鋼鐵行業燃煤供熱鍋爐;有色行業基本淘汰燃煤干燥窯、燃煤反射爐、以煤為燃料的熔鉛鍋和電鉛鍋;基本淘汰熱電聯產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加熱、烘干爐(窯);高爐煤氣、焦爐煤氣實施精脫硫改造,煤氣中硫化氫濃度小于20 毫克/立方米;大力淘汰爐膛直徑3 米以下燃料類煤氣發生爐;集中使用煤氣發生爐的工業園區,暫不具備改用天然氣條件的,原則上應建設統一的清潔煤制氣中心;禁止摻燒高硫石油焦。
對保留下來的以煤等為燃料的工業爐窯實施深度治理。鑄造行業燒結、高爐工序污染排放控制,參照鋼鐵行業相關標準要求執行;已有行業排放標準的工業爐窯,嚴格執行行業排放標準相關規定;暫未制訂行業排放標準的其他工業爐窯,按照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分別不高于30、200、300 毫克/立方米改造。鼓勵各地制定更為嚴格的地方排放標準。全面淘汰環保工藝簡易、治污效果差的單一重力沉降室、旋風除塵器、多管除塵器、水膜除塵器、生物降塵等除塵設施,水洗法、簡易堿法、簡易氨法、生物脫硫等脫硫設施。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