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環境部:2018年2.8萬家企業完成VOCs治理;2019年有哪些部署?

時間:2019-01-28 10:11

來源:VOCs前沿

日前(1月21日),生態環境部2019年新年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召開。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劉炳江司長,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先生,介紹藍天保衛戰工作進展情況,并回答提問。

微信截圖_20190127093828.png

從發布會內容摘錄有關VOCs污染防治,分享如下:

微信截圖_20190127093919.png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劉炳江司長

一、2018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主要進展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打贏藍天保衛戰進行戰略部署。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和主要任務,確定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國人大組織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執法檢查,推動各項法律要求得到全面落實。國務院成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各省(區、市)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分解任務,層層傳導壓力。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完善配套政策,建立長效機制。

二是推動產業、能源、運輸和用地結構持續優化。穩步推進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全國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電機組約8.1億千瓦,占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的80%;完成工業爐窯排查治理1.3萬臺(座),完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2.8萬家。全國淘汰1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小鍋爐3萬余臺,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由12個增加到35個,完成散煤治理任務480萬戶。印發《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全面統籌“油、路、車”,今年1月1日,全國全面供應國六汽柴油。全國鐵路貨運總量同比增長9.1%,淘汰老舊機動車200多萬輛,推廣應用新能源車100多萬輛。全國秸稈焚燒火點數同比下降30%,其中東北地區同比下降約48%。

三是持續開展重點區域秋冬季攻堅戰。制定實施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秋冬季攻堅方案,精準施策,細化重點城市項目措施,嚴格禁止“一刀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行業全面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重點區域參與應急管控的企業合計約12萬家,實施大范圍應急聯動。從全國抽調執法人員1.2萬余人(次),開展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向各地交辦2萬多個涉氣環境問題。

四是大氣環境管理能力顯著增強。建設區縣空氣質量監測站點3500多個,基本覆蓋中東部省份各個區縣。全國空氣質量排名發布范圍從74個城市擴大到169個城市。8188家涉氣重點排污單位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并聯網,依法公開排污信息。全國6113家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實現國家-省級-城市三級聯網監控,各地安裝機動車遙感檢測設備639臺(套)。多地通過安裝微站、視頻監控等技術手段,對工地揚塵、秸稈露天焚燒實時監控。積極推進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基本摸清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物傳輸規律和主要來源。

三、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攻堅之年。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精準聚焦,協同共進,優化服務,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優化調整,協同推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推進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微信截圖_20190127094224.png

臭氧濃度增幅明顯收窄 北京市連續三年臭氧濃度持續下降

封面新聞記者:2018年全國環境空氣質量中其他污染物濃度都同比下降,但臭氧濃度同比上升,這表明臭氧污染問題正日益凸顯,請問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有哪些針對性治理措施?

劉炳江:關于臭氧污染的問題,關鍵是我們如何正確看待。實際上要回答我國臭氧污染的現狀、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未來的趨勢如何。

我們國家臭氧的空氣質量標準是160微克/立方米,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過渡值相銜接,接近發達國家的標準。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臭氧8小時最大值第90百分位數平均濃度為151微克/立方米,總體上是達到國家空氣質量標準。雖然增長了1.3%,但相比前幾年的增幅明顯收窄。日評價方面,2018年全國338個城市的輕度污染天次比例為7.2%,中度污染很少(1.2%),重度污染極少(0.1%),沒有嚴重污染。北京市連續三年臭氧濃度持續下降。當前我國臭氧污染水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光化學煙霧事件時期的歷史水平,我國未出現光化學污染事件,未來發生的可能性也極低。

從世界衛生組織按照各種因素對人體健康影響程度來看,臭氧污染僅排在第32位,遠低于其他因素。且臭氧污染可防可控,科研監測發現,從室外到室內臭氧濃度迅速下降,由40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高值降至60微克/立方米以下的環境背景值。為提醒人們防范臭氧污染,從2015年起,全國338個城市1436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均開展了臭氧濃度監測,逐小時向社會公開。有人借機炒作中國的臭氧污染,在實時公開的情況下,是沒有用的。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臭氧污染防控。臭氧的形成主要是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大量排放,在高溫強光照天氣下形成,解決臭氧污染問題的核心就是協同減少兩種污染物的排放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明確要求NOx下降15%、VOCs下降10%,這都是有法律效力的指標。我們已經頒布實施了《“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去年6月份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了更詳細的要求,去年2.8萬家企業進行了VOCs綜合治理,今年一批關于VOCs的排放標準、產品質量標準將頒布實施,我們堅信臭氧污染上升的勢頭能得到有效緩解。

編輯:劉影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