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江蘇擬投資不少于18億建設大氣監測系統

時間:2019-03-26 09:36

來源: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機動車遠程在線監控網絡建設。

完善機動車遙感監測網絡,2019年9月底各設區市至少完成10個固定式和1個移動式遙測點建設。全省建成固定式遙測點至少130個,移動式遙測點至少13個;監測指標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不透光度、林格曼黑度。完成遙感監測信息平臺升級建設,展示全省的機動車排氣遙感監測點位的地理分布位置及污染狀況,高效篩選高排放車輛,通過流量分析和模型演算,獲取全省機動車排放污染狀況。推進全省機動車遙感監測網絡聯網,構建國家-省-市三級聯網的遙感監測系統平臺,形成“天地車人”一體化機動車排放監控系統。構建重型柴油車車載診斷系統遠程監控系統,強化現場路檢路查和停放地監督抽測;2020年1月1日起,將未安裝遠程在線監控的重型柴油貨車列入重點監管對象;推進工程機械安裝實時定位和排放監控裝置,建設排放監控平臺,2020年10月底基本完成。

3.建設完善重點排污單位在線監控網絡和質量控制體系。

拓展污染源監控聯網范圍,建設完善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控網絡和質量控制體系。2019年,對重點排污單位全面安裝自動監控設施,推進監控設施數據傳輸標準改造,進一步提升監控數據質量控制和評估分析能力,提高監控數據的合法性、有效性,提升污染源監管現代化水平。按照《污染物在線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要求,加強自動監控設施設置參數的動態監控管理,實時動態收集污染源現場端自動監控設施的運行日志、工作狀態、參數信息、標記數據等信息,提升系統聯網能力、存儲能力、計算能力、分析能力、系統間對接聯動能力,以及監控數據質量大數據分析評估能力。2020年,加強污染源監控動態質量控制體系建設,重點污水處理廠安裝自動校標設施、同步留樣設施,實現監控系統數據異常遠程取證,提升自動監控數據的有效性,為精準執法提供數據支撐。

4.工況用電監控系統及網絡建設。

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改善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建立工況用電監控網絡,2019年完成用電監控系統建設,初步完成主要大氣排污單位用電監控設施的安裝與網絡建設,采集排污單位各工段生產和治污設施的用電等信息,掌握污染物排放規律,促進精準治污。

5.排污許可一證式監控管理網絡建設。

建設省級排污權在線申報、監控、審核、交易全過程一證式一體化管理網絡。打通與國家排污許可證申報和發證平臺的數據聯網接口,對我省排污許可證數據動態更新;對排污許可企業各工段用電、用水等大數據信息進行采集,通過模型計算核定與校驗排污單位實際排放量,為排污單位排污權的核準提供依據。登記管理全省排污單位排污權屬,為建立排污權抵押融資租賃提供基礎支撐。實現排污許可證系統與環境執法系統的對接,為圍繞許可證執法、依證執法提供全面完整的數據支持。打造覆蓋面廣、標準規范、數據準確、體系完整、應用廣泛的環保物聯網示范工程。

6.重點行業工況監控網絡建設。

依據生態環境部《火電廠煙氣排放過程(工況)監控技術指南》《污水處理廠污染源排放過程(工況)監控技術指南》等技術規范,對全省重點排污單位中火電廠、重點污水處理廠、重點固廢處置設施建立工況監控網絡,進一步提升監管水平。根據工藝設計,對生產設施、治理設施運行的工藝參數和電氣參數進行監測,與末端監測數據形成完善的數據鏈條,全面監控大氣、水污染物治理效果和排放狀況,分析監測數據真實性等情況。2019年首先完成沿江8市重點行業監控網絡建設。

7.生態環境視頻監控網絡。

建設多業務兼容、可平滑擴展的生態環境視頻監控系統,進一步提升環境監管能力。對重點排污單位的總排口、監控儀表進行視頻監控聯網,對工業園區進行視頻監控聯網,對國家級生態紅線區的24個自然保護區、13個重要湖泊濕地的核心保護區域、90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等重點紅線區域實施視頻監測,對全省移動執法視頻記錄實施省級監控。通過統一的RTSP、SDK、GB/T28181等通用視頻標準,將視頻監控設備連接到統一的環保云,實現多業務視頻數據的異常時自動取證與動態報警等功能。

8.油氣回收自動監控網絡建設。

參照生態環境部《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監控系統技術要求》,建立全省油氣回收在線監控平臺,對符合聯網要求的企業油氣回收在線監控裝置進行在線監控和全省統一聯網,對聯網企業建立長效監管考核機制。監督企業切實減少VOCs及顆粒物PM10、PM2.5排放,促進空氣質量改善。

9.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監控網絡建設。

建立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生態環境監控網絡,提升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生態環境監控能力。2019年,建立集工業園區、化工園區監測、監控、應急、固廢、管理于一體的“綠色園區”云平臺,全省統一開發,省-市-縣-園區四級網絡共享。出臺工業園區監控系統集成規范,對128個工業園區、53個化工園區水環境、空氣環境、噪聲環境的自動監測系統、周邊環境質量監測系統,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運行狀態監控系統、工況自動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應急管理系統,以及環境管理臺賬等信息進行集成。2019年首先完成沿江8市化工園區(集中區)監控網絡建設。

10.建設全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系統及監控基礎設施。

建設集GIS、信息情報、態勢分析、網絡通訊、指揮調度、協同聯動、跟蹤督辦、應急指揮、監控預警于一體的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系統,開展污染源排放與環境質量響應的綜合關聯分析,分析挖掘污染變化規律,提升監控服務能力。建設安全可靠、標準規范、擴展性強的監控中心基礎設施,實現監測監控大數據高效匯聚、質量控制、實時預警、協同開發、合理利用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監測監控數據的合法性、合規性、完備性、有效性。建設同城備份機房和異地備份機房,實現基礎設施“兩地三中心”容災備份體系。市級生態環境部門按標準建立市級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建設數據計算和存儲節點,配合與省生態環境廳開展數據交換和存儲。

1...3456789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