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4-30 09:10
來源:生態環境部
據生態環境部4月29日消息,生態環境部、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推動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到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顯進展,力爭60%左右產能完成改造,有序推進其他地區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
具體內容如下:
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交通運輸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交通運輸局:
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是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等有關要求,加強對各地指導,明確企業改造任務,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實現全流程、全過程環境管理,有效提高鋼鐵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削減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堅持統籌協調,系統提升。樹立行業綠色發展新標尺,采取綜合措施,通過“超低改造一批、達標治理一批、淘汰落后一批”,推動行業整體轉型升級;實施差別化環保政策,營造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為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堅持突出重點,分步推進。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目標任務,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以下簡稱重點區域,范圍見附表1)率先推進,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綜合考慮技術、經濟、市場等條件,確定分區域、分階段改造任務。
堅持分類管理,綜合施策。根據行業排放特征,對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和大宗物料產品運輸,分門別類提出指標限值和管控措施;綜合采取稅收、財政、價格、金融、環保等政策,多措并舉推動實施。
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加大資金投入,嚴把工程質量,加強運行管理,加大多部門聯合懲戒力度;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形成有效激勵和約束,增強服務意識,幫助企業制定綜合治理方案。
(三)主要目標。全國新建(含搬遷)鋼鐵項目原則上要達到超低排放水平。推動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到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顯進展,力爭60%左右產能完成改造,有序推進其他地區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
二、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指標要求
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是指對所有生產環節(含原料場、燒結、球團、煉焦、煉鐵、煉鋼、軋鋼、自備電廠等,以及大宗物料產品運輸)實施升級改造,大氣污染物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以及運輸過程滿足以下要求:
(一)有組織排放控制指標。燒結機機頭、球團焙燒煙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小時均值分別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其他主要污染源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小時均值原則上分別不高于10、50、200毫克/立方米,具體指標限值見附表2。達到超低排放的鋼鐵企業每月至少95%以上時段小時均值排放濃度滿足上述要求。
(二)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全面加強物料儲存、輸送及生產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控制,在保障生產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密閉、封閉等有效措施(見附表3),有效提高廢氣收集率,產塵點及車間不得有可見煙粉塵外逸。
1.物料儲存。石灰、除塵灰、脫硫灰、粉煤灰等粉狀物料,應采用料倉、儲罐等方式密閉儲存。鐵精礦、煤、焦炭、燒結礦、球團礦、石灰石、白云石、鐵合金、鋼渣、脫硫石膏等塊狀或粘濕物料,應采用密閉料倉或封閉料棚等方式儲存。其他干渣堆存應采用噴淋(霧)等抑塵措施。
2.物料輸送。石灰、除塵灰、脫硫灰、粉煤灰等粉狀物料,應采用管狀帶式輸送機、氣力輸送設備、罐車等方式密閉輸送。鐵精礦、煤、焦炭、燒結礦、球團礦、石灰石、白云石、鐵合金、高爐渣、鋼渣、脫硫石膏等塊狀或粘濕物料,應采用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方式密閉輸送,或采用皮帶通廊等方式封閉輸送;確需汽車運輸的,應使用封閉車廂或苫蓋嚴密,裝卸車時應采取加濕等抑塵措施。物料輸送落料點等應配備集氣罩和除塵設施,或采取噴霧等抑塵措施。料場出口應設置車輪和車身清洗設施。廠區道路應硬化,并采取清掃、灑水等措施,保持清潔。
3.生產工藝過程。燒結、球團、煉鐵、焦化等工序的物料破碎、篩分、混合等設備應設置密閉罩,并配備除塵設施。燒結機、燒結礦環冷機、球團焙燒設備,高爐爐頂上料、礦槽、高爐出鐵場,混鐵爐、煉鋼鐵水預處理、轉爐、電爐、精煉爐,石灰窯、白云石窯等產塵點應全面加強集氣能力建設,確保無可見煙粉塵外逸。高爐出鐵場平臺應封閉或半封閉,鐵溝、渣溝應加蓋封閉;煉鋼車間應封閉,設置屋頂罩并配備除塵設施。焦爐機側爐口應設置集氣罩,對廢氣進行收集處理。高爐爐頂料罐均壓放散廢氣應采取回收或凈化措施。廢鋼切割應在封閉空間內進行,設置集氣罩,并配備除塵設施。軋鋼涂層機組應封閉,并設置廢氣收集處理設施。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