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9-24 10:41
來源:生態環境部
(四)激發全民參與
北京市通過正面激勵和反向督導等方式,激發排污單位與公眾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
1. 完善經濟政策。2013 年以來,北京市共投入財政資金約 860 億元,涉及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老舊機動車淘汰、工業企業環保技改等治污工程的財政政策已達 40 余項。城區平房煤改電的用戶補貼金額相當于采暖設備購置費用的 2/3,并且采暖用電的電價最高優惠78%。政府對老舊車輛淘汰、重型柴油車改造和購買新能源車實施財政補助或獎勵,2014—2017 年對購置新能源小客車提供總額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 60% 的財政補助。對企業整體關閉退出和技術改造等,最高補貼標準為 300 萬元。2018 年起,應稅大氣污染物適用稅額確定為12 元 / 污染當量,以法定幅度上限開征環保稅,多排多付稅,少排少付稅。
2. 鼓勵公眾參與。北京市加強群眾性環保宣傳教育,積極搭建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微博、微信全媒體環境信息和知識傳播平臺。通過經常性發布環保新聞信息、建成 38 個公眾環境教育基地、聘任 10位知名人士擔任北京環保公益大使、組織青少年開展環保主題藝術節等方式,解讀環保政策、普及環保知識、傳播綠色理念。同時,開通了“12369”環保舉報熱線,打造“有獎舉報”系統,最高獎勵金額達5 萬元。通過宣傳教育,進一步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推動公眾參與大氣污染治理。
3. 保持高壓執法。北京市設市、區兩級環境執法隊伍,兩支隊伍在環境監察執法中分工合作。對“散亂污”企業等固定源,在常規執法監管的基礎上,2015 年開始運用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行政拘留、移送涉嫌污染環境犯罪等 5 種手段,加大執法處罰力度。對重型柴油車等移動源,實施閉環管理,嚴格路檢路查、入戶抽查和專項執法。2017 年北京市成立環保警察隊伍,強化環境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提高環境執法的威懾力。2013—2018 年全市處罰違法行為 21125 起,處罰金額 82115.18 萬元;處罰違法機動車 47.14 萬輛(次);查封扣押 2311 起,停產限產 17 起;行政拘留 204 起,調查辦理刑事案件 63 起,有力打擊了違法行為,促進了達標排放。
同時,加強重污染應急監管。2014 年以來,5 次修訂《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不斷完善預警分級、應急措施、應急響應和組織保障,使預警機制、預警分級和啟動條件更加科學,不同級別的減排比例更加具體,有效發揮了“削峰降速”的作用。嚴格落實應急預案,按預警級別,及時啟動機動車限行與管控、燃煤和工業企業停限產、工地停工、道路保潔等措施。全市有關部門按職責加大應急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加強執法力度,促進應急預案措施落實到位。不斷加強應急預警,遇有重污染過程,至少提前 24 小時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和微博、微信以及手機客戶端等全媒體及時發布預警,更從容、更有效地應對空氣重污染。
三、經驗啟示
(一)打贏藍天保衛戰,黨委政府履行生態環保政治責任是關鍵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地方黨委政府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全面有效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堅決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結合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進一步樹立壯士斷腕決心,制定有力的法規、計劃和政策,完善責任清單,健全責任體系。北京市在 2013 年成立的以市長為組長的北京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基礎上,整合原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職責,成立了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市委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加強對全市生態環境建設的領導,確保各級黨委政府更好地履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
(二)打贏藍天保衛戰,抓住源頭整體規劃是核心
大氣污染表象在“天上”,根子卻在“地下”,是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和消費模式的問題。因此,必須要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核心,更加注重從源頭入手,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堅持城市功能定位,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長遠發展,注重生態保護,注重多規合一,不斷完善城市規劃布局,強化資源環保準入約束,分類推進區域和產業發展。幾年來,北京市貫徹生態環境優先戰略,堅持規劃先行的理念,推動環境規劃參與“多規合一”,不斷加嚴準入門檻,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發展。
(三)打贏藍天保衛戰,聚焦矛盾精準施策是重點
大氣污染治理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在具體工作中,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為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常態化奠定基礎。因此,大氣污染治理在目標上,要聚焦當前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嚴重的PM2.5,由濃度控制轉向濃度與總量控制并重;在內容上,要突出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四大污染源;在時段上,緊盯秋冬季污染防控;在空間上,突出區域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在方式上,要由政府主導轉向注重全社會共同參與,從末端治理轉向全過程管控。幾年來,北京市因地制宜,制定了針對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強的整體治污措施,做到精準發力、精準施策、久久為功。
(四)打贏藍天保衛戰,全民行動參與共治是基礎
企業自律治污、公眾自覺減污、社會監督防污是大氣污染防治的基礎。大氣污染防治必須走群眾路線,要凝聚全社會正能量,教育引導全民自覺行動參與共治。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引導民眾樹立綠色消費理念,自覺養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要建立信息公開制度,積極宣傳大氣環境管理法律法規、政策和經驗做法;要通過督察、通報、約談等方式,強化企業治污主體責任,引導綠色生產;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監督引導作用,及時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鼓勵公眾舉報環境違法行為。幾年來,北京市通過多種措施,傳播環保理念,激發全民參與,全市“同呼吸、共責任、齊努力”的治污社會環境正逐步形成。
(五)打贏藍天保衛戰,綜合施策全面治理是良策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