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28 13:24
來源:晉城市人民政府網站
加強評估監督。企業經評估確認全面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按有關規定執行稅收、獎勵、差別化電價等激勵政策,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執行差別化應急減排措施;對在評估工作中弄虛作假的企業,一經發現,取消相關優惠政策,企業應急績效等級降為C級。(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稅務局、國網晉城供電分公司,城區人民政府、澤州縣人民政府、高平市人民政府、陵川縣人民政府、沁水縣人民政府)
6.推進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則,全面提升相關產業總體發展水平。結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系統建立工業爐窯管理清單;2019年10月底前,制定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計劃,確定分年度重點項目。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不達標工業爐窯,實施燃料清潔低碳化替代。加快取締燃煤熱風爐,依法淘汰熱電聯產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加熱、烘干爐(窯),淘汰一批化肥行業固定床間歇式煤氣化爐。2019年12月底前,基本淘汰爐膛直徑3米以下燃料類煤氣發生爐。晉城巴公園區氣化島升級改造暨產業結構調整項目完成場地三通一平任務。〔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深入推進工業爐窯污染深度治理,全面加強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管控。2019年10月1日起,全市3家焦化企業全面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推進焦爐實施干熄焦改造。鼓勵水泥企業實施污染深度治理。暫未制訂行業排放標準的工業爐窯,原則上按照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分別不高于30、200、300毫克/立方米進行改造,其中,日用玻璃、玻璃棉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不高于400毫克/立方米。〔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7.提升VOCs綜合治理水平。制定出臺《晉城市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加強對企業幫扶指導,組織本地VOCs排放量較大的企業,編制“一廠一策”方案。加大源頭替代力度。大力推廣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膠粘劑,在技術成熟的家具、機械設備制造、汽修、印刷等行業,全面推進企業實施源頭替代。〔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強化無組織排放管控。全面加強含VOCs物料儲存、轉移和輸送、設備與管線組件泄漏、敞開液面逸散以及工藝過程等五類排放源VOCs管控。按照“應收盡收、分質收集”的原則,顯著提高廢氣收集率。密封點數量大于等于2000個的,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工作。推進建設適宜高效的治理設施,鼓勵企業采用多種技術的組合工藝,提高VOCs治理效率。低濃度、大風量廢氣,宜采用沸石轉輪吸附、活性炭吸附、減風增濃等濃縮技術,提高VOCs濃度后凈化處理;高濃度廢氣,優先進行溶劑回收,難以回收的,宜采用高溫焚燒、催化燃燒等技術。油氣(溶劑)回收宜采用冷凝+吸附、吸附+吸收、膜分離+吸附等技術。低溫等離子、光催化、光氧化技術主要適用于惡臭異味等治理;生物法主要適用于低濃度VOCs廢氣治理和惡臭異味治理。VOCs初始排放速率大于等于2千克/小時的,去除效率不應低于80%(采用的原輔材料符合國家有關低VOCs含量產品規定的除外)。2019年10月底前,開展一輪VOCs治理執法檢查,將有機溶劑使用量較大的,存在敞開式作業的,末端治理僅使用一次活性炭吸附、水或水溶液噴淋吸收、等離子、光催化、光氧化等技術的企業作為重點,對不能穩定達到《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標準》以及相關行業排放標準要求的,督促企業限期整改。〔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二)加快調整能源結構
8.有效推進清潔取暖。按照“以氣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則,堅持“先規劃、先合同、后改造”,在保障溫暖過冬的前提下,集中資源大力推進散煤治理;同步推動建筑節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工程質量,嚴格安全監管。各縣(市、區)要以區、縣或鄉鎮為單元整體推進,不得在各村零散式開展。〔責任單位:市能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因地制宜,合理確定改造技術路線。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利用和集中式生物質利用。根據簽訂的采暖期供氣合同氣量以及實際供氣供電能力等,合理確定“煤改氣”“煤改電”戶數,合同簽訂不到位、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安全保障不到位的情況下,不新增“煤改氣”戶數。要充分利用電廠供熱潛能,加快供熱管網建設,加大散煤替代力度。“煤改電”要以可持續、取暖效果佳、可靠性高、受群眾歡迎的技術為主,積極推廣集中式電取暖、蓄熱式電暖器、空氣源熱泵等,不鼓勵取暖效果差、群眾意見大的電熱毯、“小太陽”等簡易取暖方式。〔責任單位:市能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019年10月底前,完成冬季清潔取暖改造7.04萬戶,其中城區0.29萬戶、澤州縣1.52萬戶、高平市2.01萬戶、陽城縣2.01萬戶、陵川縣0.42萬戶、沁水縣0.79萬戶;對暫不具備清潔能源替代條件地區要采用潔凈煤置換替代散煤。〔責任單位:市能源局、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9.嚴防散煤復燒。各縣(市、區)要采取綜合措施,加強監督檢查,防止已完成替代地區散煤復燒。對已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應依法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并制定實施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各級財政應加大清潔取暖資金投入,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加強用戶培訓和產品使用指導,幫助居民掌握取暖設備的安全使用方法。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的地區,開展打擊劣質煤銷售專項行動,對優質型煤供應點進行全面抽檢,確保行政區域內使用的優質型煤質量符合標準要求。〔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能源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0.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嚴格落實“十三五”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任務,統籌后兩年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時序進度,防止壓減任務集中于2020年。強化源頭管控,嚴控新增用煤,對新增耗煤項目嚴格實施等量或減量替代;著力削減非電用煤,重點壓減高耗能、高排放、產能過剩行業及落后產能用煤。加快推進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機組供熱半徑15公里范圍內的燃煤鍋爐關停整合。對以煤為燃料的工業爐窯,加快使用清潔低碳能源或利用工廠余熱、電廠熱力等進行替代。〔責任單位:市能源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