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28 13:24
來源:晉城市人民政府網站
25.加強執法能力建設。加大執法人員培訓力度,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政策文件、治理技術、監測監控技術規范、現場執法檢查要點等方面,尤其是秋冬季攻堅重點任務,定期開展培訓,提高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執法裝備水平,配備便攜式大氣污染物快速檢測儀、VOCs泄漏檢測儀、微風風速儀、油氣回收三項檢測儀、路檢執法監測設備等。大力推進智能監控和大數據監控,充分運用執法APP、自動監控、用電模塊、電力數據等高效監偵手段,提升執法能力和效率。〔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國網晉城供電分公司,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七)加強組織領導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放在重要位置,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舉措。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打贏藍天保衛戰職責分工,指導各縣(市、區)落實任務要求,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扛起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政治責任,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對本行政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及環境空氣質量負總責,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明確時間表,主要任務納入地方黨委和政府督查督辦重要內容;建立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定期調度機制,有效總結經驗,及時發現問題,部署下一步工作。
企業是污染治理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落實項目和資金,確保工程按期建成并穩定運行。中央企業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八)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快制定農村居民天然氣取暖運營補貼政策,確保農村居民用得起、用得好。持續對34個重點鄉鎮(辦事處)開展環境空氣質量獎懲考核,進一步強化各級專項資金安排與地方環境空氣質量改善聯動機制,充分調動政府和企業治理大氣污染積極性。市、縣財政部門要加大本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支持力度,重點用于散煤治理、工業污染源深度治理、燃煤鍋爐整治、運輸結構調整、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大氣污染防治能力建設等領域。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配合財政部門,針對本地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做好大氣專項資金使用工作,加強預算管理。
(九)全力做好氣源電源供應保障
抓好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2019年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程建設,確保按計劃建成投產。各級政府、城鎮燃氣企業和不可中斷大用戶、上游供氣企業要加快儲氣設施建設步伐。要進一步完善調峰用戶清單,夯實“壓非保民”應急預案。地方政府對“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和天然氣互聯互通管網建設應給予支持,統籌協調項目建設用地等。
(十)加大環境執法力度
圍繞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重點任務,提高執法強度和執法質量,切實傳導壓力,推動企業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引導企業由“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轉變。提高環境執法針對性、精準性,針對生態環境部強化監督定點幫扶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共性問題,舉一反三,仔細分析查找薄弱環節,組織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強化顆粒物和VOCs無組織排放監管。加強對污染源在線監測數據質量比對性檢查,嚴厲打擊違法排污、弄虛作假等行為。對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清理整頓中“先發證再整改”的企業,加大執法頻次,確保企業整改到位。
加強聯合執法。在“散亂污”企業整治、油品質量監管、柴油車尾氣排放抽查、揚塵管控等領域實施多部門聯合執法,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形成執法合力。加大聯合懲戒力度,多措并舉治理低價中標亂象。將建設工程質量低劣的環保公司和環保設施運營管理水平低、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運維機構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并通過“信用中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網站向社會公布。
加大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執法檢查力度。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各縣(市、區)、各部門要系統部署應急減排工作,加密執法檢查頻次,嚴厲打擊不落實應急減排措施、超標排污等違法行為。要加強電力部門電量數據、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等應用,實現科技執法、精準執法。加大違法處罰力度,對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實施的違法行為從嚴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十一)強化監督問責
嚴格落實《關于對全市涉氣企業實施環保“黃、紅、黑”牌管控制度的通知》(晉市環發〔2019〕89號),對全市范圍內所有涉氣企業持續開展“黃、紅、黑”牌管控。
各縣(市、區)及市直各相關單位要于每月5日前上報重點攻堅任務進展情況。對重點攻堅任務落實不力,或者環境空氣質量改善不到位且改善幅度排名靠后的,按照國家、省有關量化問責辦法,實施量化問責。綜合運用排查、交辦、核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監管機制,壓實工作責任。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