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01 11:01
來源:臨沂市人民政府
2.年內完成臨沂物流環境影響現狀評估,提出物流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對策,建立物流運輸環境影響動態監控體系,及時評估環境影響,建立物流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3.2020年6月底前,在新外環線外,試點建設大型臨時配載貨場,解決重污染天氣期間中心城區部分市場貨運配載禁行問題,減少重型車輛進城。開展臨沂商城新能源貨車推廣試點。(蘭山區政府負責)
4.2020年3月底前,完成臨沂商城物流整改提升發展規劃,明確現有各類物流園區、配載貨場、批發市場整改提升或搬遷方案,(臨沂商城管委會牽頭,各區政府負責)同時科學規劃與物流園區需求相適應的貨車停車場并制定物流停車場建設和管控標準。(市交通局牽頭,各區政府負責)
(四)強化精細化管理,解決城市揚塵污染問題。
1.嚴格落實建筑揚塵管控六項措施,強化建筑工地、市政工程、拆遷工地、裸露土地常態化監管(市住建局、市城鄉建設服務中心、市城市管理綜合服務中心牽頭)。
2.開展降塵量監測,年底前各縣區街道和鄉鎮全面開展揚塵監測,納入空氣質量通報。(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3.開展主城區居民小區、企事業單位揚塵污染綜合整治,明確標準,細化方案,大力推進,2020年底前完成。(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4.以破損道路修補硬化、裸漏土地綠化或覆蓋、道路出入口治理為重點,制定三年整治計劃,全面開展城鄉結合部揚塵污染綜合整治,2019年完成調查和主要區域整改,2020年基本完成,2021年全面完成。(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城市管理綜合服務中心牽頭)
5.2019年11月底前出臺主城區攪拌站關停退出和整改提升方案。年底前,保留站點全部安裝視頻監控和PM10在線監控設施,商砼運輸車輛全部安裝視頻監控。(市住建局負責商砼站,市交通局負責瀝青拌合站)
6.繼續加大主城區油煙污染執法監管力度,年底前建成覆蓋中心城區重點業態、重點單位、重點區域的餐飲油煙監控平臺,提升油煙防治常態化水平。(市城管局牽頭)
7.出臺臨沂市煙花炮竹燃放管理條例,明確城市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的區域和時段,強化依法管理。(市公安局牽頭)。
(五)強化機動車管控,解決尾氣污染防治問題。
1.嚴格執行《臨沂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城區載貨汽車通行-7-管理的通告》,落實車輛禁限行管理措施,強化定點綜合執法檢查措施,依法查處各類違法行為(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城管局牽頭)。
2.年底前完成公路9套機動車定點遙感監測和銷售量5000噸以上的加油站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設施建設。(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3.依法開展非法經營成品油專項整治行動,重拳打擊非法加油站點(市商務局牽頭)。加大成品油抽檢力度和頻次,常態化開展成品油專項檢查行動。(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
4.鼓勵和推廣新能源汽車,加快純電動、天然氣汽車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推廣應用。逐步將寄遞企業車輛、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更新為符合國VI以上排放標準的車輛。(市交通運輸局、市城管局牽頭)
5.通過工程手段優化交通流線,增加城區高架和下穿通道,科學設置交通指示設施,解決城區交通擁堵問題,減少汽車怠速污染。(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牽頭)
6.開展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整治行動,年內完成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編碼登記和噴涂,建立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臺賬。依法劃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建立常態化執法監管制度。在全面摸排基礎上,采用改電動、升級國IV以上或老舊車輛黑煙治理等多種措施,年內基本完成治理,2020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治理。(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城市管理綜合服務中心、臨沂商城牽頭)
(六)強化工業污染源整治,解決治理水平不高問題。
1.分行業出臺污染治理整改提升和標桿企業創建技術規范,激勵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主動減排。(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2.制定完善冬春季重點排污企業、排污行業重污染天氣環境應急減排方案,一廠一策,落實全面達標計劃,重點排污企業實現全面監控。(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3.以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為基數,對現有重點污染物排放企業,完成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治理設施現場核查,更新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并建立動態更新機制。(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4.以原料運輸量達到10萬噸以上企業為重點,開展工業企業運輸車輛污染整治行動。繼續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建立完善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控系統。(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牽頭)
5.開展生物質鍋爐專項整治。年內完成全市生物質鍋爐排查,全面掌握鍋爐規模、分布、燃料、爐型、治污設施和污染物排放情況,建立管理臺賬,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城市建成區嚴格控制新建生物質鍋爐。(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6.建立“散亂污”企業動態管理機制,明確“散亂污”企業認定標準、整改要求。年底前全面完成“散亂污”企業及集群排查工作,實施分類處置。整合搬遷類的依法依規辦理審批手續,對升級改造類的實施深度治理,堅決杜絕“散亂污”項目建設和已取締的“散亂污”項目異地轉移、死灰復燃。(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牽頭)
三、健全長效機制
深化大氣污染防治、打贏藍天保衛戰任重道遠,必須進一步完善機制、壓實責任,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推進防治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加強領導,完善專班推進機制。堅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指揮部統一指揮體制,加強對重大問題、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的領導、調度、協調。高排放企業退城、散煤污染治理、物流市場搬遷整治、城市揚塵治理、機動車污染治理、工業污染源整治6個工作專班和2個保障專班,由市級分管領導牽頭,配套聯動,整體推進。各專班要制訂細化推進方案,高效推進措施落實。各部門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心協力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各縣區要成立相應機構,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鏈,統籌推進落實。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