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13 10:20
來源:鎮江市生態環境局
80.組織編制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結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編制完成高精度的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健全覆蓋關鍵VOCs組分的成分譜和精細化清單,推進排放清單動態更新,推進精細化源解析。(市生態環境局負責)
81.加大執法力度。綜合運用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等手段依法從嚴處罰環境違法行為,強化排污者責任。開展在用車超標排放聯合執法,建立完善環保部門檢測、公安交管部門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的聯合監管機制。加強環保大數據平臺、執法監管平臺、移動執法裝備等配備,綜合運用行為軌跡記錄儀、移動執法、自動監控、衛星遙感等先進技術,提升執法監管能力。(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公安局、交通運輸局、經濟和信息化委、市場監管局等配合)
82.加快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強區縣級環境執法能力建設,提高環保規范和精準執法水平。加強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督管理能力,強化監管執法隊伍專業化水平。(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交通運輸局、財政局、發展和改革委、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等配合)
83.加強公安機關生態環境犯罪偵查機構隊伍建設。構建完備市、縣二級專業偵查體系,創新環境監管方式,推廣“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完善車輛超標排放、油品監管等方面的部門聯合監管執法模式。(市公安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配合)
(十)壓實各方責任,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
84.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市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加強統籌協調,健全聯絡員制度,加強溝通協調。市各有部門要完善配套政策,分工負責,協調推進,在大氣污染防治中充分履職。建立空氣質量矩陣式管理機制,完善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責任清單。各地政府主要領導對空氣質量負總責,將PM2.5改善目標分解至各個國控站點,建立“點位長”制,每個國控站點由所在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責任人;對排污量較大的重點企業,包干到人,明確1名縣(市、區)黨委、政府領導為責任人,牽頭推進管控措施落實。構建以空氣質量改善為核心的量化考核體系,將打贏藍天保衛戰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做好考核結果應用。對改善不力的地區及時預警、定向督辦、督察問責。(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各有關部門配合)
85.加強環境信息公開。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每半月在主流媒體上公布各地空氣質量改善情況,公開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及應急措施清單,及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提示信息。重點排污單位應及時公布自行監測和污染排放數據、重污染天氣應對、環保違法處罰及整改等信息。已核發排污許可證的企業應按要求及時公布執行報告。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生產、進口企業應依法向社會公開排放檢驗、污染控制技術等環保信息。(市生態環境局牽頭)
86.構建全民行動格局。倡導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群防群治。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回應社會關切。在宣傳內容上,既宣傳正面典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又曝光負面案件,形成震懾效應;在宣傳方式上,既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又嵌入微博、微信、網站、公眾號等新媒體。積極發動群眾,鼓勵公眾通過多種渠道舉報環境違法行為,鼓勵有獎舉報。(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各有關部門配合)
三、大氣污染防治工程任務表
2019年全市共安排大氣污染防治工程項目234項,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工程項目匯總情況見表3,具體清單附后。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