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1-16 13:54
來源:中國大氣網
4.開展“散亂污”“低散亂”涉氣整治。各地充分利用工業大數據平臺、結合信訪舉報等,開展拉網式“散亂污”“低散亂”企業排查,摸清屬地“散亂污”“低散亂”企業底數,建立準確、真實的“散亂污”“低散亂”涉氣企業清單,實施分類整治,推動產業綠色發展。(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應急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5.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功能區建設,到2020年,全市累計建成1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加快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綠色有機農產品,實施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與排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種植業肥藥減量工程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工程,促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6.發展碳匯林業。深入開展“四邊三化”“三改一拆”等專項整治,加快美麗城市規劃建設,科學設計城鄉人居環境、景觀風貌和建筑色彩,加強城鄉生態景觀保護,推進生態人文小城市試點和基本無違建市創建。鞏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大力實施森林紹興“六大工程”。加強“四大生態經濟帶”保護建設,開展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加強鏡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和一批自然保護區的保護與管理。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大力開展碳匯林營造試點。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56%,林木蓄積量達2260萬立方米,碳匯能力顯著增強。(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二)深化能源結構調整
1.嚴控煤炭消費總量。進一步深化完善并堅決落實《紹興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實施方案》和《紹興市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工作方案》,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2608萬噸標煤,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32.6%左右。天然氣消費比重提升到12%以上,并逐漸成為主力能源。嚴格控制區域煤炭消費總量,大力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程。除背壓熱電聯產機組外,禁止審批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和高污染燃料鍋爐,禁止新建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2.強化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強煤炭清潔化利用,繼續實施低硫、低灰分配煤工程。確保進入紹興市場的煤炭達到低硫潔凈煤要求。推進燃煤熱電企業綜合改造升級,通過“上大壓小”(上大發電機組,,關停小發電機組)和兼并重組等措施,減少熱電企業家數。(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3.推進園區集中供熱。優化熱力供應布局,加快建設和完善工業園區熱網工程,不斷提高集中供熱能力和供熱管網覆蓋范圍。按計劃推進柯橋區相關熱電聯產擴建工程及管道工程等。(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4.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貫徹落實《紹興市天然氣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到2020年,新增天然氣管道44公里。基本實現天然氣管道“縣縣通”。全市縣級以上建成區基本建成一個安全可靠、布局合理、覆蓋面廣的天然氣輸配系統,具備一定的儲氣調峰功能。紹興主城區周邊80%以上鄉鎮納入城市天然氣管道系統,實現供氣管道化。(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綜合執法局、市公用事業集團)
5.發展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光伏發電。支持各類園區整體規模化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加快推進學校、醫院、機關事業單位等大型公共建筑屋頂推廣中小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加強光伏電站建設,充分利用養殖水面、荒山荒地、灘涂、設施農業等資源建設“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光伏電站項目。(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6.打造智能電力系統。加快本地電廠清潔低碳改造力度,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并網,逐步提高綠色電力比重,提升電力生產環節發電效率。改造升級老舊線路及設備,降低電力輸送環節能耗。全面提高供電能力和安全穩定水平。進一步推動智能電網應用。以鏡湖新區智能電網綜合建設工程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并著力推動區域智能電網全景監控、智能化營配、用電信息采集與控制等新技術應用,優先安排節能、環保、高效發電機組上網。(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紹興電力局)
(三)推進重點領域綠色發展
1.開展綠色制造示范。以紡織、化工、金屬加工、醫藥、機械電子、食品輕工等行業為重點領域,制定出臺綠色制造企業認定辦法,力爭到2020年,培育市級以上綠色企業(工廠)50家、省級以上綠色企業(工廠)20家。加快節能技術改造和節能新技術新產品在高耗能行業領域的推廣應用,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力爭每年實施100個以上市級重點節能改造項目。全面開展園區內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推廣行業共性清潔生產技術和清潔生產方案。推進國家級和省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改造,加快重點項目改造建設。(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
2.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強化城市化過程中的節能理念,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推進綠色生態城區建設。開展生態建筑試點推行,以住宅項目及公共建筑為建設重點,推進綠色建筑發展。新建民用建筑嚴格執行國家《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綠色建筑技術導則》等標準,從設計、施工、監督、驗收等環節實行全過程監管。到2025年,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新建公共建筑項目全部實施裝配式建造,紹興市中心城區的新建項目全部實施裝配式建造,全市實現新建裝配式民用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50%以上。(責任單位:市建設局)
3.建設綠色交通網絡。以創建“全國綠色交通運輸示范城市”為抓手,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內新增和更新的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比例超過80%。將公共充電樁建設納入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范圍,加大用地、資金等支持力度,在物流園、產業園、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物流集散地集中規劃建設專用充電站和快速充電樁。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城市配送企業創新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間配送等集約化運輸組織模式。2020年前,培育建成1個省級綠色城市貨運配送示范項目。在城市公交車、巡游出租車中推廣清潔能源車輛。2020年,城市公交車、巡游出租汽車中清潔能源車輛比例達到80%以上。(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改委)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