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1:42
來源:安徽省阜陽市政府
加強機動車監管與治理。研究制定機動車污染防治大戶制管理工作方案,排查公交、客運、物流運輸以及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工業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柴油機動車大戶,建立大戶清單。督導機動車大戶建立車輛排放檢驗、維護、燃油和車用尿素添加使用情況臺賬。加大路檢路查工作力度,加強多部門聯合常態化路檢執法。通過整合、共享、新建等方式,在高速路口、國省道路口、進出市區主要路口、交通和公安部門的治超點及執法點等布設排放監測站(點),針對柴油車等開展常態化全天候現場執法檢查。加大對物流中心、貨物集散地等車輛集中停放地,公交、客運、環衛等重點單位以及柴油車“用車大戶”等入戶檢查力度,做到監督抽測全覆蓋。重點檢查污染控制裝置、車載診斷系統(OBD)、尾氣排放達標情況,同步抽查油品和車用尿素質量及使用情況等。建設高排放車輛動態監管平臺,推進重型柴油貨車安裝實時定位與在線排放監控裝置,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
加強高排放車輛污染治理,研究制定在用車深度治理技術規范,對未安裝污染控制裝置或污染控制裝置不符合要求的國四及以上排放標準的柴油車采用更換或加裝柴油機氧化催化器(DOC)、顆粒物捕集器(DPF)、選擇性催化還原裝置(SCR)等進行深度治理,協同控制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
完善汽車排放檢測與維護制度(I/M制度)。嚴格落實汽車尾氣排放檢測與維護標準和法律法規規定,嚴把市場準入標準,規范運行管理,提高業務水平。加快聯網閉環控制機制建設,檢測與維修數據實時上傳至生態環境部門與交通管理部門,實現信息共享和數據交互。
推進實施車用柴油總量控制。研究構建貨運、公交、環衛、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等領域的車用柴油統計、監控和總量削減指標體系。
大力推進加油站儲油、加油油氣回收治理工作。規范油氣回收設施運行,加強加油槍氣液比、系統密閉性及管線液阻等檢查,確保油氣回收系統正常運行。加快推進年銷售汽油量大于5000噸的加油站安裝油氣回收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加大油氣回收自動監控設備的安裝推廣力度。鼓勵夏季采用更嚴格的汽油壓控制要求(42-62kPa蒸氣壓),全面降低汽油蒸發排放。推進儲油庫油氣治理,除油品容積大于100立方米的汽油、航空煤油、原油以及真實蒸氣壓小于76.6kPa的石腦油采用浮頂罐儲存;真實蒸氣壓大于等于76.6kPa的石腦油采用低壓罐、壓力罐或其他等效措施儲存。
4.全面加強非道路移動源污染防治
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完成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并建立臺賬。加強多部門聯合常態化檢查、抽查非道路移動機械車輛及作業情況的工作,嚴格查處使用不達標機械和使用不合格燃油的違法行為。加快動態監管平臺建設。依托信息互聯功能和空間定位技術,建立非道路移動機械動態數據庫和動態監控平臺,全面掌控非道路移動機械的位置信息、作業狀況和排放情況,嚴禁達不到排放標準的機械進入禁止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進行施工。
大力推廣非道路移動源排放控制技術。鼓勵在用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通過優化燃油噴射、使用廢棄循環(EGR)、安裝壁流式顆粒物捕集器(DPF)、選擇性催化還原裝置(SCR)以及更換同型號燃氣發動機等進行提標升級改造,提前達到下一排放標準。
推動非道路移動機械清潔化。制定鼓勵性政策,引導企業購置更換新能源或清潔能源非道路移動機械。優先開展叉車清潔化。
(六)加強城鄉面源管控
1.健全揚塵管理機制
完善揚塵綜合管理機制,明確揚塵管控責任,細化各類揚塵控制標準及考核機制,切實提高揚塵排放常態化管理水平。編制完善城市揚塵源排放清單,建立健全城市揚塵源管理數據庫,強化城市環境數據監測及揚塵視頻監控,對城市地區道路交通、工業堆場和施工工地等重要揚塵源在線視頻監控覆蓋率達到100%,實現動態管控。建立揚塵控制工作臺賬,實現對施工工地重點環節、重點交通路段、城市工業堆場的精細化管理。建立健全城鄉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完善檢查考評制度,提高城市建成區環衛保潔水平。嚴格降塵考核,2025年各縣(市、區)平均降塵量不高于7噸/月·平方公里;2032年各縣(市、區)平均降塵量不高于5噸/月·平方公里。
2.強化道路揚塵整治
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以阜南縣、潁上縣、太和縣、臨泉縣為重點,推進道路掃保城鄉一體化,采取“洗、掃、沖、收”組合保潔模式,擴大道路機械化清掃范圍,推行道路分級清掃保潔作業,制定并嚴格執行道路沖洗和灑水標準,城市建成區道路實施機械化濕法清掃。推進快速保潔車、電動清掃車等小型設備的應用,努力提高道路清掃保潔人機比例,主次干路推廣使用高壓沖洗與機掃聯合作業模式,大幅降低道路積塵。加大道路硬化綠化力度,加強道路日常養護。加大對道路揚塵污染嚴重地區的資金及人力投入,車輛重要運輸時段及重污染期間需加大重點路段掃保力度和頻次。到2025年,阜城城市建成區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0%以上,縣城達到85%以上;到2032年,全市可機械化清掃路面基本實現機械化清掃。定期對城市主城區及周邊區縣道路開展積塵負荷監測,將監測結果與降塵量考核結果一并納入所屬區縣和管理部門大氣污染防治成效考核。
加強對渣土運輸車輛管理,嚴格落實“車輛沖洗”措施,建筑渣土運輸車輛密閉達到100%,衛星定位系統安裝率達到100%,提高各縣(市、區)新型環保渣土車使用率。加大渣土運輸車輛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運輸車輛未按規定路線行駛、帶泥上路和道路遺撒等行為。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