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24 11:38
來源:北京生態環境
2025年4月16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組織了“2025年北京市揚塵專項治理現場新聞發布”,邀請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進行聯合發布。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副處長劉龑通報了2025年北京市揚塵專項治理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施工安全管理處四級調研員岳杰介紹了全市基坑氣膜技術應用推廣情況。
劉龑(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副處長):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大家好。
春季比較干燥,同時雨也比較少,是揚塵問題相對比較突出的季節。我們從近三年4、5月份PM2.5組分分析看,揚塵對PM2.5的貢獻占比為2-3成,明顯高于全年其他月份,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針對季節污染特點,近兩年北京市在春季開展揚塵專項治理百日攻堅行動。
北京市的揚塵來源大概分為四類,一類主要是施工場站產生的,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揚塵,也就是施工揚塵。在施工過程中,還有建筑垃圾、渣土的外運,這些車在運輸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道路遺撒,經過反復碾壓,這些顆粒都細碎化,在春季大風的影響下,也會對周邊的環境造成影響,也就是道路揚塵。同時,還有一些待開發的裸地,它們在春季大風的作用下也可能產生揚塵,也就是裸地揚塵。這三類揚塵,是本地揚塵的排放。同時,外來沙塵從沙源地也會輸送沙塵,所以在這個季節有外來沙塵的影響,這也是對空氣質量影響比較大的一類。
聚焦這四類揚塵污染,我們不斷地提升精細化治理水平。比如說針對施工場站的揚塵治理,我們持續推廣密閉化的施工,像今天我們來的這個項目工地,就是一個典型基坑氣膜技術應用的示范。我們從2023年開始推廣基坑氣膜,目前全市已經有15個項目示范應用基坑氣膜?;託饽κ┕すさ氐膿P塵污染以及噪聲防治都有很好的效果,對居民以及周邊環境的保護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同時在場站方面,對于建筑垃圾消納場、混凝土攪拌站,這幾年也在推廣密閉化,大家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攪拌站,對料倉,還有廠區整個密閉化,能有效地減少揚塵污染。
此外,我們今年還持續開展道路的“升優”。因為道路就像一個橋梁,所有塵土如果到了路上,往來車輛碾壓粒徑會不斷細化,車輪卷起后又會反復產生揚塵,對周邊的環境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我們對道路的塵負荷開展監測,發現塵負荷等級差的道路,會督促相關的行業主管部門和相關區分析道路周邊的揚塵源。比如說,周邊有什么施工工地,有什么裸地,包括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渣土車的遺撒比較嚴重,通過溯源分析,精準進行治理。相應地,還加強道路清掃保潔,最大化減少揚塵污染。
針對裸地揚塵,我們現在的要求是多元化見綠,采取生物苫蓋的方式,把裸地塵土進行固化,起風時就不容易起塵。
對于外來沙塵其實并不能人為去影響它太多,但是在沙塵過后,我們會及時組織各區開展一些道路清掃保潔,這樣就不會在沙塵過后反復地隨著風來吹,影響環境質量。
針對人口密集的區域,逐步推行揚塵治理的示范區,比如建筑垃圾在運輸的過程中,采用電動渣土車去運輸,采取全封閉的廂式車去運輸,以減少相應的揚塵污染。同時,加大背街小巷等車流量較大的胡同、道路清掃保潔。這些重點區域也是本著基坑氣膜應用盡用的原則去大力推廣全密閉施工,以及推廣使用全電動化的施工機械去施工,實現污染減排。
總之,揚塵問題點多面廣,涉及的領域也比較廣泛。近年來,各個建筑施工、運輸還有消納等從業單位凝聚共識、合力攻堅,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此外,我們也鼓勵施工工地、場站在做好揚塵污染治理的同時,優先使用新能源的渣土車、攪拌車,還有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的非道路移動機械,以首善標準打造綠色樣板。同時,我們也希望各方能繼續推動管理創綠,提高揚塵的現代化治理水平,落實好揚塵管控的主體責任,推動各項揚塵措施的有效落實,共同助力首都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岳杰(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施工安全管理處四級調研員):各位媒體朋友下午好,下面由我介紹北京市基坑氣膜技術應用推廣相關情況。
為積極適應我國建筑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新要求,探索建筑領域綠色建造新舉措,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不斷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落實,持續推進施工現場揚塵精細化管控,積極推廣抑塵降噪新工藝的運用。在有條件的施工工地,在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中,探索運用基坑氣膜實施全密閉施工,提高污染管控要求。
基坑氣膜作為一項工藝創新、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施工新興技術,它能夠有效隔離基坑與外部環境,減少揚塵和噪音的污染,保護周邊的環境。同時這個封閉式的作業環境,使施工作業不受到氣候及晝夜的影響,相比較于傳統施工工藝,節省了工期成本。大興區黃村鎮車站北里項目是由大興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在這個項目我們推薦采用氫燃料電池車來進行運輸,施工現場4類重點非道路移動機械全部實現新能源化。按照車械清潔化相關要求,把它打造成為一個揚塵精細化治理的示范項目。
全市從2023年10月第一個基坑氣膜在西城落地,目前我市已有15個項目在探索使用基坑氣膜施工作業方法。為有力地推動基坑氣膜廣泛的運用,我們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引領、有序推進”的原則,通過“減免現場檢查、辦理晝間通行證、污染天氣可連續施工作業、核減稅費及信用加分”等激勵方式,引導建設單位、施工企業使用新能源車械和基坑氣膜技術,持續推進建筑施工領域綠色轉型,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