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27 14:18
來源:環保圈
10大海外展團,22個國家與地區的2,279家知名企業參展
接待全球72個國家的90,571名專業觀眾,國際觀眾增幅56%
全國10個省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團蒞臨,行業旗艦地位穩固
亞洲環保旗艦大展——2025第26屆中國環博會于4月2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落下帷幕。本屆展會匯聚了來自22個國家與地區的2,279家企業參展,展示面積達187000平方米,吸引了來自72個國家和地區的90,571名專業觀眾到場參觀。
慕尼黑博覽集團資本品項目組執行總監 Collin Davis 先生表示:“在充滿變數與挑戰的時代浪潮中,中國環博會仍以其卓越的姿態與非凡的影響力,再次有力地彰顯出自身作為環保領域創新策源地與知識匯聚樞紐的關鍵地位。”
政企同頻,共赴綠色盛宴,夯實標桿地位
“十四五” 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入降碳、減污、綠色發展協同推進的關鍵階段,對高質量環境解決方案的需求持續升級。作為全球第二大、亞洲規模領先的環保專業展會,中國環博會始終是洞察產業風向、鏈接政商資源的核心平臺。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夏祖義先生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屆環博會成功搭建了全球環保技術交流、產業合作與成果共享的高端平臺,為推動我國乃至全球生態環境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本屆展會及同期會議迎來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于會文,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夏科家等領導,以及環境領域多位院士蒞臨。來自上海、廣東、安徽、廣西、云南、湖南、深圳、甘肅、重慶等10個省(直轄市)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帶隊蒞臨,聚焦污染防治攻堅、雙碳路徑探索、環境治理市場化機制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調研。
“在環保政策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展會成為政府部門對接前沿技術、了解產業痛點的重要窗口。”中貿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剛先生表示,“多地政府組團參與,不僅體現對展會專業性的認可,更標志著產業交流從企業端向‘政產學研用’全鏈條升級 —— 當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在展會現場形成共振,將加速推動環境治理技術落地與商業模式創新。”
眾士爭輝,聚焦趨勢引領,應對產業新生態
作為亞洲環保產業的年度盛會,第26屆中國環博會匯聚水與污水、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大氣治理、土壤修復、環境監測、碳中和等全產業鏈2,279家企業,以187,000平方米展示規模,再度印證其在亞洲環保領域的標桿地位。從核心裝備到系統解決方案,從傳統污染治理到新興雙碳賽道,參展企業全面呈現環保產業的技術厚度與創新活力。
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會長 李其林先生:作為亞洲地區的旗艦環保展,中國環博會一路見證了環境產業的不斷發展,為生態環境產業加強溝通與合作提供了舞臺,也為產業向外界積極傳遞開放、合作信息提供了重要窗口。
“尤其在行業轉型與市場低迷階段,中國環博會為企業提供了精準對接政府、龍頭企業及資本市場的優質平臺,有效推動技術商業化快速落地。此外,中國環博會具有全產業鏈資源的厚度,從原材料供應商到終端處置企業,形成了強大的垂直協同效應,這在其他區域性展會上是難以實現的。”湖南萬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鎮先生如此評價到。
面對環保產業存量市場競爭加劇、技術迭代加速的雙重挑戰,本屆展會呈現“規模優化、結構升級”的新特征:整體展示面積略有調整,但細分領域亮點突出——水處理膜技術、殺菌消毒設備參展商數量同比增長18%,環境監測與智慧環保板塊企業增幅達8%,反映出 “精準治污”“智慧監管”等剛需領域的旺盛需求。
杜邦水處理亞太區市場傳訊經理 Coco Wang 女士表示:“中國環博會不僅是產品展示的舞臺,更是洞察行業趨勢、貼近客戶需求的重要窗口。我們期待通過與參展觀眾的深度互動、生動的視頻宣傳及現場活動,進一步提升杜邦水處理的品牌影響力,同時深耕細分市場,挖掘更多合作機遇。尤其在當前行業環境面臨挑戰的背景下,杜邦水處理希望超越傳統展陳模式,通過參展傳遞企業對水處理行業的堅定信心與責任擔當。”
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副部長楊建虎先生表示:“中國環博會作為行業風向標,在‘十四五’雙碳目標下,已成為低碳技術、碳監測、循環經濟等新賽道的首發平臺。相較其他展會,中國環博會政企對接高效,本地環保客戶資源豐富且國際客戶質量突出,主辦方展前宣傳籌備工作做的非常到位。”
同時,中國環博會持續為環保創新力量提供發展沃土:專為初創企業設立的“Start-up 初創展區”,為29家科技型初創企業及科研機構提供了面向市場的首秀舞臺,覆蓋零碳技術、資源化裝備、環境大數據等前沿領域;與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第七屆綠色技術創新應用大賽”,現場路演發布 10 項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這種“研發 - 市場 - 資本” 的一站式對接,正成為環保創新的高效轉化通道。
“中國環博會為綠色技術提供了量身定制的轉化土壤”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科創轉化部主任熊天煜表示:“環博會的初創展區、創新秀、綠創賽等環節,為實驗室技術成果走向產業化應用提供了全方位的展示,同時通過與清華環境等創新孵化平臺合作為技術構建孵化和產業推廣的深度支持。”
鏈接世界,深耕跨境對接,解鎖增長新極
作為全球環保產業的盛會,本屆展會構建起中外環保力量交融的超級磁場——不僅吸引了眾多中國環保產業的領軍企業,更吸引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的知名環保企業攜前沿技術與創新方案跨海赴約。數據顯示,德國、日本、美國、意大利、韓國穩居境外參展企業數量前五,德國、奧地利、丹麥、荷蘭、日本、韓國、挪威、英國、美國等10大國家及地區展團盛裝亮相,帶來原汁原味的國際環保技術解決方案。
來自丹麥的格蘭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銷售經理丁思平先生表示:“盡管行業面臨市場沖擊,但高端需求逆勢增長。我們在現場接待了很多新、老客戶,洽談深入且充分,不僅與客戶初步達成合作共識,對后續推進也持樂觀態度。中國環博會憑借專業的展會組織能力和良好口碑,有效助力我們實現品牌推廣與市場拓展,這也是我們始終將其列為同類展會首選的重要原因。”
面對中國環保企業“出海”的澎湃浪潮,展會同步啟動 “全球鏈接計劃”,構建雙向往來的“綠色橋梁”:特別邀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 “一帶一路” 沿線10余個國家的專業采購團組赴會,更吸引來自阿根廷、韓國、印度、俄羅斯等 71 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專業觀眾蒞臨參觀,形成 “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賦能格局。
云南合續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然榮先生表示:本屆中國環博會海外觀眾顯著增多,東南亞、巴基斯坦等地區客戶對我們的小型垃圾焚燒設備興趣濃厚。
中山斯瑞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薛志峰先生也認為:今年現場的海外觀眾大大增加,我們收獲了大量精準對接的海外客戶需求,且需求的針對性與匹配度均表現突出,整體參展體驗令人十分滿意。
多元互動,深耕知識交互,解鎖價值共生
作為展會核心IP之一,中國環境技術大會始終以前瞻性議題設置、頂尖嘉賓陣容與專業運營水準備受業界矚目。2025年大會歷時4天,特邀超460位行業領袖、技術專家及科研學者,圍繞雙碳戰略、循環經濟、資源化等熱點領域,打造由36場論壇形成的高密度知識分享矩陣,為現場近5000名來自政、產、學、研各領域的聽眾,呈現兼具技術深度與產業洞見的思想盛宴。
"技術大會搭建的跨界交流平臺,讓我們不僅捕捉到前沿技術風向,更在與科研機構的深度對話中找到了技術轉化的新路徑。"浙江微蘭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雷先生表示,這種沉浸式的知識交互,正成為企業突破創新瓶頸的重要助力。
展會同期還匠心打造了立體化的活動矩陣:百強企業頒獎典禮致敬行業標桿,環衛車輛動態路演實現技術場景化呈現,環保 CEO 圈享會構建高端人脈網絡,環保創新秀為新銳技術提供孵化舞臺,全球首發平臺聚焦前沿成果轉化,"循環宇宙" 藝術裝置將環保理念融入沉浸式體驗,更有環博會專屬文創體系打造情感連接紐帶。這些特色活動突破傳統展會的物理空間局限,形成 "技術展示 - 商務對接 - 理念傳播 - 文化體驗" 的四維生態。
"從干貨滿滿的技術論壇到充滿創意的藝術裝置,每一天都能發現新的價值點。" 一位來自光大水務的參會者坦言,這種多維度的參與感,讓環博會真正成為了解行業、拓展資源、啟發思考的一站式平臺。
當多元平臺的光芒交相輝映,中國環博會已超越傳統展貿載體的定位,逐步進化為承載產業夢想的價值共同體 —— 這里既是前沿技術的 "首映禮" 現場,也是創新思想的 "發酵池",更是綠色理念的 "傳播場"。在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時代背景下,這場年度盛會正以更開放的姿態,串聯起產業鏈上下游的創新勢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
當本屆盛會的璀璨燈火暫歇,余韻仍在行業熱潮中激蕩時,第 27 屆中國環博會已定于 2026 年 4 月 13-15 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續寫華章。而在此之前,2025 年 9 月 17-19 日,中國環博會廣州展將率先登陸廣州·廣交會展館,提前為行業呈現一場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環保需求的年度盛宴。
Andrey Tkachev,Deputy General Manager,Marketing Department, LIT(俄羅斯)
2025中國環博會重燃了我們在亞洲的發展勢頭。在向可持續水資源未來邁進的過程中,我們重申了我們的使命:提供超越國界的技術,增強社區能力,保護我們的地球。感謝所有合作伙伴、客戶和組織者為我們提供了這個變革性的機會。我們將共同努力,將今天的聯系轉化為明天的清潔水解決方案。
普拉克環保系統(北京)有限公司市場營銷經理 張靜(瑞典)
普拉克結合歐洲的先進技術及幾十年的工程實踐經驗,不斷研發出適合中國國情的工藝,以高品質的項目,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中國環博會影響力大、認可度高,是加強與新老客戶合作、拓展新市場的重要平臺。我們希望在這里展示能夠解決當下行業難題的對應技術,同時與廣大新老客戶當面詳細交流,為客戶提供更精準的解決方案。
江蘇科選環境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 王衛勉(中國)
中國環博會是國內規模大且知名度高的環保展,是環保圈矚目的年度盛事,因此我們在中國環博會推出了新設備,這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實現2025前半年的市場目標。中國環博會也是是環保行業的“前線記者”,在這里我們能感受到行業的準確風向,精準布局環保藍圖。一直以來我們都堅定不移地選擇并支持環博會,也希望環博會越辦越好。
北京碎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 王煥昭(瑞士)
中國環博會是一個國際化的環保展,也是國內規模很大、很專業的環保展,因此我們希望借助中國環博會加大對新產品的推廣力度,現場的效果也是不錯的,洽談到了很多新客戶,其中也包含了不少海外需求。
云南合續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劉然榮(中國)
今年在展會現場,我發現最大的一個特點是海外觀眾很多,其中像是東南亞、巴基斯坦的客戶就對我們的小型垃圾焚燒設備很感興趣。還有一個發現是,與其說客戶是帶著需求來的,不如說客戶是帶著要求來的,他們很明確地提出更高端的技術要求,我想這也反映了一定的市場傾向,未來也希望中國環博會能夠在促進供需對接方面為我們創造更大的好處。
浙江微蘭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雷(中國)
無論行怎樣發展,一定需要優質的企業,我們希望在行業深耕發展,就非常需要通過中國環博會這樣規模大、專業性高的展會來對外展示品牌形象,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環博會是我們一直以來的選擇。我們也很關注中國環博會傳遞出的技術趨勢,每年我們也都會派出技術人員去參加監測的分論壇。
杭州碟濾膜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方麗娜(中國)
盡管市場波動,但這里始終是產業鏈精準對接的舞臺,因此我們每年都會在環博會上發布新技術或新產品。中國環博會是一個環保行業的大聚會,技術交流氛圍真實、熱烈,上下游能高效碰撞出解決方案,我們和眾多伙伴一樣,年年參與,年年有收獲。
湖南萬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宋鎮 (中國)
中國環博會始終在技術推廣、市場開拓、品牌塑造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行業轉型與市場低迷階段,展會為企業提供了精準對接政府、龍頭企業及資本市場的優質平臺,有效推動技術商業化快速落地。此外,中國環博會具有全產業鏈資源的厚度,從原材料供應商到終端處置企業,形成了強大的垂直協同效應,這在其他區域性展會上難以實現。
廣東優廢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直營事業部總監 宋明燕(中國)
我們通過中國環博會這一高端平臺擴大技術曝光度,對接全國優質合作伙伴,推動產品從廣東走向更廣闊市場。希望未來環博會邀請更多優質企業參展,期待與更多優秀企業在這個平臺共創綠色未來。
安樂設備安裝工程(上海)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經理 張華齋(中國香港)
今年在展會現場,我們感受到的是高熱度與專業化并存,展前的宣傳多渠道覆蓋,線上宣傳力度、線下聯動與媒體合作、預熱活動與創新形式多樣。我們也關注了同期舉辦的論壇會議及同期活動,尤其是關于低碳技術、AI監測設備等前沿成果的內容,希望借此了解行業創新趨勢。
北京連華永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 肖翰(中國)
目前,我們在研發上都在走向智能化,力求更加快速、簡單,我們需要中國環博會這一大平臺去進行新品推廣、增加品牌曝光度。中國環博會展商覆蓋面廣泛,所以我們也成功吸引了想要合作的高校、科研單位、污水監測站這類客戶群體。
萊茵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虹(德國)
萊茵是成立了150年的德國公司,近30年來為環保企業提供產品碳足跡認證、溫室氣體核查與審定等服務,ESG綜合服務。非常榮幸這次能夠參加中國環博會,通過與客戶的現場互動,我們能夠更好了解到市場需求,幫助環保企業將產品做得更清潔、更綠色并推廣到海外,以及助力“雙談”目標實現。應該說展會舉辦得還是非常成功的,來到我們展位咨詢的觀眾也非常多,并且與我們的服務匹配度很高的明確、定向的需求。
寶怡環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燕(德國)
中國環博會的名氣很大,能夠作為一個窗口,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全方面的、最新的行業動向,所以我們借助這個平臺去推廣和展現產品,收獲優質的合作伙伴,并且吸引了一些海外客戶。希望中國環博會能夠越辦越好,攜手并進!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