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31 14:19
來源:環保部發布
第二個談談對經濟有沒有影響。剛才說了對局部地區,個別企業,肯定是有影響的,但是從全局來看,從長遠來看,確實是騰籠換鳥。我市北辰區位于城郊結合部,是散亂污企業關停取締最集中的地方,總共關停了1600多家。這1600多家企業,總共占地是3000多畝。一個企業大概占兩畝多地,平均每畝地貢獻稅收不足2萬元,產出很低。所以北辰區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以后,騰出了空間,解決了一些安全隱患,優化了產業布局,為下一步發展騰出了土地、資源、環境空間,進一步實現了綠色發展,事實上是非常好的。
第三點體會就是在治理散亂污企業的過程中,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今年4月到5月份,中央環保督察進駐天津,在群眾舉報的4000多個信訪舉報件當中,針對這些散亂污企業違法生產、非法排污的舉報件占相當大比例,群眾對散亂污企業是非常不滿意,也是非常關切的。所以按照總書記的“群眾需要什么、想什么,我們就干什么”這樣的要求,我們必須來采取行動加強治理。所以治理散亂污企業影響了一小部分人,但對整體、對全局來說是有益的。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們的工作最終也得到了這些散亂污企業的支持。如果沒有他們支持,也不可能把1.9萬家企業都進行了集中整治,還關停了9000多家,那是不可能的。我在這里可以講一個小故事,在今年5月份、6月份的時候,就是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最緊要的關頭,我們市里的自行車協會帶了幾十家企業,到市環保局跟我們座談,看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座談完以后,其中兩家企業負責人說來的時候是準備跟你們來打架的,帶著一肚子氣來跟你們談這個事情的。但是通過座談以后,了解了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后,了解了疏堵結合、分類指導、分類施策、最終實現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實現產業化發展這一系列政策,知道下一步怎么辦了,也就氣消了。在座談會上,我們和他們介紹了1958年的時候,267家小廠通過整合建立了上海鳳凰自行車廠,實現了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并最終成為知名品牌。我們也建議他們參照鳳凰的發展模式。目前看來,我們整個天津自行車行業非常的支持這項工作,對企業提升改造的各項要求執行得非常到位。所以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按期完成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任務,實現更好的發展,綠色的發展。我就介紹這些,謝謝你。
目標背后最重要是政府怎么在行動,社會怎么在行動
人民日報記者:有一個問題想問方局,北京60微克每立方米的目標如何兌現?
方力:大家都很關心空氣質量,其實我覺得這幾年大家對空氣質量的關心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全面。空氣質量其實就是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實踐在大自然產生的污染排放。人為活動排放疊加氣象條件以后,最后體現出的就是空氣質量。所以治理大氣污染,根本在于我們人為努力的程度。
評價空氣質量的話,如果大家關心體育,體育里面最容易出現歧義的是打分的項目,裁判通常會去掉兩個最高值,再去掉兩個最低值,最后再衡量打分。剛才說的氣象條件,其實每一年都不一樣,如果我們單純的拿今天的空氣質量跟去年的同一天相比,其實是沒有可比性的。但是從更長周期來講,比如說是一年就比一天、三年就比一年評價得更科學,其實很多的社會學層面,統計學層面,有一些方法我覺得拿來進行科學分析,還是能夠分析出很多問題的。比方說咱們現在已經習慣用一年的周期來考察空氣質量,這是一個維度,但是如果我們再做的細致一點,比如說把全年最差的10%的天氣,還有最好的10%的天氣去掉,考察中間80%時段空氣質量的變化,那么評價結果受氣象條件的影響就相對會少一些。
剛才記者問到“大氣十條”的收官之年如何面對60微克/立方米左右這個目標。我覺得其實今天我們現場已經有了部分答案,數據也給出了答案。首先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是在環保部召開,環保部代表國家層面,強力體現了國家層面的堅強決心和決勝決心。
第二個今天京津冀三地的環保廳局長坐在這里,實際上是體現了京津冀區域的通力協作,聯防聯控的有效配合。從剛才三地的介紹當中也看到了,全社會方方面面都在努力。
第三個還是要用數據說話,其實很多記者朋友都是從年初就參加新聞發布會,對這一年來的數據都很清楚。今年1、2月,北京跟去年同期相比是反彈了60%多。當時我們就做了一個分析,如果要達到全年60微克左右的這個奮斗目標,那么未來的10個月,每個月都要達到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從有監測數據以來的四年,也就是2013、2014、2015、2016這四年,如果大家去查數據會發現,每一年的pm2.5年均濃度都在下降,但是就某個月來說,歷史最好水平出現在哪一年,可不是一個定論,跟那個月的氣象條件很有關系。其實這就說明我們的空氣質量跟氣象條件有關,在現階段,氣象條件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過去四年的數據說明我們整個社會一直在努力,整個社會的排放一直在下降。
今年3月份到現在,過去的八個月除了9月份,其余七個月的月均濃度都是歷史最低,這反映出有氣象影響因素,也反映出我們在環保部的統一指導下,區域間聯防聯控,整個區域的排放強度降低了。那么跟2013年同期相比, 2013年北京的PM2.5年均濃度是89.5微克/立方米,跟今年60微克左右的目標相比,就是要下降三分之一。到了昨天,同期相比下降了三十四點幾。今年的最后兩個月,我覺得人努力的成分會越來越顯現出來。首先是我們大家要努力的去干,真正干到位了,人民群眾會看在眼里。目標背后最重要是政府怎么在行動,社會怎么在行動。
前兩天咱們剛剛經歷了一個污染過程,我去參加一個會,參會的同志都很關心,問我10月份空氣質量是不是比去年10月差了。實際今年10月份跟去年10月份相比,我們PM2.5濃度下降了20%多,將近30%。去年10月份80多微克/立方米,今年10月份是60微克/立方米,因為時間太長大家不記得了,但是數據是客觀的。所以說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第一我們在干,第二干的路數是對的,第三還要持續不斷干下去。
北京大氣污染防治的信心不僅來自于剛才介紹的那幾個方面,還有兩個大的背景,一是北京新的城市總規已經向社會發布了;二是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北京兩件大事:冬奧會和疏解非首都功能。大家關心總規的話就會關注到北京未來要減量發展,現在的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由2900多平方公里,到2020年要下降到2860平方公里。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