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廣東河源打贏藍天保衛戰2018年工作方案發布(全文)

時間:2018-07-09 10:09

來源:河源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市環境保護局和市公安局牽頭,市城管執法局、交通運輸局等配合,會同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落實。

17.開展新生產(銷售)機動車環保達標監督檢查。

督促新車生產和進口企業全面實現車輛環保信息公開及達標管理。組織對生產、銷售環節新車環保達標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嚴厲打擊生產、銷售超標機動車的行為。2018年,對銷售環節的新車排放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責任單位:市環境保護局、工商局牽頭,市公安局、質監局等配合,會同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落實。

18.完善機動車排放檢測制度。

推廣采用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對機動車進行監督抽測,2019年9月底前,根據機動車監管重點,布局遙感監測網絡,重點加強重要物流運輸通道的網絡建設。

加強對機動車排氣檢測機構的監管,嚴厲打擊環保檢驗弄虛作假的違法行為;加強對高排放車輛、高使用強度車輛的監管,依法查處超標車輛上路行駛行為。強化機動車報廢企業監管,確保報廢車輛徹底拆解。

責任單位:市環境保護局牽頭,市公安局、交通運輸局、商務局、質監局等配合,會同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落實。

19.力爭提前實施機動車國VI排放標準。

推動車用成品油品質升級,推進國VI車用汽、柴油的提前供應工作,車用汽油蒸汽壓全年不得超過60千帕。

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環境保護局牽頭,市公安局、工商局、質監局等配合,會同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落實。

20.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

2018年年底前,劃定低排放控制區(包括但不限于地級以上市城市建成區),禁止使用冒黑煙等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

責任單位:市環境保護局牽頭,市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交通運輸局、水務局、農業局、工商局、質監局、城管執法局等配合,會同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落實。

21.強化車用、船用燃料質量監管。

加強車用成品油市場管理,開展打擊成品油違法經營專項行動,確保成品油質量達標。組織開展加油站、儲油庫車用汽柴油抽查,2018年抽檢覆蓋率達到50%,2020年達到80%。做好符合標準的船用低硫燃油和普通柴油的保障供應工作,加強對水上加油站和船用燃油生產、銷售企業油品質量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加工、運輸、出售不符合國家標準船用油品的違法行為。

責任單位:市工商局、質監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局、經濟和信息化局、河源海事局等配合,會同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落實。

(六)加強面源治理。

22.加強工地揚塵污染控制。

加強對《廣東省建設工程施工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試行)》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施工工地嚴格落實車行道硬底化和連續噴水保濕、裸露土地全部鋪蓋防塵網、出口安裝車輛自動沖洗裝置(或按規定設置洗車槽,配備高壓沖洗設施并安排專人對出入車輛沖洗)、安裝連續密閉施工圍檔、采取噴霧噴淋或者灑水壓塵等要求,城市建成區施工現場出入口應安裝揚塵視頻監控設備,保證清晰監控車輛出場沖洗情況及車輛車牌號碼。渣土運輸車作業時應當確保車輛封閉嚴密,不得超載、超寬、或者撒漏,且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間、路線要求,清運到制定場所處理。加強工地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建筑面積5萬平米以上工地安裝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并與市、縣級環境保護部門聯網。要加大對未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單位的監管和處罰力度,及時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平臺系統(廣東)公示違法企業違法失信信息,并定期進行曝光。建立施工揚塵項目清單。

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牽頭,市交通運輸局、代建局、城管執法局、環境保護局等配合,會同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落實。

23.加強道路揚塵污染控制。

實行環衛作業全覆蓋、垃圾收運密閉化、深化環衛市場化運行機制。采取道路機械化清掃等低塵作業方式,強化市政道路機械化高壓沖洗,推進環保高效道路抑塵劑的應用,加大道路沖洗、灑水、清掃頻次,有效清除道路路面和立面泥沙、灰塵、車輛輪胎橡膠粉塵等污染物,降低和控制路面揚塵。

責任單位: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局等配合,會同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落實。

24.加強運輸揚塵污染控制。

建筑垃圾和粉狀物料運輸車輛(以下簡稱“運輸車輛”)要配備衛星定位裝置并推行全封閉運輸。2020年年底前,80%以上運輸車輛要實現全封閉運輸。未實現全密閉運輸的車輛不再進行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外省、市在粵運營的運輸車輛,必須符合全密閉要求方可進入我市工地開展裝卸工作。組織開展運輸車輛專項整治行動,規范運輸路線和時間,規范和優化車輛運輸過程、裝卸流程中的揚塵控制要求。加大對未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運輸單位的監管和處罰力度。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交通運輸局、城管執法局牽頭,會同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落實。

25.全面加強工業企業堆場及礦山揚塵污染控制。

大力推廣使用粉塵抑制劑,加強對工業企業和礦山的監管,確保煤堆、渣堆、料堆、灰堆等的揚塵控制措施取得實效。易產生粉塵污染的物料應實施倉庫、儲藏罐、封閉或半封閉堆場分類存放,臨時性廢棄物應及時清運出廠,長期性廢棄物堆場應當設置高于廢棄物堆的圍墻或防塵網。依法推進城市建成區外圍5公里范圍和規劃區域內的露天開采礦山及碎石場(廠)關閉,并進行復耕復綠。

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環境保護局、安全監管局牽頭,會同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落實。

26.加強其他面源污染防治。

推進農業面源綜合整治。積極推進秸稈、樹枝(葉)等生物質綜合利用,開展秸稈還田和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力爭2018年秸稈綜合利用率不低于85%。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