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27 13:24
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日前,河北印發《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方案要求,到2020年10月,全省焦化行業全部完成深度治理,達到超低排放標準。2020年,全省符合改造條件的鋼鐵企業全部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符合條件的焦化、鋼鐵企業完成有色煙羽治理。實施電廠深度治理。在原有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運行管理,完善治污設施,提高去除效率,實施電廠有色煙羽治理。2018年,結合機組檢修計劃,有序開展城市主城區及環境空氣敏感區燃煤電廠有色煙羽治理試點工程;2019年底前,全省具備深度減排改造條件的燃煤機組完成深度治理,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全文如下: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各部門:
現將《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
2018年8月23日
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補齊經濟社會發展短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任務,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新時代美麗河北的根本要求。為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18〕17號)和《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精神,持續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實現全省空氣質量根本好轉和“保底線、退后十”目標任務,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堅決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大幅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把握制約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標本兼治、城鄉聯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強化督察監管執法,完善應急響應機制,精準治理,依法治理,鐵腕治理,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為開創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局面提供良好生態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目標導向,形成倒逼機制。科學設定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大氣污染治理重點領域任務目標,制定行動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強化專項督察,嚴格執法檢查,保障目標落實。建立目標倒逼和績效考核機制,倒推任務措施,倒排工程工期,倒查突出問題,倒逼責任落實,凝聚各方力量,增強治污信心。
2.堅持底線思維,聚焦突出問題。聚焦問題抓要害、找準病根開藥方,抓住主要矛盾和薄弱環節,緊盯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時段和重點問題,集中優勢兵力,開展專項整治,打贏攻堅戰役。結合環境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查找發現突出環境問題,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和效果清單,實現問題整改與長效機制建立有機結合。
3.堅持源頭防治,著力治本攻堅。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把調整結構、轉型升級作為治本之策。堅定不移調整產業結構,大力壓減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長大于消、長優于消。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大幅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促進用能結構日趨合理。持續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大力推動鐵路運輸,發展多式聯運,提升鐵路貨運比例。強力優化產業布局,破解煤電圍城、鋼鐵圍城、重化圍城難題,有效解決城市重點污染源問題。
4.堅持聯防聯控,突出秋冬時段。針對秋冬季傳輸通道城市重污染天氣易發多發的特點,強化與京津及周邊省份之間、省內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聯防聯控,強化區域錯峰生產和應急運輸響應聯動,有效控制污染物傳輸。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分級發布預警信息,建立區域應急聯動機制,最大限度實現“縮時削峰”,著力改善秋冬季空氣質量。
5.堅持統籌推進,緊盯薄弱環節。既立足城市主城區,又注重所轄縣(市、區),盡快扭轉縣(市、區)空氣質量普遍劣于城市主城區的狀況,實現城鄉空氣質量同步改善。既突出PM2.5濃度又注重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下降,對6項污染物因子中持續反彈和尚未達標的污染物,分析源頭癥結,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實現主要污染物持續下降和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6.堅持全民共治,匯聚治污合力。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加強政策引領、目標引導和統籌推進;強化企業減排責任,實施重點行業深度治理,推進重點排污單位環境信息強制公開;強化公眾社會責任,加強宣傳教育,開展政策解讀,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引導公眾有序參與,逐步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大氣環境治理體系。
(三)行動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20年,全省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幅減少;PM2.5平均濃度明顯降低,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面完成“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約束性目標,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明顯增強,藍天保衛戰取得階段性勝利。
2020年,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較2015年下降28%;全省設區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28%以上,較2017年下降15%以上,達到55微克/立方米;全省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到63%以上,平均重污染天數較2015年減少25%;其中,PM2.5未達標城市(以2015年度計)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29%以上,較2017年下降16%以上,達到58微克/立方米以下。各市要立足退出“后十”,努力實現達標。石家莊、邯鄲、邢臺市力爭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10位,唐山、保定市力爭退出后20位,衡水、廊坊、滄州市確保持續向好、位次提升。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