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27 13:24
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2018年底前,傳輸通道城市完成國家規定的各10臺(套)固定垂直式和1臺(套)移動式遙感監測設備的遙感監測網絡建設,承德、張家口、秦皇島市分別安裝6臺(套)固定垂直式遙感監測設備,定州、辛集市分別安裝4臺(套)固定垂直式遙感監測設備;建成國家、省、市三級聯網的遙感監測系統平臺。各市根據本地機動車監管重點,布局遙感監測網絡,到2020年,建成功能較完備的全省遙感監測網絡。(牽頭部門:省環境保護廳,責任部門: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
13.加快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采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到2020年,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市和定州、辛集市使用比例達到80%。港口、機場、鐵路貨場等新增或更換作業車輛主要采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加快完善優化充電基礎設施,在物流園、產業園、工業園、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物流集散地建設集中式充電樁和快速充電樁,為承擔物流配送的新能源車輛在城市通行提供便利,到2020年,初步形成覆蓋主要城市的城際快充網絡。對可識別的新能源汽車,不實行限行措施。
2018年全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不低于3萬輛(標準車),力爭達到4.3萬輛(標準車);2019年全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不低于3萬輛(標準車),力爭達到5.5萬輛(標準車);到2020年,全省累計推廣應用各類新能源汽車30萬輛(標準車),建設充電站1970座、充電樁65625個;石家莊市建成區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車。(牽頭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責任部門: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石家莊鐵路辦事處、河北港口集團、河北航空公司)
14.加強機動車監管和尾氣治理。自2019年7月1日起,全省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推廣使用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燃氣車輛。推行市、縣、鄉三級機動車排放污染“網格化”監管機制,加強機動車污染監管力量建設,落實機動車污染防治屬地管理責任,督促生產、銷售和使用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相關企業建立環保達標保障體系。嚴格新車環保裝置檢驗,在新車銷售、檢驗、登記等場所開展環保裝置抽查,保證新車環保裝置生產一致性,依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不達標車輛等違法行為,確保在我省銷售的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達標。深入推進入戶抽查和路檢路查,加強遙感監測的推廣應用,嚴格監管定期檢驗機構,推進建立“天地車人”一體化機動車排放監控系統,確保在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達標排放。研究制定機動車尾氣超標排放處罰辦法,建立機動車排放違法聯合處罰和責任追究機制,對上路行駛的超標排放機動車實行“環保部門取證、公安部門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制定老舊車年度淘汰方案,通過采取劃定禁限行區域、經濟補償、嚴格超標排放監管等方式,大力推進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更新淘汰,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燒技術和“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牽頭部門:省環境保護廳,責任部門: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工商局)
15.加強專項作業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管理。開展專項作業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2018年10月底前,建立城市專項作業車治理機制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備案制度,逐步完善準入、檢查、監測和處罰等標準體系。劃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嚴格管控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2019年底前完成。推進工程機械安裝實時定位和排放監控裝置,建設排放監控平臺,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推進排放不達標工程機械、港作機械清潔化改造和淘汰,港口、機場新增和更換的作業機械主要采用清潔能源或新能源。(牽頭部門:省環境保護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廳、省水利廳、省交通運輸廳)
16.加快油品質量升級。按照國家部署要求,張家口、承德、秦皇島市完成國六標準車用汽柴油置換,全省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油和車用柴油。自2019年1月1日起,停止銷售低于國六標準的汽油柴油,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軌”。內河和江海直達船舶必須使用硫含量不大于10毫克/千克的柴油。加強對油品制售企業的質量監督管理,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使用不合格油品和車用尿素行為,禁止以化工原料名義出售調和油組分,禁止以化工原料勾兌調和油,嚴禁運輸企業儲存使用非標油,堅決取締、嚴厲打擊黑加油站點。(牽頭部門:省發展改革委,責任部門:省商務廳、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環境保護廳、省交通運輸廳、河北海事局、省公安廳)
17.加強船舶港口和靠港飛機排放治理。開展船舶超標排放專項治理,嚴格實施船舶排放標準,推廣使用電動或天然氣等清潔能源船舶,沿海港口新增、更換拖船優先使用清潔能源。加快推進港口綠色發展,嚴格落實《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實施方案》有關要求,推進我省船舶排放控制區順利實施,加快實施唐山港京唐港區國家綠色循環低碳港口示范工程。加快港口碼頭和機場岸電設施建設,提高岸電設施使用效率,新建碼頭需規劃、設計和建設岸基供電設施,民航機場在飛機停靠期間主要使用岸電。推動內河船舶改造,加強顆粒物排放控制,白洋淀區域2019年6月底前完成現有燃油船舶清潔化改造,新增船舶全部使用清潔能源。
2018年底前,全省建成10套港口岸電設施;到2019年,全省至少29個泊位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的能力;到2020年,全面完成交通運輸部《港口岸電布局方案》建設任務目標,全省至少36個泊位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的能力;港口大氣污染物得到有效防控,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牽頭部門:省交通運輸廳,責任部門:河北海事局、河北港口集團、河北航空公司、雄安新區管委會)
(四)著力調整用地結構,打好揚塵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
18.持續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全面完成露天礦山摸底排查。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規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對污染治理不規范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驗收合格后方可生產,督導礦山治污設施安裝在線監控系統,對拒不停產或擅自恢復生產的依法強制關閉,到2019年底仍不達標的依法提請縣級政府實施關閉。對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加強修復綠化,減少揚塵。強化礦產資源規劃管理,嚴格控制露天礦山建設項目。加強尾礦(矸石山)資源化利用和綜合治理。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