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19 13:44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4次會議上的重要指示,進一步提高我區冬季清潔取暖水平,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要求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安排,自治區發改委會同自治區環保廳、住建廳等相關部門編制完成了《內蒙古自治區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并進行了公示。
內蒙古自治區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4次會議上的重要指示,促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進一步提高我區冬季清潔取暖水平,減少大氣污染,促進節能減排,按照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及自治區政府的安排部署,根據《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現就內蒙古自治區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清潔取暖實施基礎
清潔取暖是指利用天然氣、電、地熱、生物質、太陽能、工業余熱、清潔化燃煤(超低排放)等清潔化能源,通過高效用能系統實現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包含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為目標的取暖全過程,涉及清潔熱源、高效輸配管網(熱網)、節能建筑(熱用戶)等環節。
內蒙古位于祖國北部邊疆,地域廣闊,土地面積118萬平方公里,氣候寒冷,全區冬季平均氣溫為零下3度到零下15度之間,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26度到零下50度之間,大部分地區采暖期長達6個月,呼倫貝爾市部分地區采暖期長達9個月。
(一)總體情況
1.采暖面積。全區總采暖面積約10億平方米。城鎮采暖面積約7.5億平方米,其中:分散采暖面積約0.9億平方米;集中采暖面積約6.6億平方米。農村采暖面積約2.5億平方米,其中集中采暖面積約0.27億平方米,其余均為分散采暖。
2.供暖熱源。城鎮地區主要以熱電聯產和區域集中供暖鍋爐房供暖為主,以燃氣、工業余熱、風電、太陽能等其他能源供暖為補充。農村地區以分散式采暖為主,采暖源主要為分散燃煤鍋爐、傳統燃煤爐或秸稈。
3.用能結構。城鎮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占比達到51.5%,區域鍋爐房供熱占比43.6%,燃氣供熱占4.5%,熱泵、電采暖等其他方式占比約0.4%。
4.熱網系統。全區已建成熱源廠總裝機容量6600萬千瓦,建成供熱管網1.9萬公里。
(二)清潔取暖方式
清潔取暖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清潔燃煤集中供暖。清潔燃煤集中供暖是對燃煤熱電聯產、燃煤鍋爐房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后(即在基準氧含量6%條件下,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通過熱網系統向用戶供暖的方式,包括達到超低排放的燃煤熱電聯產和大型燃煤鍋爐供暖,環保排放要求高,成本優勢大,對城鎮民生取暖、清潔取暖、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起主力作用。
2.電供暖。電供暖是利用電力,使用電鍋爐等集中式供暖設施或發熱電纜、電熱膜、蓄熱電暖氣等分散式電供暖設施,以及各類電驅動熱泵,向用戶供暖的方式,布置和運行方式靈活,有利于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蓄熱式電鍋爐還可以配合電網調峰,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
3.天然氣供暖。天然氣供暖是以天然氣為燃料,使用脫氮改造后的燃氣鍋爐等集中式供暖設施,或壁掛爐等分散式供暖設施,向用戶供暖的方式,包括燃氣熱電聯產、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燃氣鍋爐、分戶式壁掛爐等,具有燃燒效率高、基本不排放煙塵和二氧化硫的優勢。
4.可再生能源等其他清潔供暖。包括地熱供暖、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太陽能供暖、工業余熱供暖。其中地熱供暖是利用地熱資源,使用換熱系統提取地熱資源中的熱量,向用戶供暖的方式。生物質能清潔供暖是指利用各類生物質原料,及其加工轉化形成的固體、氣體、液體燃料,在專用設備中清潔燃燒供暖的方式,主要包括達到相應環保排放要求的生物質熱電聯產、生物質鍋爐等。太陽能供暖是利用太陽能資源,使用太陽能集熱裝置,配合其他穩定性好的清潔供暖方式向用戶供暖。工業余熱供暖是回收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經余熱利用裝置換熱提質,向用戶供暖的方式。
(三)重要意義
1.有利于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從利用方式看,發電是煤炭清潔利用最主要的方式,而大量的小鍋爐和散燒煤是造成嚴重霧霾的重要因素之一,冬季北方地區取暖是消費散燒煤的重要部分。我區新建燃煤機組均采用超低排放標準,現役燃煤機組正在進行超低排放改造,而分散小鍋爐和傳統的散煤爐環保設施落后或者未安裝環保設施,據測算,電煤比例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散燒煤比例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將減少大氣污染排放1.5%。
2.有利于提高冬季采暖水平。散燒煤供暖一般采用傳統煤爐,運行水平較低,安全穩定性較差,供熱溫度難以控制,采暖環境不舒適。采用熱電聯產機組實施集中供暖,供暖安全性較高,采暖環境舒適,同時,快速發展的電供暖具有清潔、安全、便捷等優勢,運行調節方便靈活,環保舒適可控性強。因此,因地制宜實施清潔供暖,有利于提高冬季采暖質量。
3.有利于促進電力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內蒙古電力裝機整體富余,發電利用小時數不高,電網調峰困難,建設大型熱電機組解決城市集中供暖問題已不適應電網運行要求。加快實施電供暖不僅可促進用電負荷增長,還能夠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水平,消納富余電力,同時進一步促進風電、光電等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是電力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于促進內蒙古電力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四)存在問題
1.集中供熱熱源供熱能力未完全發揮。我區部分城鎮供熱劃分不同的區域,由不同的供熱企業建設熱網實施供熱,各分區熱網之間沒有聯網,各熱源只能接帶一個局部區域的供熱負荷,而又無法與隸屬不同企業的其它熱源實現聯網運行,不能互為備用。為了確保供熱安全,每個熱源要留有一定的備用容量,使得一個城市的供熱平均備用容量太大,限制了供熱能力的發揮,全區熱電聯產機組供熱能力發揮率僅為70%,不均勻供熱和過量供熱現象普遍存在。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