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19 13:44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
2.盟市組織抓好具體落實。各盟市要明確市級清潔取暖主管部門,按照國家及省級清潔取暖要求,組織編制市級清潔取暖工作方案,并將實施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措施分解落實,明確責任單位,設立常態協調機制和目標考核機制,精心組織實施,加強發改、能源、住建、財政、環保、國土、城市規劃、金融、工業和信息化、質監、安全等政府部門及電力、天然氣、可再生能源、供暖等相關企業的協作,就推進清潔取暖過程中的能源供應、環保監管、項目用地、資金支持、安全保障等各類問題進行協調,在保證民生供熱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清潔取暖工作。
3.企業承擔供暖主體責任。企業是清潔供暖的主體,要加強經營模式創新,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綜合能源服務,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用戶滿意度,推動成熟、完善、可持續的清潔供暖市場的建立。電力、天然氣、可再生能源、供暖等相關企業,要及時將政府明確的目標任務分解落實,編制企業清潔供暖工作方案。
(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1.精準高效使用財政資金。積極爭取中央相關資金支持,開展城鎮清潔取暖試點。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出臺清潔取暖的政策措施,統籌使用相關財政資金,加大力度支持清潔取暖工作。
2.積極拓寬資金渠道。自治區級財政統籌利用節能減排、大氣污染防治及城鎮建設等現有資金渠道,支持清潔取暖設施建設、改造,各級地方政府根據事權責任劃分予以支持。鼓勵引導保險公司、信托計劃、資管計劃等資金在依法合規前提下參與清潔供暖項目建設運營。
(三)完善支持政策
1.加強政策引導,降低清潔取暖成本。各盟市要將城鎮清潔
供暖作為重點支持的民生工程,在居民可承受能力范圍內,兼顧
考慮供暖清潔化改造和運營成本,通過價格、補貼、投融資等政策支持和引導,有效降低清潔供暖項目建設及運營成本。實施居民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支持電采暖發展,對于電采暖實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鼓勵電蓄熱、儲能企業與風電、光伏發電企業開展直接交易。
2.完善城市供熱價格形成機制。各盟市要按照服務質量和價格對等原則,規范熱價管理,積極推動我區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理順供熱價格矛盾,確保供熱企業正常生產運營。對供熱價格難以彌補供熱生產運營成本的,可由地方政府考慮予以補貼。對非市政集中供熱的清潔取暖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由供用熱各方協商確定具體供熱價格。加快按流量計費的兩部制熱價實施步伐,利用價格杠桿促進節約用熱。
3.加快清潔供暖市場化發展。進一步放開供暖行業市場準入,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清潔供暖領域,引導各集中供熱特許經營區經營主體通過兼并、收購、重組等方式合并,形成專業化、規?;拇笮推髽I集團,提高供暖質量服務水平。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形成“產、供、銷、儲”上下游一體協同發展的天然氣供應保障體系。支持鼓勵企業發展熱源、熱網、供熱站及熱用戶一體化的經營管理模式,減少中間管理環節,降低供熱成本。積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工程總包、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融資租賃、能源托管、以租代建等模式發展清潔供暖。推動以招投標等市場化方式選擇供熱主體,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提供技術咨詢、方案設計、設備研制、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等清潔供暖工程(項目)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多元化綜合能源服務。
(四)加強清潔能源保障供應
1.加強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推動天然氣長輸管道規劃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支線管網,加快推進管網互聯互通,努力實現多氣源供氣。加快天然氣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各地應進一步強化保供責任,將儲氣調峰設施建設納入各地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在2020年供暖季前形成不低于保障日均3天用氣量的應急儲氣能力,在2020年底前天然氣供氣企業應擁有不低于其年合同銷售量10%的儲氣能力,不可中斷大用戶和城燃企業應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氣量5%的應急儲氣能力。天然氣企業要按照國家要求簽訂氣源氣量保供協議,提前鎖定資源量,特別是明確冬季高峰期供氣量,防止出現無協議供氣問題。各盟市要加強對本地區燃氣特別是農村燃氣取暖工作的指導,督促相關企業加強供用氣安全管理。相關企業要承擔安全供氣的主體責任,制定完善企業規范和操作規程。
2.強化電網支撐能力。各盟市要組織好本地區“煤改電”工程規劃與電網規劃的銜接,明確“煤改電”工程建設時序,將配套電網工程納入地區規劃。電網公司要加強配電網改造,有效利用農網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電網企業資金等資金渠道,滿足新增電采暖等新增電力需求,確保電網工程與“煤改電”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產,保證取暖安全和電網安全。
3.建立健全生物質原料供應體系。組織興安盟等農林生物質資源豐富的盟市開展生物質資源調查,明確可作為能源化利用的資源潛力。支持建立健全生物質原料收集體系,推進收儲運專業化發展,提高原料保障程度。支持生物質專業化收集企業發展,通過優先土地流轉、加大農機補貼等方法,促進專業化收集企業規?;l展。
4.加強余熱資源需求調查評價和利用體系建設。各盟市要深入開展余熱資源和熱負荷需求調查摸底,全面梳理本地區相關行業余熱資源的種類、品質、數量、連續性、穩定性、分布和利用狀況。加快建設高效率的余熱采集、管網輸送、終端利用供熱體系,按照能源梯級利用原則,實現余熱資源利用最大化。
5.加強節能環保鍋爐清潔煤供應能力建設。以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為重點,推進與節能環保鍋爐配套的清潔煤制備、配送、儲存、使用等環節的設施建設與升級改造。推進清潔煤制備儲運專業化發展,積極設立區域煤炭配送中心,在暫不具備清潔供暖條件的鄉村地區,實現潔凈型煤生產倉儲配送網點全覆蓋。
(五)做好全方位宣傳推廣
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基層宣傳推廣作用,通過各類媒體廣泛宣傳清潔取暖在安全、環保等方面的重要意義,普及清潔取暖政策知識,及時總結推廣清潔取暖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提高公眾清潔取暖意識,引導全社會支持和參與清潔取暖工作,營造出良好的社會輿論和工作氛圍,形成多層面、全方位凝聚推進清潔取暖的強大合力。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