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07 13:42
來源:廣東人大網
達到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編制大氣環境質量持續達標及提升規劃,采取措施,保持和提升大氣環境質量。
編制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和持續達標及提升規劃,應當征求有關行業協會、企業事業單位、專家和公眾等方面的意見。
第十條 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和持續達標及提升規劃應當向社會公開。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的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應當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持續達標及提升規劃應當報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
城市人民政府每年在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時,應當報告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或者持續達標及提升規劃執行情況,并向社會公開。
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和持續達標及提升規劃應當根據大氣污染防治的要求和經濟、技術條件適時進行評估、修訂。
第十一條 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和持續達標及提升規劃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環境質量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確定大氣環境質量分階段改善目標,明確相應責任主體、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
第三章 監督管理
第十二條 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實行總量控制制度。重點大氣污染物包括國家確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和本省確定的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
省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下達的總量控制目標和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規定的分解總量控制指標要求,綜合考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大氣環境質量狀況等因素,將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分解落實到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
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總量控制指標,控制或者削減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執行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同時,應當遵守分解落實到本單位的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第十三條 新建、改建、擴建新增排放重點大氣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前按照規定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請取得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按照等量或者減量替代的原則核定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新增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可以通過實施工程治理減排、結構調整減排項目或者排污權交易等方式取得。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本行政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和大氣污染源監控網,并保證監測設施的正常運行。
工業園區、產業園區、開發區的管理機構和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設置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監測監控平臺聯網的大氣特征污染物監測監控設施,保證監測監控設施正常運行并依法公開排放信息。
第十五條 重點排污單位安裝的自動監測設備列入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目錄的,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進行計量檢定;未列入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目錄的,由排污單位委托具有相應檢定能力的計量檢定機構進行計量檢定。
經計量檢定并正常運行的自動監測設備的監測數據可以作為行政執法的依據。
自動監測設備的監測數據是否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按照小時均值確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毀損或者擅自拆除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不得篡改、偽造監測數據。
第十六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并定期修訂禁止新建、擴建的高污染工業項目名錄和高污染工藝設備淘汰名錄,并向社會公布。禁止新建、擴建列入名錄的高污染工業項目。禁止使用列入淘汰名錄的高污染工藝設備。淘汰的高污染工藝設備,不得轉讓給他人使用。
地級以上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現有高污染工業項目調整退出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四章 工業污染防治
第一節 能源消耗污染防治
第十七條 珠江三角洲區域禁止新建、擴建燃煤燃油火電機組或者企業燃煤燃油自備電站。
珠江三角洲區域禁止新建、擴建國家規劃外的鋼鐵、原油加工、乙烯生產、造紙、水泥、平板玻璃、除特種陶瓷以外的陶瓷、有色金屬冶煉等大氣重污染項目。
本省行政區域內服役到期的燃煤發電機組應當按期關停退役。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推動服役時間較長的燃煤發電機組提前退役。
第十八條 本省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
省人民政府發展改革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確定煤炭總量控制目標,明確實施途徑。
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煤炭總量控制目標,制定削減煤炭和清潔能源改造計劃,并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利于煤炭總量削減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調整能源結構,推廣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引導企業落實清潔能源替代措施。
第十九條 火電、鋼鐵、石油、化工、平板玻璃、水泥、陶瓷等大氣污染重點行業企業及鍋爐項目,應當采用污染防治先進可行技術,使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達到國家和省的超低排放要求。
第二十條 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區域供熱規劃,建設和完善供熱系統,對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產業園區、開發區的用熱單位實行集中供熱,并逐步擴大供熱管網覆蓋范圍。
在集中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禁止新建、擴建燃用煤炭、重油、渣油、生物質等分散供熱鍋爐;已建成的不能達標排放的供熱鍋爐應當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內拆除。
第二十一條 禁止安裝國家和省明令淘汰、強制報廢、禁止制造和使用的鍋爐等燃燒設備。
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根據大氣污染防治需要,限制高污染鍋爐、爐窯的使用。
第二十二條 禁止安裝、使用非專用生物質鍋爐。禁止安裝、使用可以燃用煤及其制品的雙燃料或者多燃料生物質鍋爐。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