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1-16 11:35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
日前,廣西梧州印發《梧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三年作戰方案(2018—2020年)》。全文如下:
梧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三年作戰方案(2018—2020年)
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切實改善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根據中央、自治區關于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部署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作戰目標
到2020年,我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6%,即2020年平均濃度不超過34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減少4.5%。
二、作戰任務
打贏藍天保衛戰,主要任務是優化“四大結構”,實施“三大工程”,強化“四項支撐”?!八拇蠼Y構”即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三大工程”即實施工業企業污染綜合治理工程、清潔能源替代工程、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工程,“四項支撐”即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環境執法監管、科技創新和宣傳引導。
(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綠色發展。
1.優化產業布局。完成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環境準入清單編制工作,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行業、生產工藝和產業目錄。完善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型行業準入條件,環境空氣質量不達標的地區應制定更嚴格的產業準入門檻。積極推行區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新(改、擴)建鋼鐵、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應滿足區域、規劃環評要求?!矤款^單位:市環境保護局、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國土資源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等〕
加大區域產業布局調整力度。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對能耗高、排放大的工業企業,推動企業整體或部分重污染工序向有資源優勢、環境容量允許的地區轉移或退城進園,實現裝備升級、產品上檔次、節能環保上水平;對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的落后產能和“僵尸企業”,以及環境風險、安全隱患突出而又無法搬遷或轉型企業,依法實施關停。推動一批水泥、平板玻璃、焦化、化工等重污染企業搬遷。優化鋼鐵工業布局。已明確的退城企業,要明確時間表,逾期不退城的予以停產。落實《順風鈦業公司日成林化公司“退城進園”整體搬遷工作方案》(梧政辦發〔2018〕135號)要求,積極推進日成林產化工公司、順風鈦業公司搬遷改造?!矤款^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安全監管局;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環境保護局、住房城鄉建設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等〕
2.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產能。嚴格落實自治區“兩高”項目聯席會議審查制度。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按國家規定實行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列入去產能計劃的鋼鐵企業退出時需一并退出配套的燒結、焦爐、高爐等設備。〔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國土資源局、環境保護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等〕
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壓減力度。嚴格執行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法規標準。加快淘汰鋼鐵、鐵合金、鉛冶煉、釩冶煉、水泥、皮革加工、平板玻璃、造紙、酒精等行業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如期完成國家下達的淘汰任務。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局、質監局、安全監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等〕
3.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大力培育綠色環保產業。加快編制市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轉型升級規劃,力爭2018年全面開展產業轉型升級工作。壯大綠色產業規模,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培育新的增長動能。支持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大型節能環保龍頭企業,支持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快掌握重大關鍵核心技術,促進大氣治理重點技術裝備的產業化發展和推廣應用。積極推行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加快發展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新業態,培育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節能環保服務企業。〔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局、國土資源局、環境保護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等〕
4.深化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強化“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持續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將煙氣在線監測數據作為執法依據,加大超標處罰和聯合懲戒力度,未達標排放的企業依法停產整治。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度,2020年底前,完成排污許可管理名錄規定的行業許可證核發,實現“一證式”管理?!矤款^單位:市環境保護局;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國土資源局、工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等〕
推動鋼鐵、陶瓷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委;責任單位:市環境保護局、質監局、安全監管局、廣西電網公司梧州供電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相關園區管委會等〕
5.開展工業窯爐治理專項行動。各縣(市、區)、各園區制定工業窯爐、磚窯綜合整治實施方案。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各類窯爐管理清單。加大不達標工業窯爐淘汰力度,加快淘汰中小型煤氣發生爐。鼓勵工業窯爐使用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或由周邊熱電廠供熱?!矤款^單位:市環境保護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等〕
(二)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高效的能源體系。
6.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2020年,全市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控制在47%以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1%以上,逐步提升天然氣消費比重。根據自治區統一部署,重點圍繞石油化工、有色金屬冶煉、建材、造紙等高耗能行業,推行能耗在線實時監測及能效對標;加強煤炭消費控制措施,新建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實行清單式管理,做到可統計、可核查?!矤款^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委;責任單位:市環境保護局、行政審批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等〕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